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工管科组双资工五年毕业心得

楼主: joanne1223 (joanne)   2020-09-29 22:29:26
一、 前言
大家好,我是偏偏,2015年因为指考分数,到了台大工商管理系科技管理组,2016年申请到台大资工双主修,开始了朴实无华的疯狂修课人生,2020年终于毕业。在人生最迷惘最靠腰的时期受惠于此版良多,希望把一些经验分享给需要的人。
原文版本实在太长了,有兴趣可以去看Medium完整版,这里就放一些我觉得重要的部分(但最后发现这篇还是很长)。
上篇:https://medium.com/@joannechen1223/ntu-double-major-cs-ba-877275e2b0ca
下篇:https://medium.com/@joannechen1223/ntu-double-major-cs-ba-97511e21c528
二、申请经验分享
毕竟是四年多前的事,不知道还有没有参考价值,但还是简略分享一下。当初我是大一升大二申请,大一上成绩为4.11(系排:4/31),大一下成绩为4.14(系排:2/32)。
备审资料主要分为三部分:
# 履历与申请动机
# 资工相关的专题(高中参加的科展)
# 自学C的破烂程式码(买资工系大一计算机程式设计的课本自己念)
现在要申请的话竞争者应该越来越多,而我也不太清楚评分的标准,只希望自己没有辜负这份幸运。
三、很难算的毕业学分
以下叙述以我的入学与申请年度为基准,后来各系都有不断调整,请像我一样每学期都去两系办问系办老师(累)。工管系的学分计算原则是,除了兼充以外,只要算在对面系的学分,一律不能算在一般选修或通识。资工系对于双主修的规定是要修完系必修与30学分系选修,盘点后我如果要拿到双学位需完成的学分如下。
# 共同
* 共同必修:大一国文(6)、大一英文(6)、通识(12)
* 其他:体育(3)、服务学习一二三
# 工管系科管组(原系)
* 大一必修(26):微积分甲上下(8)、经济学甲上下(6)、会计学甲上下(6)、程式设计(3)、企业管理(3)
* 大二必修(30):统计学上下(6)、线性代数(3)、民法概要(3)、管理科学模式(3)、作业管理(3)、组织行为(3)、管理决策会计(3)、数据库管理(3)、资讯管理(3)
* 大三必修(12):行销管理(3)、财务管理(3)、智慧财产权法(3)、创新与创业管理/专案管理(择一3)
* 大四必修(6):科技管理(3)、策略管理(3)
* 一般选修(34)
# 资工系(对面系)
* 大一必修(20):微积分甲上下(8)、普物化生上下(择一6)、计算机程式设计(3)、资料结构与算法(3)
* 大二必修(15):线性代数(3)、机率(3)、算法设计与分析(3)、系统程式设计(3)、作业系统(3)
* 大三必修(13):计算机网络(3)、计算机结构(3)、自动机与形式语言(3)、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系统实验(择一2)、专题研究(2)
* 系选修(30)
# 兼充
这两系性质差满多,所以能兼充的课蛮少的,以下是我有用来兼充的课,左边是有修的,右边是被抵掉的。
微积分甲上下(工管系简单版) -> 微积分甲上下(资工系困难版)
线性代数(资工) -> 线性代数(工管)
双主修的每个个案都不同,学分计算条文也无法客制。对于能否兼充抵免,最好去系办问,有时候承办的老师也不太清楚,有些也有争取的空间,像是我的线性代数就是绕了一大圈才知道可以兼充。
四、课表安排
基本上我的排课大原则是工管系的课跟着B04一起修,资工系的课跟着B05一起修,好处是不会跳来跳去学习比较有系统,也会有比较固定的战友与伙伴(这超重要)。
如果真的冲堂,管院的课有些可以去考虑修别系的来抵,或是找有认识的人一起提早或晚修。另外,有些课程的内容相似或重叠但又一定都要修的,可以考虑在同个学期修,读一次考两次,赚!
