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 再现剧团《迷彩马戏团》

楼主: ringfan (蒋蒋)   2014-07-12 10:13:03
■ 观戏资料 ■
剧名:《迷彩马戏团》
团体:再现剧团
日期:2011/12/18
时间:PM2:30
地点:台湾大学鹿鸣堂剧场
票价:400元
图文网志好读版:http://blog.xuite.net/ringfan/drama/226364904
  再现剧团第三号作品《迷彩马戏团》,创作灵感来自于编导叶志伟在军中的335天义
务役亲身体验。虽说创作者以自身经验进行创作,在剧场一向稀松平常,但以大多数男性
必经的“当兵”历程作为题材,倒是相当难得与少见。作为剧场作品,《迷彩马戏团》亦
走出与诸多影视作品如《报告班长》或《新兵日记》不同的路,一如编导在节目单所说:
“在二元的漫骂与神化之外,不是新兵日记也不是黄埔军魂,我想找到更多讨论和同情的
距离。”《迷彩马戏团》透过再现(Representation)军中文化与制度的过程,重新审视
军队特殊文化与制度,深刻描写深处其中人们的处境。
  所谓“再现”,依演出团体【再现剧团】之前于官网上的定义:‘再现剧团(
Representation Theatre),即“再现生活”之意。再现与重复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
“有意义的重现”。剧场的再现描绘生活的本质,但我们却永远无法再现正在描绘的那一
瞬间。’于是眼前的《迷彩马戏团》,同样也并非(或说无法)全然写实地搬演军中一切
,而是从不同视角切入,看待(或说侧写)此一在义务役制度下,几乎专属于男性的“私
密”经验。
  《迷》剧采多线性叙事发展,几条故事线间不见得有所关联,却都紧扣关于“当兵”
的故事背景与“军队”的主题。故事线其一,是由尚在就读幼儿园的外星人,从“生物学
”角度出发,试图观察描绘“当兵”此一人类独有之“生物行为”。其二,则是设定一名
志愿役士兵李志伟(谐音),以成为完美军人为己任,对军队一切教条式的口号信服不已
,却在服役过程中发现自己所信仰的,关于军队的一切,其实处处皆为“假象”的“真相
”,进而呈现李志伟‘在一个全然“假”的世界里,想做一件“真”的事情时它反而会显
得更假’时所面临的矛盾与冲突。其三,则是让伞兵王家豪(谐音)企图在演习时自杀,
却被故事线一的外星人救起,并以先进科技模拟其自杀后,军队为了卸责而在处理方式与
态度上的各种光怪陆离现象,虽荒谬到令人发噱,却又与现实相去不远,反更引人唏嘘。
  整出戏长达三个小时,戏虽长,内容却是相当丰富,可以说是热闹非凡、绝无冷场。
不管是外星人对军队进行观察后,将训练过程称之为“将体表差异降到最低”的定义,抑
或是将部队于固定区域内整队行进绕圈的过程,称之为“宛如手机贪食蛇游戏”一般,都
是相当富有新意且有趣的观点。几句场上出现的台词,像是“不怕苦的苦一阵子,怕苦的
苦一辈子”或“以后你们就像身上那套迷彩服一样,我不要看到五棵树,我要看到一片森
林”等等,简直就是军中的“佳言锦句大集合”,更突显这些看来冠冕堂皇话语的背后,
那早已扭曲变形的军队本质。菜鸟李志伟与老鸟黄建迪(谐音)共同看守弹药库的桥段,
则以简单的军线测试剧情,一语道破军队为人诟病的“共犯结构”究竟是如何形成,可以
说是相当干净俐落。
  中场休息前的莒光园地,让拥有甜美歌声、一副温柔婉约模样的军中情人“邓小姐”
,在用歌声慰劳国军之际,随着一席“如果我用另一个样子唱歌,你们还会喜欢我吗?”
