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剧场
是两种观赏形式相近却不能相互取代的艺术
同样坐在漆黑空间的阶梯式座位盯着眼前约莫两个钟头
眨眼/恍神错过的无法弥补
场内的咳嗽/打呼/手机铃声皆会干扰情绪
除此之外 我们该如何区别电影与剧场呢?
只有演员没有观众 那是排练场
演员加上观众 就成为剧场
演员加上摄影机 就成为电影
演员加上摄影机但没有观众 那还是电影 一部未上映或没有票房的电影
演员加上观众加上摄影机 那还是剧场 一个有录影场的剧场或DVD里的剧场
你是否想过:
为什么电影票价比剧场票价便宜许多呢?
为什么电影上映会上公共汽车车体广告而剧场演出多半只印宣传海报呢?
为什么电影票价不像剧场票价会因视野优劣而订不同价位呢?
为什么剧场票券多交由售票系统贩售而电影票多在各影城窗口现场购票呢?
为什么剧场要提早许多时日买票而电影只需要观赏当天提早排队呢?
为什么剧场会在开演前三十分钟就开放观众入场而电影往往只提早三分钟呢?
为什么电影的开头会播一轮预告片而剧场开演前只会放礼仪须知呢?
为什么部分剧场会管制迟到观众进场时机而电影院永远是随到随进呢?
为什么剧场一天顶多演三场而电影一个厅一天可以排六七场呢?
为什么大部分的剧场不像电影院可以边看边吃爆米花喝可乐呢?
为什么片长太长的电影不像剧场会有中场休息呢?
为什么电影的结束不像剧场谢幕会有观众掌声呢?
为什么剧场散场会回收问卷而电影散场只会回收垃圾呢?
为什么电影的NG片段很好笑剧场发生NG观众却想退票呢?
为什么在台湾电影有金马奖而剧场只有庆功宴呢?
这些问题若要厘清说尽 恐怕能生产好几篇论文
电影与剧场本质上的差异是 : 剧场是活的 电影是死的
剧场直到观众欣赏的当下都还是活的 却在那当下一边死去
电影早在呈现给观众之前就已经死了 却在那当下一边活过来
电影不管上映几千场 每位观众看到的内容完全一样
演员不会疲倦 笑容不会僵硬 声音不会沙哑 台词不会出错
即便电影下档了 还能透过光盘或网络回味 而且保证原汁原味
差别只在于萤幕尺寸画质等声光效果差异
可以说电影在作品完成的那一刻 就已经如标本般死了
然而 剧场演员与剧场观众必须身处同一时空 所以剧场是活的
而且受限场地条件不同 同一出戏巡演不同剧场时表演与技术往往略有调整
故每一场都是唯一一场 演一场就少一场 没有一场能复制贴上
即便日后也能透过光盘或网络回味 但那已经不是剧场 而是剧场标本
(2013年数位表演艺术节曾制作一出科技媒体无人剧场<罪恶之城>
私以为它的剧场身分证有待商榷)
剧场演员像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终日琢磨排练著一套技艺 借由滚瓜烂熟强迫身体记忆
差别是运动员要挑战极限(更高更快更远) 演员只要照常演出即可
但是不管练习时多么完美
演员与运动员都无法保证正式上场时不犯失误
有时甚至必须承担队友的失误
因为机会只有一次 而且每一次都算分 所以成功更显可贵
电影演员表演时的唯一观众是摄影机
演员的演出是多次中最好的一次
观众也只看到这一次 因此只有这次作数
故而在镜头前表演与在观众面前表演 是截然不同的功力与压力
镜头前允许中断重来 镜头也遮掩了镜头之外的不足或不堪
在观众面前则没有重来的余地
错了/慢了/忘了只能即兴圆场 但求不着痕迹
除非下场进了翼幕 没有任何道具布景能遮掩场上演员的笨拙与光彩
因此电影演员挑战剧场演出 可能会被看破手脚
而剧场演员跨足电影演出 则需拿捏表演力道
因为电影镜头会放大或衰减表演能量
而剧场依场地大小只有必须将声量放大两倍或放大十倍的差别
电影与剧场的另一个分歧是 :
电影以最高标准追求写实 剧场却正大光明地倚靠幻觉
不管是动作片/恐怖片/爱情片/喜剧片
对电影观众来说(动画片除外)
流血要像真的血 海浪要似真的浪
下雨地面得溼漉 夜晚天色得昏暗
电影剧组穷尽人力物力上天下海寻找适合的拍摄场景
为了理想的天候条件得苦苦守候或人工模拟
不足时必须仰赖电脑特效或其他后制技术
尽其所能地让电影画面符合观众的视觉经验
除非是向预算或技术低头
否则电影里的不写实会被视为粗糙烂制的后果
然而剧场观众却轻易接受另一套逻辑 : 写意不写实
电影能将事前的浪迹天涯透过镜头纪录汇整
因此在时空上取得极大创作自由
剧场受到物理上的限制只能困守一时一地
(即便现在有“超亲密小戏节”试图走出剧场 也只是将困守范围扩大)
剧场空间毕竟有限 光靠舞台设计很难处理完剧本里的所有场景
往往必须仰赖灯光/音效/服装/道具甚至台词
例如:让演员撑伞搭配雨声音效来交代下雨而不用真的大量洒水
悬吊海滩软景并衬托海浪音效来暗示人在海边而不用铺满地沙砾
利用灯光闪烁垫上红色色纸来模拟失火而不用真的放火
安排演员穿脱西装区别人在办公室或住家而不用真的各盖一间房子
由于剧场场地本身“太写实” 造成表现手法上必然的“写意”
