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韵犹存,神魂已沓《兰若寺》
演出时间:2016/4/9 PM 19:30
演出地点: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
演出单位:台湾豫剧团
《兰若寺》取材自《聊斋志异》聂小倩篇,历年来多有电影与电视偶像剧及舞剧演出
,直至今时采用豫剧系统展演。从原作中的人鬼恋设定,豫剧版的《兰若寺》将整体剧情
架构,设立于从未完成的两条单恋平行线,用一夜的时间让剧中人达成演出轴心,编写视
角以宁采臣为主体,以他的人生轨迹推进,最终以他的自我牺牲终结两段情缘。剧情部份
因有版友提出概略大纲,故于本篇不再赘叙,仅就本剧观后感做为记录。
《兰》剧以宁采臣、聂小倩、燕赤霞先后相遇在兰若寺为起点,以文生、花旦、武生
三种形象做为代表,强化三方个性特质(宁采臣呆萌、聂小倩娇甜、燕赤霞端肃),加上
树须龙(丑角)的嬉戏玩闹,提点妖界对于人类七情六欲的轻视、利用、嘲弄,经由妖雾
摆弄,方能诱出人类内心真实,进而吸取精血,饱食一顿。
看似相差无几的人物设定,在细微处发生歧异走向,本剧意欲导向的核心观点,在于
探讨情因何生?是因为外表、种族、性别、还是从来就没有道理?宁采臣对燕赤霞一见钟
情,聂小倩亦被宁采臣的暖男形象吸引。编剧在宁、聂之间埋下了一颗名为“情”的种子
,却非为彼此而生,阴错阳差地被燕赤霞打岔走向,最惨的是聂小倩还得化身为燕赤霞,
才能对宁采臣一诉情衷。纵观全剧走向,不难发现编剧企使以同性议题与异类相恋双观点
进行探讨,宁采臣最后决意舍身进入魔窟解救聂小倩,来自他内心最深处的意念。
谈谈本剧其他面向,《兰》定位为青春豫剧,由豫剧团青年演员群担纲演出,舞美与
多媒体也一改传统戏曲舞台意象式代表,采用假山、寺门等一体成形组合,以演员在场上
移动与道具转移,运用灯光与多媒体进行转场运用,暗灯换景造成上半场节奏显得拖板凝
滞,下半场采用不暗灯换景又使节奏过快,让板眼分明的戏曲程式无所适从,音乐连结与
演员身段动作疏离,投影于假山上的多媒体树藤与灯光相互造成干扰,光影在实物上投射
虚无感颇重,演员道白词汇带入舞台剧口吻,少了原属戏曲中的俐落优雅,刻意强调剧中
人的最终选择,也使整体的不合拍感更为突显。
除去技术整合的问题点不谈,《兰》剧在书写人类情感方向上,用了深入浅出的题材点醒
“情”的各种依附关系,宁采臣、聂小倩成为两条平行线的爱情、燕赤霞回归平淡的渴求
,树须龙被聂小倩点醒的友情,细微处聆风起,乃本剧最为诱引人入戏之处,反之也考验
演员对于人物情感掌握的能力与感受是否充分完整地表达出来,是一门十分艰钜的课程。
他日若有缘,演出再相逢,《兰若寺》或可成为台湾豫剧团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