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 非常林奕华‘梁祝的继承者们’

楼主: picapicapica   2016-05-12 08:37:02
这出音乐剧阿,真让我想要去高速公路旁买下大型看板对它示爱 XD
太多地方是动人的:故事情节看似单股(谈爱)实则多线(自恋、情侣、亲子、个体与
社会、人与生命),各线时隐时显,揉成的那股爱自有意志令剧情前行。音乐是整出剧的
灵魂,歌词不可思议的美,根本是十八首诗,又不可思议地“找到”想像不出第二种可能
的曲子来搭配!演员的唱功了得,阿超的钢琴又那么神,坐在台下好几个the moments,
恍惚以为是天上来的演唱会,至今OST已经重播数十遍。一舖清唱为整体的音乐性大加分
,‘十八相送’风景处那精采的拟声,是第一次在戏剧院瞬间移动到凉风吹拂的山野。再
来是肢体动作,不管是极动感、极缓慢的移行或静定,在台下看的感动好巨大,特别喜爱
下半场开头的“风景”、上半场的“无糖绿茶三分糖”和“农民日常生活”等几段的肢体
表现,就像流动的画一样!
还有舞台布景,干净清爽的舞台上可以用大小立方体变换出这么多的隐喻意象。祝英台初
遇梁山伯,‘好想告诉他我是谁’,放进身前口袋中的小立方体是性别的暗喻。祝英台死
去时,钟声既是丧钟也是人生的下课钟,大立方体化为一片片墓碑。‘为什么不能告诉他
我是谁’中,祝英台带走梁山伯的存在(离场的大立方体),而梁山伯手上剩一个小立方
体,虽生,犹死。至于灯光,我实在爱极‘为什么不能告诉他我是谁’中的绿青苔!另外
,‘暗恋’中的红,以及忘记归类在哪里的水蓝(囧),也是闭上眼睛,又能看见的。
[[剧作]]
谈谈剧作本身。很惊艳于梁祝的故事为底,可以剪出上半场各形各色的漂亮变化纸花。如
果祝英台是男的?如果祝英台是女的?如果祝英台没有扮男装?如果祝英台没有扮女装?
当生理性别 / 心理性别 / 社会性别与性向在各自的光谱上流动,剧作仿佛多色颜彩交会
的水纹:it's impossible,到底是因为我的性别,或者因为这个社会?如果我转换性别
,你会爱上我吗 / 你会还爱着我吗?而,‘围裙’是那么轻快灵动的作品,用童话的语
气向现状悄声探问“为什么”,实在想不出更可爱的表现方式了?(叹)
性别和性向构成自我认同的重要元素,原生家庭也是。当认同的任一部分是不能明说的祕
密,两人如同在风大的山巅,“听不见”、“听不懂”、“听错了”而徒留伤感(如果没
记错,音乐剧/电影 Once 中有过类似的遗憾)。于是,一造拼命倾吐‘为什么我好想告
诉他我是谁’,另一造苦思‘为什么我不能告诉他我是谁’,被看透就一定被伤害吗?守
口如瓶就一定安全吗?更难处或许是, 我们知道那些冷僻的知识、我们会推理难解的数
学题,但在自画像中,有时候分不清自己是谁,也认不出画中那个人从哪里来。
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自截然不同的原生家庭,各有各的底色。父母间的关系是底色、家业
是底色、遗传疾病也是底色。出生的时候,从没有谁领到一张白纸。祝英台在她的底色里
,仍尽力留住梁山伯的一刻;梁山伯在自己的底色前迷惑了,直到最后美术馆天上人间的
相见,终于看见祝英台眼中的他,唯已错过描绘祝英台、也错过自画像的机会。
除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恋人的关系外,这出剧谈艺术与美,及它们的形式。时一修和赖
盈萤的师生对答表现得很精采,自问/质问铿锵有声,点出为人师表的艺术创作者在现实
和理想中的拉锯。延伸到上半场末,音乐、光线、演员表情动作丰富无比的‘我是一颗艺
术屎’,一开始看稍觉资讯量过载,不过后来却意外变成很期待的一场表演(和表演完瞬
间切换的黑暗),非常奇妙!然后是剧终的‘为艺术牺牲’,只能说我每次都在这段哭得
唏哩哗啦,想到这出剧这么美,就又是感激、又是感伤阿.....