以下分享我每学期修了哪些课(以两系分类,BA为工管系课程,CS为资工系课程,必修前面标示星号*),希望对于200多学分怎么排很茫然的读者们有些帮助。
# 大一上(25学分):
* BA:*微积分甲上、*经济学一、*民法概要、*会计学甲一上、工管学习的愿景与价值
* 其他:健康体适能、国文上、英文一、认识星空
# 大一下(22学分)
* BA:*微积分甲下、*经济学二、*程式设计、*企业管理、*会计学甲一下
* 其他:国文下、英文二、服务学习一、服务学习三
# 大二上(22学分,申请到双主修)
* BA:*组织行为学、*管理决策会计、*数据库管理
* CS:*普通物理学甲上、*线性代数、*计算机程式设计、现代科学与心灵科学
* 其他:羽球初级
# 大二下(26学分)
* BA:*作业管理、*资讯管理、*财务管理
* CS:*普通物理学甲下、*资料结构与算法、*机率、离散数学、前瞻资讯科技二
* 其他:海峡两岸关系史二
# 大三上(28学分,我这学期一定是脑袋进水了)
* BA:*行销管理、*专案管理、行销数据分析
* CS:*算法设计与分析、*系统程式设计、计算机概论、科学计算
* 其他:日文一上、机器学习
# 大三下(24学分)
* BA:*统计学一下、*智慧财产权法、管理专题
* CS:*数位系统与实验、*作业系统
* 其他:壁球初级、日文一下、水资源概论、媒体素养
# 大四上(25学分)
* BA:*统计学一上、*科技管理、*策略管理、管理专题
* CS:*计算机网络、*自动机与形式语言、*计算机结构、机器学习基石
* 其他:地质调查导论一
# 大四下(15学分)
* BA:*管理科学模式、多变量分析
* CS:*计算机网络实验、自然语言处理、软件工程设计
* 其他:台球初级、服务学习二
# 大五上
* CS:*专题研究、生物序列分析算法、算法设计方法论、数位语音处理概论
* 其他:社会学、资料结构与程式设计
# 大五下
* CS:计算机图形
* 其他: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总计 211 学分
五、心得
所有的双主修毕业心得几乎都在呐喊著好累好累。我必须说,干,真的好累。而催生这篇文的主要动力其实是每当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的时候,都会上来翻一翻PTT上的双修心得文,喝下一堆鸡汤告诉自己撑下去,于是新鲜的鸡汤就此诞生,请搭配新鲜的肝小心服用。
关于双修的大学生活,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太一样,但应付繁重课业与外务,还有面对焦虑与未来的迷惘,想跟大家分享的几件小事(可能会很像废话):
# 关于读书
* 不要被成绩绑架:我不是大神,资工商管领域都不是,而且就算是大神也不一定每科都超强。有时候我会很神经质的因为什么作业或考试爆掉而感到难过,但双主修因为修的课很多很重,蛮容易不小心掉成绩或掉排名,停修或当掉对双修的排课又很伤,所以要努力调适好心情,尤其期中期末,才能应付连环炮考试,想学的东西有学会比成绩更重要。
* 准备的程度分配:时间有限,考试范围无穷。很多时候没办法科科准备到自己期望中的完美,势必要做一些分配,样样通样样松或是火力集中其他有过就好,这些大概在选课前就要有个底,如果真的不行了哪些东西可以放掉。
* 还是要记得做自己想做的事:如题,耍废、旅行、社团、运动、修其他想修的课,噢,还有充足的睡眠。
# 关于社交
* 寻找好战友:可能因为排课关系或个人选择,在本系或对面系容易变成边缘人呜呜。修课的时候最好还是找几个认识的人一起,或是主动去认识一样一个人修课的,如果有团体报告可以一组,就算没有也能互相讨论作业,互相提醒一下各种时程。
* 认识对面系的人:我自认为不算擅长社交,甚至有时候对于融入陌生群体有些害怕,但自己一个人修课真的蛮孤单的,刚好有认识几个资工系担任活动干部的旧友,所以就去参加了几个资工系的营队等活动,想说透过办活动认识人应该不会太尴尬吧。我自己是蛮喜欢办活动的,也在各种活动中玩得很开心,虽然也不太算有打进他们的社交圈,但有跟几个很罩的人变熟,在修课的时候拉了我好几把。后来发现认识对面系的人有很大好处,以资工系为例,很多时候作业、考古题等都是其中一两个大神解出来,一个教一个的,同学提点一下比自己想破头有效率太多。
* 善用资源:有时候不得已还是只能孤单的修课,我觉得去TA hour蛮有帮助的,通常助教都会蛮热心解答的,有时候还会在TA hour结识其他外系的战友,可以互相讨论。
# 关于时间管理
* 练习不要压死线:课一多起来,死线就会疯狂撞在一起。我也觉得很难,人生总有意外,但试着帮自己留一点buffer,才不会连环爆炸最后心态炸裂。
* 练习精准预估时程:我觉得更难,有时候打开spec,连spec都看不懂到底怎么估。不过我觉得估时间的好处是,我会想办法空出时间给这一件事情,就算估得不甚准确,这个task至少会有一点进度。
