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皇家苏格兰艺术学院《威尼斯商人》

楼主: william622 (vincent)   2014-04-21 01:18:27
配上一点图片的网志
http://vincentorys.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
四月份又再次进了高雄正港小剧场,这里的戏剧档期出乎意料紧凑,
只要有心,周周看戏也不成问题。
不过我这无心人,一个月顶多进两次就紧绷了,
再多也是睡着的份而已。
本周也是满怀着睡意期待准备进场,
最最期待的点有二个,
一、究竟这次会有多少保留席呢?上次保留到天边去了,
希望这次可以坐在普通的高度…
二、是歪国人耶、歪国人耶,
从游记就崇洋媚外的我,只要能亲眼看到外国人演戏,
我就可以脑补成在百老汇或伦敦剧院!
至于剧情什么的,进场前倒没想太多,
反正是莎士比亚现代版嘛,
大概跟着英伦青年打闹、笑笑干嘛的,
看上字幕,混著混著就过去。
上次屏风的莎姆雷特也是莎剧改编,
我也不太认识哈姆雷特本人,不也放空就笑着看完了。
进了剧场才知这不单纯!
开场前放著ABBA的Money Money Money时,
还想说果然是外国年轻人,开头如此Easygoing,
脑海边浮现黄金传说的厨房,边心情轻松等著迎接开场。
经过一小段声光效果、舞台张力俱佳的排舞后,
第一句台词就吓到我了。
这一句台词从起点到句号,大概横跨了两张满满的字幕。
是彻彻底底的莎剧,没有再开玩笑啊!
一堆摆在一起我都不见得看的懂的中文,
转译英文,再搭上英国腔以听力测验的速度播放,
顿时从伦敦剧院掉进多益考场。
图片就是在犹豫该不会整场只能看字幕或看默剧择一吧,
若要两边兼顾,光转头一定中场休息前就会扭到。
幸亏人类还是潜力无限,
经过前五分钟连珠炮似的短文阅读洗湅,
当角色由内心独白,恢复成与人类对话模式后,
总算能快读中译抓个大纲,再勉力对照上台词。
但高雄也默默藏着许多英文人,
大家一副怡然自得的听着像快转过的影集,还不用倒带,
连座谈会也都以高速英文提问(但会越来越小声),
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以后大家要小心说不定你身边的路人,
默默的能够用英文背出唐诗三百首啊。
其实我这人看的书很少,完全是刘禹锡说的白丁,
莎士比亚对我来说就是外文系的事情,
跟高等微积分或量子力学一样,是不需要了解的事。
所以看到刚刚一大段对白,我才吓了如此大一跳,
应该早点提醒我,莎士比亚的OS很多、超多、无敌多。
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境,他都能插上一大段话,
谈情说爱时,情话绵绵也罢了,
愤怒时想多骂几句,我也常会这样,
但就连准备逃跑时,也不能忘了要朗诵长长的心情。
(在剧本世界里,大家都有开外挂。)
其实我认为一个剧本,角色借由台词能够讲述的事非常多,
无论在何种情况,清楚且具体的表达更能让观众带入情感,
也能借由台词透露更多剧情的言外之意,
对于这点我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身为没看书的白丁本人,听到无止尽的譬喻,
肉麻又略微脱离现实的对话,
也会不禁想“天啊,我根本在看琼瑶。”
来聊聊剧情吧
当然莎士比亚身为一个名流千古的剧作家,
所有的对话都优美的可以直接复制贴上当新诗,
剧情的流畅与起承转合也绝对无话可说,
没有任何的不流畅或生硬的转折,
一切自然的像是真正发生过的事,
而剧作家本人正巧在旁记下了所有的一切一样自然。
看过一些电影、一些戏剧后,常常也不至追求多深的寓意,
只求观赏时能够流畅的跟上所有情节,
不要看到一半想找命运摇控器倒带,
苦思难道我刚刚有睡着漏看一大段吗?
不过威尼斯商人又厉害到能够在行云流水之余,
让观者于几百年后的现代,依然能够反思现今。
威尼斯商人的剧情我想许多人一定都看过了,
或许故事主轴简单、情节又不符合今日规范,
可有些困境、有些道德上的挣扎过了数百年也不会改变,
在我们人类世界里周而复始的重复跳针。
或许换了个形式、换了个对象,但我们面对的挣扎是一样的。
过去对于宗教、种族的压抑、误会,
而今可能依然对种族、亦或各式各样非我族类的人群,
我们还是盲目的给予偏见、抹黑,或是不愿弃守成见。
这些不曾在人类历史上消失的过去,
就像椅子一样,无论经过几百年、换上多少材质,
还是在你屁股底下。
说点题外话吧(明明前面说一大堆了),
宣传为莎剧的现代版,贪婪、情爱、歧视与同志情,
但在我看来其实与现代没有太多结合。
融合现代的部份也有些突兀而感受不出必要性,
有些刻意融合的部份感觉有笑料,但底蕴好像略有不足,
最后特别提到的同志情,仅是如最近偶像剧里偶一为之的恶趣味,
可视作新意的展现,但好像没有也没差。
最能感受到现代的重点,就是演员都换上了西装!
好险我有感受到这点的重要性(误),
看着英伦少年们穿西装的样子,
比包紧紧的鬼中古世纪服装好一百万倍啊!
再说最后的题外话,听说他们都是大二的学生,
这是他们的学期制作,程度也太高了吧。
而且主角才大二,这个身材太作弊…难怪要抓紧紧了(如图所示)。
最后补充:
或许是因为对于英语的语感不如中文,
也不多机会见识外国人的令人尴尬的演技,
因此对于外文剧的标准便与中文剧不同,
较难以精确分辨出演技的不同,
所以我认为这是至今我看过最精采的小剧场演出。
但他们也演完,拍拍屁股回英国上班上学去了。
作者: opah (青花鱼)   2014-04-22 08:11:00
外国人令人尴尬的演技X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