[[演员]]
谈谈演员们的动人演绎。上半场是一人分饰多角 / 多人分饰一角的热闹喜剧,开头‘为
什么不能与父母谈生命的意义’,黄俊杰的表演实在太可爱了,哈!(然后围裙包装成婴
儿包得真好 XD)不过发现很快地衬衫就湿了一大片,辛苦了?‘自画像’中的王肇阳,在
首演两年后,已经清晰地呈现不同层次,好棒!然后,被“放大”中戴旻学和郑君炽的放
大演出逗得超开心,因为很重要所以反复两遍的台词,害我都朗朗上口了!“明暗对比”
中,赵逸岚在前段奇趣无比的台词节奏掌握精准,但我仍最爱那段“我将光都给了他,他
将暗都给了我。越想,越觉得我不是梁山伯,越想,越觉得我是祝英台;越想,越觉得是
梁山伯的我,将要成全祝英台。”的表现!至于穿插于喜剧中的歌曲‘为什么我好想告诉
他我是谁’和‘暗恋’偏偏又美到揪心,演员们的音色表现好清丽,听到都醉了!
‘平凡’引出了亲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竞争、比较与自我怀疑,“纸不是纸,白还是白
。画如不画,不如不画”哎,仅仅16字却太精采的词!而黄俊杰的歌声、和声、全场唯一
一段悠扬的黑管与钢琴让这首歌印象好深刻。王捷仟与吴柏甫进而将歌曲切换成情节,很
欣赏两人在这段制造出的冲突感以及节奏,既幽默又伤感的在“现在”与“未来”两头,
遥遥相望。“日常生活场景”中,路嘉欣的表现也让我感觉耳目一新,记得 <<三国>> 诸
葛亮和<<贾宝玉>> 中黛玉的冷静自持,这次的路嘉欣好、娇、俏!然后朱育宏在‘和自
己谈恋爱’中存在感超高的阿,惊讶于那相当好的共鸣,没注意到什么破音啦 XD~~至于
彭浩秦的“一个人”,肢体的流动性太棒了,一人独撑全场还要跨栏跳,实在佩服!
下半场除了‘十五分钟成名史’和‘呛声’外,将人物收得极简,聚焦的同时,死亡与离
别的主题使情感更加浓烈。一向喜欢叶丽嘉独特的清脆声线,诠释‘成名史3’举重若轻
,赋予句句见血的歌词一个轻巧的载体,是增一分便太重的刚刚好。赖盈萤由上半场呛声
老师到下半场被梁山伯呛声,由演而歌,从“发现”的喜悦到“发现”的悲伤,在下半场
作为转喜/怒为悲的关键,自然而动人。然后阿,极为喜欢‘为什么我不能告诉他我是谁
’这首歌曲,郑君炽的演唱太慑人心神,让我足以转移对两只蝴蝶的注意力(阿.....对
不起 XD)而看到目不转睛!(回头听原声带,会发现录音室中的表现也好细致好有层次
!)张国颖和赵逸岚在访师和‘十八相送2’中的张力惊人,互为主体与影子的表现默契
无敌、和声也那么漂亮。在‘自画像2’的某个时刻,当时一修吃完早餐后(....)站在
烟花前唱着,观赏时忽然感觉,也许死前会闪过脑海的,将包含对这个瞬间的记忆吧。而
台北终场,路嘉欣宛转的嗓音一出,和王肇阳两人的深情对唱是那样恰到好处,即使哭坟
这么遗憾,剧终这么遗憾,也不存在任何遗憾了。
最后,要说说关于倒立。虽然没有亲眼看见那倒立,但听着、想着,已经在眼前。相信
演员们曾经为这出剧倒立的一刻,是撑起这个世界,替它减了点沈重。而世界,也因曾被
一群人以颠倒的视角凝视,变得更美、更好了。
==========
[[后记]]
依照爱说爱写的个性,这篇是迟到的感想。香港首演、澳门、和终回台北的这些场,两年
来早该写上好几篇啦。‘纸不是纸,白还是白。画如不画,不如不画’原以为自己是祝英
台,却也是梁山伯:剧太贴心,早已分不清到哪为止是我的投射、到哪为止又是它的模样
,话如不话,不如不话。
但它的影响始终那么大,它就是那面镜子。在香港首演后,被烫到般的整夜失眠;一个
人初次旅行到澳门,岁末夜里在陌生的地下道和天桥因为思绪太多而迷路;即使与它相遇
于一切都在预料中的台北,还是流下了“不可能再哭了吧”出乎意料的眼泪.....感想从
未少过,只是落在餐巾纸上、落在包包角落的皱纸团中、落在精美的纸却不寄的信上,时
而安稳、时而颠簸地降落。
作者: fulgens (Φ)   2016-05-13 11:15:00
超喜欢妳的戏评!
作者: JamieLes (尊重。谦逊。热情)   2016-05-13 11:50:00
喜欢~
作者: wj6520 (茶茶)   2016-05-14 00:11:00
推!!!看完戏之后疯狂re原声带呀!!!
楼主: picapicapica   2016-05-14 09:59:00
谢谢大家鼓励,太喜欢的剧反而特别难写 XD
作者: chickenwyl (chickenwyl)   2016-05-15 07:44:00
推~ 疯狂听原声带+1
作者: speculari (speculari)   2016-05-16 16:39:00
没跟到 呜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