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阮剧团《嫁妆一牛车》汪其楣推荐~

楼主: Katurian (K. Katurian)   2018-06-30 02:02:08
《嫁妆一牛车》只剩最后三场了
嘉义远但不是到不了,来吧XD
购票网址:https://goo.gl/cjT59Y
◎汪其楣
‘嫁妆一牛车’最动人的不只是 energy,是语言!
是的,是全部台语发音的意思吗?不只!
是听得清楚,听得真切,发自肚腹力量的语言。
而且,也不只是台语,是多语,
也有国语,也有日语,还有各种腔调的台语。
有粗口、或非粗口,口语伶俐的对白。
一出台语剧,反而有语言的包容性,
歧义也岐音,自然又怪异的胆量和趣味。
还有,牛语。我喜欢那只牛,披着布外套的人牛。
(插播:一看是我以前的学生佶霖,好高兴,
他找到身体的自由,以及身体的优势。)
牛的 M M M 是口白,会说话一样,
他的声音,他的牛角,他的牛腿,也在说话。
他是阿发的爱的延长。
阿发怀里没了女人,我们也跟着转移,要他跟牛常相厮守。
那只后来小一点的牛,也演出他的个性。
那个牛主人,也演出他的商人无情,而又有情。
戏好看,真的不是看热闹。
其他好几个小角色的演员也非常难得,非常耐看。
比如医生与护士,比如那个警察。
还有我来不及记下的好几个角色的表演!
翻看节目单,才知道这些演员的来历,
我很高兴也很感动,
他们丢开过去的“上课”,或“经验”,或“习惯”,
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表演共同体,
在丝丝入扣的节奏中一起演这出戏,
这些名为甲乙丙的角色群,
却也和主角们一样,承担著戏的好看不好看,
尤其在好几个变身,又是短暂又快速的变身中,
仍然有板有眼的刻画角色!
我很想恭喜他们。
(我有点希望,以后编剧或排助,
愿意写出比甲乙丙更多联想或记忆的名字。
这句不重要啦,不过还是想讲啦。)
同样的,设计与技术部门的精细完整,从 pre-set 就在执行“目光的转换”。
剧场性的暗示,一开头就配上有趣的开场好口白,观众的听觉也在跟着调频。
剧场性的设计感也贯串全剧。让我看了又看那些细字的名姓:
舞台设计陈劲廷,服装设计黄若玮,灯光设计高至谦,音乐设计SUWA SOU,
动作设计林素莲,音效声响设计柯钧元,以及所有的技术指导,和助理。
这群人也是另一层次的有机表演共同体。
道具呢,属于谁作的呢?我也注意到了所有的细节与魔鬼!
(为什么我没说导演之功,因为没有你们,
导演也只有叹气的份儿。这句也不重要好了。)
很多台北人都在问有没有台北场。
可能会有吧,但我真希望大家都去嘉义看阮剧团。
这次看嫁妆一牛车,以及以后,也知道要去嘉义看戏,看仔细排练的戏。
至于说本剧的寓意,我读到很多严肃的探讨。
有些来自剧中吧,我都有点吃惊。
这样的多元成家,这样的人生,早就在社会底层,中层,一层层,都在上演。
作者: hoshing0326 (Zoey)   2018-07-01 20:36:00
阮剧团必须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