* 善用零碎时间:我个人的原则通常是把简单的事情分给零碎时间,比如说需要一个人吃饭的午休,大块的时间分给需要专注度高的task。上课都在写程式应该是不好示范,不要学好了><。
# 关于遗憾
* 团体报告雷掉:有几次因为死线真的太多,或是修了自己真的蛮不喜欢的课,团体报告就有点雷掉,对不起我的组员QQ。
* 囫囵吞枣的课:许多很好的课,常常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准备作业考试,或是在赶其他死线而没认真上课,但我想这算是某种必要的取舍。
* 专题:我有修管理专题一年,资工系的专题一学期。管理专题我认为我是花蛮多心力去自学一些网页相关的东西,也学到蛮多创新创业思维,可惜最后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成品。资工系专题是我认为整个大学生活最可惜的地方,因为自己安排太多外务,太晚开始修专题,而研究通常需要时间的累积,所以短时间没有办法好好探索某个资工研究领域。
# 关于职涯
双主修对于职涯有帮助吗?这题有点难回答,我可以回答的部分是,至少履历关有。但我觉得可以过履历关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要选双主修这么累的方法。以我目前的经验,我觉得还没有在职场上体会到1+1>2的效果,感觉还是在某一领域专精比较吃香,但之前偶然有跟一位人资聊到,他觉得跨领域的优势通常都会在senior的职缺比较有发挥空间,我还很菜,难以回答。
* 关于迷惘
如果你正在感到焦虑,感觉不知道自己干嘛搞得这么累这么狼狈,那就请你打开你的修课检视表,看看一路走来你修了多少课,完成了多少不可能的任务。又或是告诉自己,头已经洗一半了,努力走完最后一哩路,爬完最后一个上坡。
大三大四的我,时常面对周期性焦虑,当其他人实习的实习、发paper、修许多进阶的课程,再来毕业的毕业,考研、留学、工作,大家的人生都迈向下一个阶段了,我呢?还在蹲必修!有时候都会觉得自己这么努力,但是也没有比较厉害,技能树到处乱点,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也没有心力去规划未来。我并没有要表达这些是必经的过程,只是如果刚好你也是同路人,我想告诉你,你并不孤单。
与焦虑的自己和平共处是我不断在学习的事情,后来都会告诉自己不要太去在意自己有没有落后别人,而是检视跟过去的半年一年的自己比有没有进步。跨领域的双主修本来就是在广与深之间选择广,而我也渐渐觉得自己蛮喜欢也适合这种学习方式,也就是不断探索新领域,学习用各种角度理解世界。
如果问我双主修有什么好处,课程面上,必修之所以为必修就是有他的理由。你可以逼迫自己用有系统的方式学习两个领域的基础知识,而且几乎不用排加签;学习面上,我觉得能够训练自己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下不断切换,让脑袋更加灵活,也能够用增进自己与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沟通的能力。而双主修的坏处,我觉得会让你的时间安排比较缺乏弹性,因为会被很多的必修卡死,有些需要一周三天的实习不敢报名,有些看起来很有趣的课也常常撞课不能选,大三大四都不敢申请交换。
还有,如果像我一样常常在学期初觉得自己是超人,就会深刻体会到“期末流的泪,是期初脑袋进的水”,我永远记得我修28学分那学期,一个人在星巴克写final projects写到哭。
最后,以上的感觉都是很主观的啦,只希望能给迷路的人一点坚持下去的力量。祝各位大神、以及正在成为大神的人们都找到值得努力的目标,并坚持努力着!
作者: ppetter1025 (TreapKing)   2020-09-29 23:51:00
有猫有推
作者: hsnuyi (羊咩咩~)   2020-09-30 00:13:00
强 不过要跨领域最好还是年轻就准备好 出社会后要进修会很累
作者: Inglenook (城市苦守)   2020-09-30 09:29:00
推,感谢分享,辛苦了。
作者: s3131212 (Allen Chou)   2020-09-30 15:28:00
强者 推
作者: thejackys (肥波)   2020-10-01 00:12:00
作者: joshuanieh   2020-10-01 01:02:00
加油~
作者: iambastine (巴斯提恩)   2020-10-01 16:02:00
推双到的强者和双完的毅力
作者: joshuanieh   2020-10-01 20:57:00
问个,现在读研吗?
作者: chein17 (哈哈呵呵)   2020-10-07 08:00:00
推,太猛了
作者: Leo930057 (lysw)   2020-10-15 13:10:00
作者: Ansdy (帝黄离)   2019-04-06 22:01:00
推风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