看到有版友分享本作新闻,却因为自己想回复实在太长,干脆重发一篇心得。
身为观众,认为沉浸式剧作,买票前应知悉作品依据个人电波与偏好有赞有雷,买票前应评
估风险公告。(文案宣传与剧团风格等)
而评估风险购票进入剧场后,有人惊艳,也有人可能抓不到电波完全无感。而本篇就是分享
,我这名完全抓不到电波的观众之观后心得。
先说总结,满分5分只给1分,给我的感觉是未完成的实验剧作品。
如果说偏好
演员震撼演技
or演员偶像粉丝服务
or舞蹈
or精美布景
or超强剧本的剧迷们,
除了场地优胜让布景大加分外,其他元素都不高……,好吧,如果你是几名主演的粉丝可能
会觉得演出空间跟观众在一起很近看演员很爽。整体来说实验性质很强,不觉得是完整的作
品。
满分5分,会给1分。分数主要是给场景、酒水以及整体设计概念。
本剧可以分成两部分体验,一部分是网站上购票时的线上互动。在线上体验非常惊艳,打电
话或是简单的谜题都很有趣。
但是在第二部分现场实际演出时,对于我这种没有get电波的观众就是跑通关游戏,一直赶
时程+疯狂出戏。
看完剧后才认真去看了FB公司简介的介绍,剧团称自己提供“穿梭式”的沉浸式产品。目标
是重新拾回人最渴望的美好时光。
“穿梭式”实际体验后,说白基本上就是认为观众在团队引导下都会进入团队提供的情境,
自己入戏,自己延伸自己的生活体验,每位观众都是这部独角剧中的主角。
演员与场景都是为了让独角剧的主角“观众”入戏。
但是将主角交回给观众,若观众没有准备好presentation,就会全员出戏。只有引导演员一
人在努力,实在无力回天。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有趣。
剧团感觉是布莱希特的疏离效果的信徒实践者。
“布莱希特的剧作,以不将观众带入奇幻世界为目的,相反的,他要使得观众意识到生活的
现实问题”
虽然没有经典教科书般安排突入的闯入者对着观众大喊“喂,别在那边傻看”。
但他们有很多符合沉浸式剧场设定的元素委婉去替代那个大喊“别在那边傻看”的闯入者。
如果要体验沉浸式剧场融合布莱希特的疏离效果,票买下去就对了!
但这真的很吃电波,至少我被委婉元素如冗长排队流程仪式+快速场景转换+团队突然沉默的
尴尬弄到怀疑我为什么站在这边看剧,我应该尽快解决那些生活的现实问题。我不要看剧,
不要再让我怀疑人生了。
若是有get到团队巧思的观众,看到IG回馈似乎很不错。感动到不行。可见还是很成功的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