的话语,竟摇身一变成为穿着火辣的性感辣妹,开始劲歌热舞起来。除了追求剧场式的舞
台声光效果外,让人不禁思索的是,当充满爱国情操,给予国军精神力量与国家认同的“
邓小姐”,被韩国“少女时代”式充满感官刺激与声光娱乐效果的劲歌热舞所取代,是否
代表“劳军”对于军队士官兵的意义,早已不再(也无法)赋予往昔那抛头颅洒热血式的
精神爱国力量,而沦为仅是提供视觉与听觉上的肉体感官飨宴?当国军一再以标语与口号
提醒“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突显的却是士兵精神力量在后勤补给上的无力。当劳军的主
要表演者,由“本土爱国歌手”被“外来流行艺人”所取代,更让人想到的是,我们当今
所面临的“战争”,是否早已不只是传统兵戎枪炮弹药式的相见,还包括了他国企图以流
行文化征服全世界的“文化侵略”?无怪乎场上的角色,会高喊“我们才是最懂战争的一
代,用烟火代替烟硝,拿萤光棒打败坦克车”了。
  在舞台视觉部份,创作者相当大胆地将一面由绳子编结而成的网墙,设置于舞台与观
众之间。虽遮蔽了观众的部份视野,但在强化场上野战场地氛围的同时,也确立了台下(
观众)与台上(军队)间,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虽说剧场表演本来就是“看”与“被看
”,但在军队的主题上,却正好呼应了现实里民间在看待军队一切时,总觉得笼罩着一股
神秘面纱,怎么样也无法看清的现况。此刻场内观众隔着网墙观看场上一切,虽说是看见
了却也是并非完全看见。如同下半场开场时,那名站在网墙外拨电话给网墙内的当兵男友
提出分手的护士口中,那对军中一切充满疑惑与不解的话语一般。如同军队里约定俗成的
说法-待在军中称之为“阴间”,放假或退伍则称之为“还阳”。网墙的设立,不仅具象
化了两个空间的不同,却又道出两个空间其实存在于同一空间里的事实。除此之外,“网
墙”的存在亦呼应了剧名将军队称之为“马戏团”的比拟,既然内在一切早已扭曲变形,
大家只重视外在观感,那么我们就来像马戏团一样“表演”吧!于是在下半场的演习剧情
里,阵亡的士兵可以随意下令使其复活,每位士兵可以加一百条命好避免全军覆没,就连
武器都可以换成雷射枪好解决弹药消耗与补给的问题,反正“军中如戏,全靠演技”,而
观众也在被场上如同马戏团一般缤纷多彩的表演逗乐逗笑之余,无法不对场上这些身处网
中、不知是士兵还是马戏团小丑甚至动物的人们,抱以同情与怜悯的眼光。
  整出戏有许多让人惊喜连连且为人津津乐道的桥段,可惜的是,三个小时的戏过后,
在走出剧场之余,却未在心底留下太多涟漪与后座力。非以纯粹批判或歌功颂德方式处理
军队主题,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同情,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人感受到创作者的诚恳,也让人
对场上一切心有戚戚焉之余更能感同身受。而能将一言难尽的军队生态以如此清楚明白的
方式呈现并让(不管有没有当过兵的)人理解,也显见创作者扎实的剧场功力。只是诸多
桥段与内容,在以游击战方式各个击破之余,却也因为缺少以一贯之的剧情主轴,以及在
剧场结构上更为紧密的结合,而让整出戏不管在剧情厚度与力道上,皆有些不足。即使演
出已长达三小时,却感觉仍未说尽,像是创作者在节目单中所说:“还有那么那么多的故
事想讲”,却未完待续。《迷》剧像是本收录了许多精彩短篇的小说,却少了长篇小说在
整体布局与剧情的承先启后上,更能展现的格局与魅力。当剧中李志伟成为总司令的“容
器”而成为完美军人形象的象征后,整条故事线便戛然而止,徒留那些伴随“如果还有明
天”的晚安曲而在蚊帐(同样也是种网墙)中继续挣扎以存活下去的士兵们。企图自杀的
伞兵王家豪,最后选择打开副伞获救而仅是摔断了腿,更多的却是未能理解军中“什么都
是假的,活着才是真的”而伤亡的灵魂。于是我们能做的,仅是像剧终那名在网墙上献上
一束鲜花的女子,虽为身陷网中的受困灵魂献上了同情与哀悼,但除此之外,却什么也不
能做。
  尽管如此,我仍认为《迷彩马戏团》是台湾小剧场相当重要且值得重视的作品。除了
题材的稀有性外,在描写群体男性私密经验的主题上,同样有其存在价值-虽是“群体男
性”,却无关同志情谊(天晓得这在台湾小剧场是多么难得);虽是“私密”,却又常见
男性聚会时对当兵往事侃侃而谈。《迷》剧看似直白描写“当兵”此一社会制度下产生的
种种现象,实则探讨军队制度与文化背后所隐含的“暴力”本质。如同创作者在节目单所
说:“我所知的军队绝对和雄性(非生理上的男性)的某种支配行为有关,即便女性在军
中已有相当比例,它仍是一个雄性的世界,因为它的本质(合法行使暴力与暴力制度的组
织)就是如此。”若加诸于女性的暴力因为人们的关怀,而有了如《阴道独白》(The
Vagina Monologues)般的重要作品,那么以男性为主体,描写其在军队封闭环境所受到
(非自愿性)暴力的《迷彩马戏团》,同样也应受到重视。当“军队管理”与“暴力”的
分野逐渐模糊,这也使得所谓“暴力”在某种程度上竟被社会大众所默许。直到《迷》剧
上演一年半后,于2013年7月发生“洪仲丘事件”,才将社会大众关心眼光再度聚焦于军
中,但时至2014年的今日,又有多少人持续关心此话题?又有多少人愿意集思广义理性站
在军队与民众双方的立场,认真思索解决之道,还是依旧在听到军中负面新闻时惯性骂个
两句嚷嚷“军队就是这样”然后马上被下一则更耸动的新闻吸引?关于《迷彩马戏团》更
深层,关于“暴力”的思考,并不受限于时空限制,值得大家好好思考。
  《迷》剧上演一年半后发生“洪仲丘事件”,我们当然不能怪力乱神的说《迷彩马戏
团》是个“预言”,但它的确不折不扣是个“寓言”。当台湾小剧场批判社会与时事的功
能已逐渐式微,我很高兴还能在台湾小剧场里看到《迷彩马戏团》这么一出如此“当代”
的作品出现(或许这也是它能入围第10届台新艺术奖的原因之一)。在这个连马戏团动物
都会被关心是否受到虐待的年代,这群身陷网中身着迷彩服的人们,同样也值得我们持续
关心。即使《迷》剧的力量不足以敲响每个人心底的警钟,却仍为剧场对军队文化(为数
不多的)关怀,添上一笔。
作者: hackcat (骇客猫)   2014-07-13 04:4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