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北艺穗节《吉米不难搞》

楼主: jeaniehung (jeaniehung)   2017-09-09 12:30:06
(drama版首po,会去看这出戏是由于先前版上的评点文,才立马手刀刷票,但看完后观
点不同,所以放上来供鞭Q)
*《吉米不难搞》一场关于剧场的剧场——所以呢?
《吉米不难搞》是出生猛的,关于剧场的剧场、关于艺穗节演出的艺穗节演出,生猛,但
仍生涩。
结合 Acapella,有演有唱,音乐表现出色,《吉米不难搞》的演员唱功和表演能量也都
在水准上(唯有时 Acapella 声音略抢过台上演员对白),这出戏十个段落,从报名、写
歌、创作剧本、排练、宣传、装台、演出,一路到最后的拆台,以某种后设手法演出在艺
穗节,一出戏如何究竟如何成形、成果。但正是这种后设的做法,更凸显这出戏的不足之
处。
以前未看过类似主题的剧场,但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超.杀人事件:推理作家的苦恼》
,也许可拿来一并思考,在这本小说里,东野写推理作家为在业界生存,如何动用各种荒
谬手段让故事情节变得“合乎市场期待”,小说半自嘲的黑色幽默,不只是为带出业界的
各种稀奇古怪,或更展露作者对推理小说这一文类,内容渐趋一致而无创新的忧虑(姐妹
作《名侦探的守则》则干脆进到笔下侦探的内心,大酸推理小说的公式化,甚至已经深植
角色个性中);如果推得远一点,《鸟人》这部关于前电影演员的电影,谈的是角色如何
渗入演员的现实生活,虚虚实实,演员又该如何面对下戏后的自己。
上述两者都是某种“后设”表演,但它们的后设,不是单纯的再现、意图引起观众的“猎
奇”心态,而是为刺激对后设对象本身的思考——前者是关于推理小说的艺术意义,后者
是关于从影人员身份转换的错置——对我来说这其实才是有效的后设,对应后设本身中隐
含的批判意义。
那么,《吉米不难搞》展现怎样的后设意图?是透过夸张、幽默的演出,再现幕前幕后的
甘苦悲乐,以及即使创作再辛苦,但只要努力下去,还是会被人看到的心情,如改写音乐
、场外宣传、面对剧评等几场戏。举例来说,在面对剧评这场戏中,演出失误的演员在听
到前两则评论的负评后心情低落,不过随后的第三则评论拯救了她的心情:“其中一位演
员的眼神在台上闪闪发光,让我非常期待她未来的作品”(凭记忆回溯台词,可能有偏差
)故这段戏以演员唱着别太在意戏被评了几分,热情与初衷才最重要作结。但这样温情脉
脉的,自我凝视、自我打气、励志式的意识形态,在剧场里分外让人坐立难安,做戏很辛
苦,但是观众还需要被一再提醒:“做戏很辛苦”以及“努力热血就会有结果”吗?类似
的话已经听得多了,不需要一场戏以自己为赌注、用这种表演再次强调。如果一出后设剧
场只能停在这里,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自己的面目样态,而不能往前一步反省、提问它所
凝视的自身,让剧场可以成为使它自身更好、更成熟的艺术,那是力量不够的。
《吉米不难搞》是出可以让人好好大笑一场的戏,只是它不该只是能让我们大笑和掬一把
同理之泪的戏。
观戏时间:台北艺穗节/ A剧团《吉米不难搞》2017.09.08 19:30@大稻埕戏苑
作者: gentlism (aha)   2017-09-09 12:53:00
推,后设做为一种手法,可深可浅,在这出里我没有察觉他们用以进行剧场批判的企图,所以并不去想像这样的呈现,单纯在艺穗节做一出关于艺穗节的戏,我觉得很可以XD
作者: tonydog9527 (疯年狗狗糖)   2017-09-16 02:39:00
有剧评们说是封献给艺穗节的情书,超浪漫又贴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