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 果陀剧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楼主: chachagod (恰恰乔)   2019-04-22 09:20:00
2019/04/20 果陀剧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台南文化中心演艺厅
令人惊艳又赞叹的一部戏!非常推荐!!!
“落叶最美的时候,是它即将掉落的前一刻。”
  罹患重病、面临生命逐渐消逝的莫利教授,用热情拥抱他的生命、也将之传递给他最
爱的学生米奇。
“你看,追随生命、拥抱生命,生命就会来拥抱你!”
这是莫利教授告诉米奇他和妻子获得孩子后的体会。
“接受同情,让我感觉快死了;付出同情,让我感觉我还活着。”
  这是米奇问了:“都这时候了,你还管他们做什么?”时,教授的回答。
“你想对你最爱的人说的话,难道非得等到那关键的前一刻才说吗?你确定你时机可以拿
捏的刚刚好?不然,就早点说吧!”
  这是教授听完米奇述说没见到叔叔最后一面的遗憾后,给出的提点。
  大学时期的米奇,与莫利教授从选课互动后逐渐熟稔,亦师亦友,米奇甚至称呼莫利
为“教练”(莫利:每个人都该有个教练。),关系极为紧密,毕业时约定保持连络。但
米奇忙着适应社会、在竞争激烈的的环境中生存,便将之抛诸脑后。功成名就但劳碌奔波
的米奇,偶然看到电视台采访他这位大学恩师,发现老师罹患渐冻人病症,决定与老师联
系。睽违十六年,面对电话那头熟悉又陌生的嗓音,米奇问候老师的嗓音中带着紧张和客
套。正当米奇担心教授是否还记得他时,莫利一句“你胆敢不叫我教练!”霎时松开了米
奇的眉头,他笑了出来,约定前去拜访老师的时间。
  
  突然要见许久未见的人,即使当时两人无话不谈,经过时间的疏离,多数人多半会有
些不自在。米奇也不例外,开车到了教授家门口,却在看到莫利的那一刹那,下意识躲避
对方的眼神。但这段失联的空白却似乎对莫利毫无影响,他欢喜又激动地看着米奇,给了
一个又大又紧的拥抱。两人重逢的这一刻,一个热情直接、一个不太自在。我却鼻酸了。
两人过去用拥抱告别,现在又以拥抱重启连结(莫利:拥抱是可以加分的。),真可谓是
再续前缘。
  米奇可没料到这缘会续下去,他本来只是礼貌上来看望他生病的老师而已,却在一次
次的对谈中,感受到心灵的平静。从起初接听工作来电打断谈话、推托赶飞机欲借故离开
,到越待越久、敞开内心的倾诉。虽然两人谈话免不了产生冲突和情绪,也常常因为莫利
的病体状况而中断,但米奇发现自己已是纯然信任教练。然而,就如同毕业时必然的分离
,此次莫利的生命走到了终点,分离再次来临。
米奇:“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再见?”
莫利:“该说的时候就说,就像你想尿尿时就该去尿一样。”
是啊!坦然面对。
  我非常喜欢果陀制作的这部戏,老实说,它真让我大开眼界!原本有点担心这题材会
太硬、说教成分太重。大学时看过《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原著,印象已模糊,虽然隐
约记得读完了没有不喜欢,但要演成一部舞台剧?要怎么演?就两个人对话而已啊!
  没错!这部戏只有两位演员,外加一位检场人员。从头到尾只有这三个人出现在舞台
上。但他们的演出实在精彩,称职又到位。卜学亮饰演米奇,出场独白自介便把观众拉入
他的生活中,口吻自然,娓娓道来。各种情绪表现到位,搭配肢体,把真诚活泼的大学生
、世故汲营的体育记者、在恩师面前任凭搓弄的学生等身分转换得极为俐落自然,让观众
看到一个相当立体的人物。还多才多艺,边弹钢琴边叙说往事、披了白袍瞬间变嗓成为莫
利的医师(身兼他角)等,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最后莫利过世前后的戏,他的情绪层次
堆叠,激动哭泣,不能自已,渲染力超强,让我眼眶也跟着红了。
  扮演莫利的金士杰老师,演出能量太强大了!只能用amazing来形容。一位字字珠玑
、幽默风趣、关爱他人、睿智活泼的长者,在他的演绎下,不但鲜明而且讨喜。充满情感
的口条,加上低沉醇厚的嗓音,每每让人期待他的开口。最厉害的是他面不改色、沉稳徐
缓地说出每一句神来之笔,让人明明眼眶含泪,却不由自主爆笑出声。百分之八十的笑点
,全来自莫利教授的神回应。笑点既不刻意、而且相当符合当下的对话逻辑,原著和编剧
简直神了。
*“你拿的是我的尿壶。”(一顿)“还是你愿意帮我服务?”(拉拉链)
*米奇:“很遗憾我错过了这个葬礼。”
 莫利:“没关系,你可以参加下一个。”
*(转头)“小鸟,是今天吗?”
金士杰老师非常厉害,即使是一句平凡无奇的话,或其实是句悲伤的话,在他讲来都能产
生笑果。我没想过在这样一个题材的戏中,会爆笑这么多次。金老师另一个令人敬佩的地
方,在于演绎一位罹患“渐冻人”病症的角色。虽然有辅具呈现他的病况,但他呈现症状
的功力惊人。那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咳嗽、一次比一次短的数数、一次比一次揪心的喘不过
气,逼真到让我也跟着不舒服。真是太敬业了!
  舞台布置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点。以一个灰色大弦月横跨舞台,象征具体道路之外,也
暗喻着人生道路、心灵之路,角色只要踏上这条路,即代表他的生命或内心有所感触或转
折。投影布幕色彩鲜艳,恰如其分地交代背景时地。投影光束是由观众席方向打上舞台,
演员人影会映在幕上,起初我还觉得怎么没像《小儿子》那样,将光束由后台打向布幕,
起码不会映出人影。后来发现,难道是刻意设计的?背景的图上映上人影,看起来仿佛人
物就在布景中,也算是一种巧思呢!
  另一个我觉得挺不错的演出设计,是以具体的声响显露米奇内心焦虑激动。当米奇回
想当年最崇拜的叔叔过世时,他的钢琴越弹越快,话也越说越快;米奇陷入徬徨,一方面
觉得自己事业经济都成功,没什么不好;一方面脑中却回转着老师的问题,让他矛盾挣扎
,背景的网球来回弹跳声也是越弹越快。两者都将米奇的内心外化,作为他人生中重大转
折的前奏,简单却含义深远。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用简约的舞台、风趣的对话、精湛的演技,诠释深刻的人
生哲理。让人眼眶含泪的同时爆笑出声,笑罢却又能细细咀嚼台词深意,对应自己的人生
经验取得共鸣。虽然戏的结尾是死亡,但活着的人感受到的却不只是悲伤,还有含笑的能
量。
作者: wosn (wosn)   2019-04-22 21:10:00
几年前看过 跟朋友都比较喜欢小说 舞台剧反而无感 囧
作者: chinaeatshit (我爱台湾!中国吃屎!!)   2019-04-25 11:59:00
我个人是喜欢电影 舞台剧的编剧是设定你看过小说很多地方很跳tone
作者: embarrassing (因柒羅絲)   2019-04-26 22:34:00
我个人是觉得这出戏除演员真的没有可取之处耶 舞台完全没有发挥它的能力 灯光也是丑的不像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