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纽约艺穗节(FringeNYC)侧记

楼主: heysana (insomnia)   2014-08-29 21:40:29
图文好读无音乐版:http://heysanas.blogspot.com/2014/08/fringenyc.html
纽约艺穗节(New York International Fringe Festival, FringeNYC)为期
三周,共200多出不同的剧目在downtown的18间戏院上演。我当了四天志工,
拿到所有演出的VIP PRESS PASS,总共看了21场演出,比我上半年在台湾看
的所有戏还多。
这是18间戏院的分布图,都在步行半小时内可达距离,而每间戏院每天约有
三至四场演出,大多不分平假日。观众如果有一整天的空档,可以安排好时
间按图索骥一间一间探险,一天可以看个好几场。除了映眼戏院外,还有一
个FringeCentral,由工作人员驻点处理票务及咨询,也不时上演各个节目的
“演前抢先看 ”(teaser),方便观众寻找想看的节目。FringeCentral每年
地点不同,今年选择在下东区的一个停车场就地搭起帐篷,teaser则在一辆
卡车上的小舞台演出!
就如同世界各地的Fringe,节目形式五花八门,从drama, musical,
standup comedy, solo show, performance art……都有,还有在台湾比较
少看到的sketches(整个作品由一连串10分钟内的小短剧组成,在风格或主
题上彼此映照)。水准良莠不齐,有的不过毕业制作水平,有的是新锐艺术
家初登板,也有已经在家乡一炮而红来纽约巡演的作品,不过平均完成度算
高。我观察到这里小剧场掏钱做戏的大多是剧作家,为了将自己的作品搬上
舞台,他们会找人(或自己来)当producer,再寻找导演、演员、行政等等
,和台湾常是导演代表一整个剧团、编剧又等于导演的状况不同。
FringeNYC的观众也很多元,平日下午大多是银发族、学生以及少数不知道为
什么不用上班的青年,晚场及假日就是不同种族年龄气质的大杂烩了。就如
同全世界的小剧场,观众席里永远有一大区是创作群及演员的亲朋好友,但
绝不是全部—我听过好几次有人走进来问:“我们今天想看场戏,这出还有
票吗?没有的话,下一场推荐看吗?”当然,18元的票价在当地人眼中算是
相当平实,但我想更重要的是“看戏”真的是日常休闲中的一个选项,就像
看电影、逛街、吃brunch、唱KTV一样。
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作品:
Absolutely Filthy / The Wall of Sound
一位街友在教堂前接连遇到好几位昔日同窗,发现原来今天是以前最好的朋
友Charlie Brown的葬礼......等等,Charlie Brown? 对,就是《Peanuts》
的Charlie Brown。那位街友是Pig-Pen,而其他的角色Lucy, Sally,
Franklin等全都是《Peanuts》的人物。这出戏在Hollywood Fringe及
FringeNYC的观众票选中双双拔得头筹,各方面的水准都相当整齐,是值得一
再巡演的作品。看戏的时候,我感觉被温柔地质问:你成为了什么样的大人

Awkward Romance / Writer: Wendy Herlich
21场演出中我的最爱,但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好的演员,非常精巧幽
默的sketches, 看完会让人开心一整天的作品。
Forgetting the Details / Nicole Maxali Productions
独角戏,一人分饰自己、父亲、祖母及其他小配角,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
故事轴心包括祖母的阿兹海默症、父女之间的冲突,以及身为菲律宾第三代
移民面对事业和家庭的挣扎。质地让我想起乌犬剧场的《丰饶之地》,但有
更诚实的自省及更好的的叙事节奏。
Mother’s Day / Writer: Colin Drucker
场景只有客厅与房间,结构完整、议题明确、情感密度甚高的家庭剧,讲述
住在纽约的drag queen回New Jersey老家过母亲节的故事。导演和演员算是
四平八稳,但剧本非常出色,这应该是这位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却让人有马
上翻译给绿光上演世界剧场的冲动,我几乎都可以想像演出的样子了!
另外想谈谈实务上的小观察。这次FringeNYC在票务上有个重大革新,就是全
面使用QR code取代传统票券,若观众利用网络或手机购票,会直接在信箱收
到QR code,入场时出示并由工作人员以手机的专用app扫描,即可check-in
入场;而还不适应高科技的观众,也可以选择自行打印(像登机证)或是亲
自至box office购票,并取得一张简陋的、有code的感热纸(像台湾超商的
电子发票收据)。我的志工工作就是负责扫描票券,而工作时我反复想着这
项变革可以有什么好处:
1. 最直观的理由就是go paperless. 虽然一半以上的观众还是选择将code印出
来了,但可以视为新制度的过渡期,未来可望省下不少印制票券的纸张。
2. 观众状况一目了然。工作人员登入专用app后,就会显示辖下所有演出场次的
售出票数、购票者资讯(通常包括姓名、电话等)、已check-in票数等等,
由于大多场次都不会事先售完,这可以帮助box office迅速知道剩余可供现
场购票的数量,在开演前永远兵荒马乱的半小时,准确掌握人数相当关键。
另外,事后也可以看出谁买了票结果没来,但我不确定这资讯有什么用处就
是了......
3. 便民。以往没带票就是没带票,现在到了现场直接报上名字(其实应该要加
上核对ID),只要观众名单有你,工作人员就能帮你手动check-in,不必担
心弄丢票券。
姑且不论这些便利是否值得大家改变既有的票务模式,在这个迈向全面数位
化的时代,FringeNYC也算是走在尖端了。
而就在此刻,故乡的台北艺穗节即将开幕,8/30还有一连串游行、市集和义
剪(?)活动,人在台北的朋友别忘放进口袋。
作者: deathass265 (沛沛)   2014-08-30 02:55:00
推好文,羡慕原po
作者: home99888 (蓝天骄子)   2014-08-30 10:36:00
推!
作者: kolbean   2014-09-03 23:31:00
好文!想问原po一些其他的细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