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天作之合音乐剧场:MRT2

楼主: Atica (吉米布兰卡)   2017-06-24 12:01:31
Blog版本: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7/06/mrt2.html
时间:2017.06.18 2:30PM
名称:天作之合音乐剧场 MRT2
地点:新北市艺文中心演艺厅
继2014年的《MRT》后,天作之合于2017年推出了《MRT2》。同样以台北捷运为题,发展
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上半场《少年K捷运事件》与下半场《音速列车》。在讨论演出
前,我想先提及这次演出的两个重点:天作之合自家的售票系统与音乐剧新面孔。
扣除掉还是需要纸本票券的个人需求,建置自家的售票系统绝对是重要的;或者是,多方
(场馆或团队) 共同投资建置可以分析客户资料的系统。一开始的投资很痛,但长远来看
是有帮助的。演出即商品,众多五花八门的商品要怎么摆上市场?摆上哪个市场会有最大
的效益,接触到最多的客户,让客户一眼就看上爱上,进而掏钱消费?这些问号都需要庞
大的数据分析。天作之合打从创团时,便将目标客群放在白领上班族,提供会员加值服务
、节目中场 Golden Lounge,致力于提供差异化服务与不同的观赏体验。在建立自家售票
系统后,可以更进一步掌握客群资讯,包含性别、年龄、收入、工作产业、购票习惯、生
活模式等,让宣传与资讯准确曝光,钱也可以下在刀口上。也因为是第一个全面使用手机
APP购票入场的团队,现有客群的消费习惯、与馆方的配合验票、以及现场的动线设计与
时间控制等,仍有许多改善的空间。不过,我依旧是期待且看好未来发展的!
若是一路跟着大风剧团、音乐时代到天作之合的观众,应该会发现此次《MRT2》的幕前幕
后有不少第一次合作的新面孔,像是近期导演作品不少的王慕天、刚从新加坡演完《木兰
少女》的周定纬,以及一般剧场观众都很熟悉的李劭婕、高华丽、洪唯尧与赖玟君等。几
年前在 PTT 戏剧板板聚跟冉天豪老师聊到创团的想法,即便经营剧团是辛苦的,仍期许
天作之合是个媒合平台,让台湾的音乐剧演员都能有舞台表演。在经过《天堂边缘》、《
MRT》与《寂寞玛奇朵》后,《MRT2》可以算是剧团开始发挥母鸡带小鸡功效的起始点。
至于接下来又会走到哪一步,且让我们好好关注与爱护。
《MRT2》的两个作品都透露出台湾剧场长久以来的问题:缺编剧。就如同房产在意地点,
好的编剧与故事是成功剧场作品的基石。《少年K捷运事件》以动漫为背景,架空出一条
因为漫画而起的捷运漫画线,乘载着听障漫画家 (高华丽饰) 与极道之女 (李劭婕饰) 跨
越八年的纯爱之恋。结合二次元热血漫画来探讨身体障碍所造成的社交障碍,以及首次加
入音乐剧演出的手语,其实都是演出的话题与看点。可惜的是,过于安全与理所当然的剧
情走向 (性别颠倒的英雄救美、两人失去联络、一方默默守候、最后公主与王子一起走向
快乐结局),一方面是碍于时间,没得好好铺陈;抑或是因果相反,角色的动机理由没发
展完全。另一方面,也是台上的这群演员撑不起偌大舞台,多媒体设计以及(我觉得已经
尽力的)舞蹈编排,无奈的反而凸显出瘦弱还待喂养的空荡。
接着的《音速列车》也有相同的剧本与演员问题。看《MRT2》的前一天,我刚看完新一季
NT Live的《一仆二主》,正好可以拿来比较同是闹剧的优劣。众多不可思议的巧合,还
有不该发生却发生的事情,种种的意想不到生成了笑料百出的混战与疯狂等,《一仆二主
》在情节设计上贴合角色背景,持续不断地在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像是催眠一样,提醒
与加深观众对于角色个性的潜藏可能性,以至于之后发生的错误与错置是自然的、(观众
预期) 本来就会发生的。《音速列车》的剧本有着过于横冲直撞的致命错误,毕竟不是自
成一格美学的周星驰电影,能够合理化七大武器之首的好折凳和带着上场比赛的扳手,直
接用评审出题的方式点破即将要唱的歌曲 ─ 两首捷运提示音与唱出绿线站名一段 ─ 粗
暴地解high观众寻找歌曲彩蛋的新鲜,使得有趣的歌曲命题被故事进行的方式给破坏殆尽
。还记得《木兰少女》下半场,前进敌营探军情的木兰便利商店一场戏,乐曲里就混入全
家便利商店的代表旋律;小魔女玛蒂达《Matilda》的〈School Song〉,歌曲从A唱到Z,
舞蹈也搭配着从A跳到Z,更是成功极具代表的案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阵子的黑特剧场很不平静,有人砲火猛烈的干谯台湾音乐剧。我
不完全觉得拿百老汇的音乐剧典范来比较有错,然而演出资源、演员训练、商业模式发展
都没法放在同一座天秤上头比也是事实。或许有点乡愿,但我常会说:“剧场已经很辛苦
了,不会有人刻意做烂戏的!又不是 Leo Bloom 还 Max Bialystock!”身为一个投入戏
海多年的观众,不敢说认识多少人、看过多少演出,但就我认识的台湾音乐剧幕前幕后人
员们,大家都很努力在这块贫瘠的艺文沙漠耕耘,甚至是自掏腰包到国外朝圣上课的都有
。可以看、可以骂、可以生气、可以不爽,我相信嫌货才是买货人,但也请不要放弃,继
续用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共同参与和守护台湾音乐剧的成长。
备注:
1. 如果对手语加入音乐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寻Deaf West Theatre《Spring
Awakening》。演员包含听人跟聋人,手语的使用不仅拿来沟通,还跟舞蹈动作融为一体
,同时也表现表演者的各种情绪。很可惜的,他那一届的东尼奖被《Hamilton》横扫啊啊
啊啊啊啊~
2. 害 Billy Elliot 失业的 Matilda 是 Tim Minchin 的作品,他今年也有从伦敦西区
移植到百老汇上演的《Groundhog Day》,结果碰上《Dear Evan Hansen》,很可惜的摃
龟回家......
3. Leo Bloom 跟 Max Bialystock 是《The Producers》里的双主角,目的是要做一出大
烂戏来赚钱。
作者: Ericdion ( 由心出发 )   2017-06-24 12:26:00
推!! 缺编剧;会嫌都是买票看戏的人
作者: elenegg2011 (蛋蛋)   2017-06-24 12:39:00
推这篇!
作者: Ericdion ( 由心出发 )   2017-06-24 12:40:00
我觉得胡撇仔戏 和歌仔戏是另类的台湾音乐剧...(被拖走
楼主: Atica (吉米布兰卡)   2017-06-24 12:52:00
我这周末才去看了《萤姬物语》,歌仔戏真的好好听喔 >///<
作者: deathass265 (沛沛)   2017-06-24 12:52:00
狂推Groundhog Day!去年在伦敦看的,超爱!最近有去纽约的朋友必看!不过Dear Evan Hansen也算走的辛苦,从out-of-town tryout到off-broadway最后总算登上broadway(好像离题了XD
楼主: Atica (吉米布兰卡)   2017-06-24 12:56:00
DEH的票好贵贵啊...Orz 买不下手,但我又好爱Ben Platt(离题离很大)
作者: jessienocca (血)   2017-06-25 23:46:00
推!我也是这样想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