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南人剧团:游泳池(没水)

楼主: Atica (吉米布兰卡)   2014-05-18 23:27:22
Blog版本: 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18.html
下星期台北水源剧场还有场次,快、去、看!
时间:2014.05.11 7:30PM
名称:台南人剧团 游泳池(没水)
地点:水源剧场
五个角色,四名演员,所有的角色都没有名字。正因为这样,让这个本有趣又独特:演员
除了有各自的角色个性要扮演外,还得轮流诠释出第五角:成功的“她”。《游泳池 (没
水)》讲述艺术圈的故事,一个大学时期好得不得了的小团体,在经历朋友死亡后,远处
成功的“她”捎来消息:她名利双收、耀眼夺目,有自己的豪宅园丁营养师健身教练,以
及一座游泳池。受邀参与派对的四人,满是嫉妒又羡慕。一个没料到的意外,冲撞了人性
最底层的道德界线,引出对身体、财富、名声的渴望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偏执邪念。然
而,场上角色间,那些关于人性与兽性一线之隔的拉扯与对话,已然不侷限于艺术圈,而
是时时刻刻发生在生活周遭。人类的丑恶与狰狞、贪婪与狂妄、矛盾与残酷,毫不保留、
完全诚实的在剧本里,血腥呈现!
阅读英文原著剧本后发现,剧本里的台词有很强的歌唱感,且大多为三个一组,仿佛合声
般,强调字词的意义。除了有大量重复的叠字/词外 (Ex. Happy Happy Happy; Do you
remember Do you remember Do you remember.),甚至还使用了不同的动词与形容词,将
情绪与动作向前迈进 (Ex. "And we organize and we call and we open doors";
"Let's leave hatred lets leave death lets leave that behind"; "We console
them. We are all beneficence. We discover - oh wonderful - what good people
we are.") 如此具节奏感的文字,让通篇剧本仿佛一列加速行驶的火车,虽然稳定,却随
时有燃料加得太猛太快而出轨的可能性;抑或是个快醉却还没醉倒、但确定嗑药喝酒到某
种程度的醉鬼,正在茫茫然、不太有逻辑且猜想般的说话 (Ex. "But I felt did you
feel, listen I felt, this is wrong I know this is wrong but I felt, maybe it’
s only—did anyone else feel—and it is only a feeling, but a feeling is a
feeling and I think that should be honored, you know?" "There’s the pool boy
—who could be have been a porn star. Or maybe is a porn star. Or will be a
porn star.")
我是先看演出,再去读本。看完演出的当下觉得,和残酷的剧情台词比较起来,此次导演
的处理方式还是偏安全了些。总觉能再挖得深一些、让剧本的疯狂腥咸感多渗出一些,毕
竟人性善恶的挣扎最邪恶好看了。不过,台南人的版本所呈现出的律动感,是我非常喜欢
的。演员一身黑的运动装扮,差别仅在不同 (鲜艳) 颜色的鞋子。在几近空台的舞台上,
演员不停地动着:跑步、跳跃、翻滚、拉筋,除了用台词说出情节发展,更用不止息的动
作,表现故事的躁动不安。然而,最吊诡、却完全不觉格格不入的地方在于“角色没有名
字”,所以可以想成这是四个不同的人,在表述不同的意见;但也可想成是同一个人的各
种劣根性。观众可以很自然地带入自身经验:那邪恶的念头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别人
加诸在己的。如此一来,观众便不停的在演出中,与自己和台上的角色辩证。又因为这些
个在脑中的思绪角力都不是正向的 (皆为人性的恶),形成一种既不舒服、却又不得不面
对的特殊观赏经验。
《游泳池 (没水)》的水面上,用了四名角色来明白揭示丑陋的人性;水面下成功的“她
”,才是城府深不见底的恐怖闇黑。我无法从故事里知道,“她”在大学时期是否真是不
引人注目的路人,但从她利用朋友的血与保险套来完成争议性作品,进而获得镁光灯注目
;又在事故发生后,慢慢地将自己的劣势转为优势,以一种近乎催眠的潜移默化,让另外
四人在不知不觉中,协助完成创作;“她”脸上的微笑究竟是无辜天真,还是冷光锋利,
实是让人到最后都想不透。也许,“她”只是运气好,总能找对主题、搭上潮流,但谁知
道这些不是“她”早已计划好的操作呢?
在故事的最后,剧作家写出了立场:“她”一直都知道,包含这所有一切的恨与忌妒,还
有那些太过脆弱而无法生存的朋友。“她”作出了惊世的告白,狠狠地打了所有人响亮的
一巴掌。另外四名角色入到观众席,以入世温和的口吻,继续生活,继续在人生的道路奔
跑。这样的剧情安排,让原本从一而终的控诉在最后削弱得只剩一点。虽说我也不是非得
要所有人都死光光下地狱,但这收尾温馨得太让人不可思议就是。
这个场次的演后座谈,演员刘哲维谈到剧中一句“艺术绑架人生”的台词,对他自己有不
小的冲击。我自己则是这样想的,“艺术”可替换成任何词:工作、爱情、家庭等。虽说
用“绑架”一词太过沉重,但我认为,这里的绑架有两种层面:一种是不得不的,像是最
基本的金钱;一种是想要的。常说要掌握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想要的,但是否真能“掌
握”与“选择”,还是无形中会被想要的东西给奴役了却不自知?就像是剧中的艺术家们
,追求艺术是吾心所愿,却在艺术这条道路上,因着徬徨无奈而有许多前来诱惑的邪魔,
“绑架”便因此而生。
最后的最后,请大家好好关注这戏的导演:廖若涵,他非常值得期待!这是第三次看他导
的戏,前两档作品都很不错:《Play Games》和《安平小镇》。我喜欢用心且认真思考的
导演,仔细安排每个细节,其尊重剧场、把握机会的态度,也完全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上!
作者: mcbirdy (我为你押韵)   2014-05-18 23:39:00
推廖若涵!
作者: CarolynSun (不点)   2014-05-18 23:56:00
推廖若涵!!! 完全变成导演的粉丝>///<
作者: skvera (Vera)   2014-05-19 03:26:00
推廖若涵!!!
作者: amoroe13 ( OE )   2014-05-19 08:25:00
我也怀疑“她”的受伤是不是一场阴谋
作者: RammsteinX (Halloweenpanic)   2014-05-19 11:01:00
最后那段话其实是Group自己对自己说的,不一定解释成是她对group的看法,这剧本其实是由Group成员叙述而成对我来说"她"出现反而失去那个力道
作者: ephoon0902 (ShUtTeR IsLanD)   2014-05-19 13:52:00
忘了行车记录~
楼主: Atica (吉米布兰卡)   2014-05-19 18:00:00
我懂RammsteinX的意思了,所以廖的版本有一种"其实有第五个人"的暗示,导致我后来回头读剧本时也自然而然带入这样的假设...嗯~ 晚点来重读一次!回ephoon0902,我刚好错过了行车记录 :p
作者: tinaya1117 (蛋蛋)   2014-05-19 19:26:00
好期待!请问剧长大概多久阿?
楼主: Atica (吉米布兰卡)   2014-05-19 20:15:00
80分钟,无中场休息~
作者: cokeghost (DADA)   2014-05-23 23:18:00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