因此电影和剧场虽然都有灯光师
剧场里的灯光却比电影里的灯光掌握更大的艺术诠释权
不仅是照明 不仅是情绪 有时还创造空间 有时还代表时间
有时甚至等同于电影里的摄影机 决定了观众可见的视觉范围
电影剧组里没有“舞台设计” 只有性质接近的“美术指导/设计”
剧场的舞台设计师必须在一个限定范围里塑造表演区的长相
并透过通常不超过20秒的换景完成剧本里的时空转换
所以暗场里的换景顺序与动线 也必须在设计时一并考量
在“写意”的保护伞下 剧场舞台设计无须拘泥于真实场景的建立
可更自在地挥洒天马行空的创意(唯一的限制大概是预算)
电影的美术组只有在缺乏现成场景的情况下需要自行搭景
搭景的规模与逻辑多半基于写实考量 又没有“换景”的时间压力
因此细节与考究程度往往远高于剧场
同样的原则是:观众看不见的地方(翼幕外/镜头外)
就不用在外观上斤斤计较 只要注意幕后人员安全即可
电影和剧场都有“音效”、“配乐”和“收音”
但电影多了“录音” 剧场可以不要“录音”而仅有“扩音”
搭配画面的剪辑变化与导演手法
“声音”在电影里的地位相较在剧场中扮演更多暧昧与叙事成分
由此可知
剧场里的表演/场景要成立
不在于多“像” 而在于多“巧”
巧妙不完全取决于预算高低
而视导演与设计师们交织出的表现手法高明与否
这是剧场相较于电影占有的绝对优势
电影的优势在于镜头变化与衔接性创造的多元意义
同样的素材经过不同的剪辑能展现截然不同的余韵
这是剧场无法匹敌的
电影与剧场的原点通常都来自剧本
而文字本身自由度高
得以容纳电影与剧场的“一个中国 各自表述”
是以优秀原创剧本难觅的现今
经典/当红小说或漫画改编为电影或舞台剧蔚为风潮
由于电影与剧场各自的长处与侷限
改编与执行上往往面临不同的难题
有时候文本适合以电影呈现
例如:高见广春的小说<大逃杀>
因场景复杂、人物众多、血腥场面为视觉重点
改编为舞台剧相对困难
有时候文本适合以剧场呈现
例如:许斐刚的漫画<网球王子>
改编为音乐剧后以剧场“追踪灯”置换“网球”展现了巧思
也避免改编成真人版电影 演员势必面临球技落差的尴尬
若干经典小说甚至能同时发展出电影版与舞台剧版
例如:白先勇的小说<孽子>
痞子蔡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法国文豪雨果的小说<钟楼怪人><悲惨世界>等
倘若没有文学作为中介文本 电影与剧场就很难相互转换
少数的舞台剧曾经改编成电影(例如:表演工作坊的<暗恋桃花源>)
电影直接改编成舞台剧的例子却相对稀少
(例如:??国内例子付之阙如或原谅笔者孤陋寡闻)
毕竟真正的经典电影或舞台剧
其创作语言的成熟度极高 形式早已内化为内容
除非是致敬或商业考量(绝少出于艺术考量)
否则又何必创造另一个电影版或舞台剧版来东施效颦呢?
电影自1895年诞生至今经过一百多年
西方戏剧的源头则可追朔至西元前的古希腊时代
吊诡的是 为何电影与剧场的作品产量及观众广度
却跟本身的历史长短成极大反比呢?
本文篇幅无力细探爬梳电影与剧场在台湾发展的历程
只能以有限的观察提出粗糙的判断
其一 电影是死的 剧场是活的
故电影在尾端的放映成本远低于剧场里作品公演时的成本
强档电影可以同时在全世界几百万人面前放映
剧场一次最多只能演给现场几千人或几万人看
剧场要达到与电影同样的观赏人次 需要演多少场? 耗多少年呢?
因此电影制作预算可以远高于舞台剧的制作预算 票价却较为便宜
当看一场表演的花费可以看2-6场电影时 电影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当电影市场远大于表演艺术市场时
相关的人才培训/技术环境/奖项与行销机制等周边配套
自然比剧场更成熟完整
其二 电影走向流行娱乐而远离艺术创作的步伐比剧场快的多
自好莱坞电影挟其庞大资金与行销手腕攻占各国电影院
看电影已经从艺术欣赏行为转变为休闲娱乐活动了
(电影院直接盖在百货商场内以便成为逛街吃饭购物行程的一环
剧场目前唯一盖在商场内的例子是松菸诚品表演厅)
“娱乐”的好处是门槛比较低 因此进门的人变多了
国内剧场近年来虽然也有“娱乐化”的趋势
(例如:新光三越的“爆米花轻松剧场”)
但真正成功的案例不多 商业模式也还在摸索阶段
对剧场新大陆的开拓成效目前还难以评估
回过头来看
我们为什么需要电影与剧场呢?
电影与剧场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
现今的发展趋势值得推崇或令人担忧呢?
这个问题有赖更认真严肃的学术研究来探讨
对我来说 如果电影与剧场无法回应自身所处世界的困境、焦虑与疑惑
无法传递、浓缩、再现整个时代的精神
无法在创作语汇上寻求突破与新意
却朝向兜圈子和数钞票为制作初衷的话
到了那一天 我们或许就无须再理会电影与剧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