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集寂 佛拉明哥舞与乐

楼主: ballII (无限期征才)   2014-06-22 18:07:41
http://mkhere.blogspot.tw/2014/06/flamenco.html
以下为原文转录:
主持人开讲了,观众以轻松雀跃的笑声呼应,像是彼此熟识已久。台湾的佛拉明哥小舞团一直给我一种“桃花源”的感觉;身为观众的我,每次参与前都像是外人,一参与却总立刻被吸为村民。我低低穿过人群——大约抱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心境,期待几步后豁然开朗;然在我寻到座位前,身后突然有人唤了我一声,我回头定睛一瞧——居然是云平!我们音乐会上那个吉他功深厚的孩子。
惊喜之余,开启了我熟络的知觉;情感随着表演一波一波袭来,比以前都更明确。如此近距离的观赏,我把握了每一段鲜趣盎然的编舞,也同时从其舞步联想出许多让我怀念的环节,例如那个戏曲里也会出现“小云手”,那些我一直知道是佛拉明哥、却总让我想像踢踏舞的踢踏,那一段我也常常醉心舞出的脚尖滑弧步,还有那一次女舞者(玮俪)缓慢的伸展——我远观时恐怕会认为那是情绪在坦然释放;这会儿近看,才知道那手臂隐隐震颤,整个身段的肌肉都是紧绷的,欲语还休,像一串风铃响了一半却被人按捺。
若说上一段舞藏了诸多心思,第二位女舞者(乃馨)则一上场就立刻扬声倾诉,理直气壮。如我期待,她吟诗后的舞蹈也充满野性与霸气,是无法被人按捺住的;眼神尤其张狂,而她与大提琴之间的对话更充满挑衅。
——好,我破功了。前一篇文章我还信誓旦旦的要“练默契,不对看”,这会儿我却一直想:“不行,跟伙伴对看实在太性感了,舍不得不对看啊....”而且那大提琴说话时,真是萌到快现出真身(?)了;用卡通那些长了嘴巴眼睛的乐器来比喻,可能太直白缺乏情趣。大提琴的嗓音与口条超越了形象,我都不确定我是心系于舞者与大提琴家(人类)之间的眼神,还是大提琴(乐器)与她们俩任一者之间的张力。
电吉他(云平)与电音DJ的加入令人激赏。相对于佛拉明哥的民俗风,光凭想像,可能会以为电音过于穿脑。不,若说佛拉明哥的古典吉他手与歌者是“性情中人”,那电音的角色则是不着痕迹的从旁撩拨情感,让整个乐曲绽放得更千娇百媚。
....把音色搭配赞得这么完美,但我也想另外提一下视觉冲突:舞者在跳佛拉明哥,电吉他手的身段却透漏摇滚风....那其实相当精采可爱,想想你有什么机会看到民俗舞者与摇滚手同台摇摆呢?:DDD
(不过要声明一下:该电吉他手的第一专长其实是古典吉他。再来:该大提琴手的主修其实是声乐与钢琴;演奏当中她随唱了一段,那高音真是霸气四射啊!)
最后一曲是我最爱的演出。一扫之前纠结的情感,这首是全然的欢乐,小小舞台上多人共舞,台下也一片喜悦——仿佛看到这民俗舞蹈回归到最初百姓同欢的境地。欢呼之际,我忍不住观察周围的观众。人群里有两个会吟唱的女生,一个主动,一个害羞;主动的那位大方唱颂,还不忘侧头看看另一个害羞的女孩,用手肘轻轻碰她,眼神充满鼓励,直到另一个女孩也开怀放声唱了起来。观众以女性居多,光线也有限,我找不到一个比较清楚的男性样貌。于是我回头,看到那位退场的DJ坐在舞台侧边注视著演出——不要怪我不专心
,我一直把观众也当成我赏戏的对象——尤其DJ大哥的眼神好深情喔!我完全理解女舞者她们的舞姿和笑容有多么迷人,不过DJ眼神说话的能力破表,可以放上电影特写了!
最后,我像谈了一场恋爱般满足的离开。骑上机车没多久,就下起暴雨。我在红绿灯前向一位骑士大叔问大直桥在哪,他热心回复我,口气有点着急,可能是以为我没带雨衣,看着我心急。不,我是特意不穿雨衣的;我上次淋大雨骑车,是在看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后,狂风暴雨超有临场感。我想,如果想活得跟电影画面一样,雨中奔跑、雨中跳舞、雨中接吻....这些都是一定要的;于是雨中骑车在我心中也成为技能选择(?)之一啦。(——纯粹是我开心的展现啦: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