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南大学戏剧创作与应用学系三年级担纲制作的《眷恋何方》是台南市水交社文化园区正
式开幕前的展演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一场教习剧场(Theater In Education,简称T.I.E.)
。
剧情以1949年国共内战,国民政府撤守台湾作为开端,为安置来台的军民在各地设立眷村,
随着岁月流转,眷舍不堪使用,或拆除或迁建,居民再次各分东西,直到政府有计划保留部
分眷
舍,试图为这群人、这段记忆留下些什么。
借由两位引导人的说明,现场的观众是1949年急欲登舰的民众,也是眷村文化园区成立后观
展的游客。无论是后来幸运登上甲板或是被拒留在码头畔,内心都充满著对未来的忐忑不安
。
尔后,我们在台下看着眷村里如何一双筷子就能挨家挨户蹭到饱,耳边扬起各省乡音,桌上
的美食更是让人莫名嘴馋起来,这些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日常有时候会被一通报丧的电话硬
生生中断。
我们自然无法想像台风来时,大水淹过膝盖、白蚁如何在床下筑巢;也不会有拿着粮票
、油票去领米、打油,露天看《梅花》的童年回忆。
当眷村相继拆迁,告别的日子终于来临,你会带着挂在墙上的蒋公遗像、老家地图、战士授
田证影本、军中弟兄的合照,还是女星照片与你同行?
最后,我们鱼贯进入眷村文化园区的摄影展,墙上尽是眷村拆除时的大图输出,策展人,同
时也是眷村第三代的孙女表示,届时会邀请眷村长辈出席分享自己的故事,希望透过冲突、
反差,讨论时代所造成的荒谬,然而,前来参观的爷爷却对此不以为然,毕竟以前的良辰美
景,如今何以断垣残壁至此?夹在中间的爸爸更是左右为难。此时,观众必须在爷爷、爸爸
、孙女之间选边站,提出为何赞同的原因。
《眷恋何方》以极简的篇幅概述台湾眷村一甲子以来的历史,我很喜欢在登舰前填写的船客
个资这个部分,我填写的其实是离世多年的老爸资料,他当时从上海离开,职业是空军士兵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在甲板上,诉说老爸的故事,即使是片段也好。
这群年轻演员颇称职,眷村妈妈的衣服也到位,甲板上呼啸的风浪声仿佛身历其境。饰演爷
爷的男生说的一口流利的山东话,演后询问之下,原来他可是作足了功课。
演出方与观众在以往仅能容纳三户人家的新空间,一起重建/分享你我曾经有过的生命记忆
,是一次难得的看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