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修] 电机双历史心得

楼主: sycjohn (黑肥肥)   2014-08-21 17:19:50
大家好,我是肥肥。在修完了227个学分之后,我终于拿到了历史系和电机系的毕业证
书了。虽然这对于我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已经在实验室过著研究生的生活了,但
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双修历史系的过程,不过我不是成绩多好的学生,我只是热爱历史
但又贪心的想要有稳定一些的出路,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
一、动机与申请
以我在建中与台大电资学院的经验,其实喜欢历史的男生(对不起我女生朋友少QAQ)并
不算少,但是这些男生大多后来选择了工院、电资院当作主修,有些人会在通识课重新拾
起兴趣,但是大多数人便渐渐的不再接触历史这门学科了。对我来说,历史故事、事件的
研究与讨论是我不能放弃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钻研并加广,而在真正实行
之后,觉得并不算是一条艰苦的路,因此各位不管读什么院的学弟妹,如果喜欢历史,那
双修历史对你来说绝对是个好选择。
申请历史系的双修不难,需要修过一门历史系开的课程,我当初是选择李君山老师的
海峡两岸关系史,其他较为入门的还推荐日本近代历史人物、现代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
历史人物。修过之后,双修只需要撰写A4两面的动机报告,就把你喜爱历史的心情写出来
即可。我双修的成绩不算好,以现在的标准来说大概3.7左右,电机系排名50%,所以成绩
绝对不是问题,科系问题也不大,也有成绩和我差不多的中文系学弟成功在隔年申请成功
,所以喜爱历史的学弟妹不要害怕!!放心申请吧!!
二、排课与时间
  历史系的必修算是相当的少,需要修中国史一二三四、世界史一二三四、台湾史上下
史学导论,总共31学分,其他则是系内选修30学分,其中要修史学经典OR方法一门,不
过基本上都会修到,所以选修算是很自由。然后大多数的系所没有和历史系必修重复,因
此就是多修61学分,大约是2.5学期的份量,加上开课数量不多,所以延毕几乎是必然,
但,我觉得很值得!!
  必修的部分,双修后的第一学期请务必上史学导论,因为这是你写报告功力的基础,
会介绍做摘要的方法&工具、数据库的使用、文献格式(重要),所以请不要跳过它,不
过冲到必修了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另外,中国史一、世界史一会出比较循序渐进的作业
与阅读资料,对于还不习惯阅读数十页/week的同学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当初我因为直
接修中国史三,而觉得相当吃力。因此,第一个学期请务必排中国史一&世界史一&史导
,而台湾史则是进阶一点的课程,可以等第二年再修。其他的话,可以尝试兼选修的通识
,例如欧素瑛老师的台湾系列、杨典锟老师的日本近代历史人物等等,然后先不要尝试史
记&资治通鉴,这两门经典的阅读建议等背景知识熟悉了再修。
  世界史&中国史基本上是按照时序切分,分别是古代~罗马、中古时期、文艺复兴~
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近代,以及考古~两汉、三国~五代、宋~盛清、清末~现代。
除了一比较简单之外其他没有修习顺序的差异,可以根据排课需要来调整,而且开课的老
师也不太一定,规定也不同,就请学弟妹自己多留意,唯一不太会变的应该是世界史二会
是刘慧老师长期开下去,而这门课的小作业算是相当多,要注意负担量。台湾史则是李文
良老师与周婉窈老师轮流开,李老师的荷西(东亚海域分析)和清代(帝国关系)讲的相
当出色,不过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日治部分着墨较少,而且上课没有笔记和板书,就是一
直讲一直讲,听课要专注力相当够。而周老师的日治和战后较为擅长,但声音较为平淡,
需要提神工具辅助,学弟妹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决定。
  其他选修就千变万化,没办法细说了,每年所开的课程也不一样,只特别注意刚刚所
说的史记和资治通鉴,以及近代欧洲商业与文化,这门课需要强大英文阅读实力,请斟酌
。剩下的我没修过就不评论,可再查询评价或推文询问。
三、修课与时间
  历史系大多数的课需要每周阅读资料,这资料可多可少。原则上平均分量大约中文二
十页、英文三页左右。也就是一门课每周可能要花上近一小时阅读资料,对我来说,超过
这个分量,我就没有办法读完,不过也不是每一位同学都会全部读完,所以压力不要太大
。有讨论课、需要口头报告的时候要认真阅读,其他时候可能了解大意或是看一部分即可
,不然当课一多,份量大,加上本系的作业与考试,是很难完成的。
  而历史系的课程不是全部都有考试,而考试的话型态也都很类似,基本上都是大范围
的申论题,有些老师会出一些其他型态的,如解释名词、简答这些考验同学有没有来听课
的题目。申论题对很多理工科系的同学可能不太习惯,原则上就是要有组织、答出老师要
的点。因此,答题时候,先叙述一次题目、并且提出两~三个可能的论点(或原因),然
后分段叙述你所提出来的论点(原因),最后在写上结论。通常一题25%的申论题的份量
是0.7页左右,也就是开头3行、两段各5~7行、结论3行这样,给大家做个参考。我在中
国史相关的申论考试,只有一次的学期成绩不是A以上,应该有些可靠性。
  作业的话最多是摘要和史料分析,摘要的话会有专门课程说明,我就不再介绍,记得
写的短比写的长好。史料分析通常不需要太长,一半的篇幅叙述史料摘要,另外一半则可
以提出它和时代的关系、或是提出一个质疑或问题,能够问出好问题是历史系很重要的能
力(问题意识)。而提出问题这能力在撰写大的学期报告最为重要,而欧素瑛老师的课可
以让大家体会看看,不过我的学期报告成绩都不好,在此就不献丑教学了。
  分组报告大多数就是合作型的学期报告,通常是自选题目,然后对此进行资料蒐集、
分析讨论、口头报告,资料蒐集就是到图书馆找相关文献、数据库搜寻相关论文,对此找
出相同、相异、相关的部分,分析然后统整出架构,口头报告通常会要求提出一些问题并
作回答,大多数时候同学都不会提出问题,少数时候会有老师提问,而老师提问若是不会
就诚实,不要硬掰或讲出没有根据(证据)的资料,这是历史系的大忌。根据经验,四人
左右的学期报告效率最好,超过则会有冗员产生。
  时间分配对于双主修来说很重要,大部分时候我会将主要的念书时间放在我有兴趣的
本系科目,然后是需要花力气的历史系科目,其他则是付出应付的力气即可。一个人的时
间有限,所以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有些表现不是完美也不要苛责自己,这样才有
力气可以坚持到最后。我领毕业证书的时候,看到同一页有七八个同学申请了双主修,但
是完成的只有我和另一个人,可见申请和修课完毕难度是差很多的。然后如果可以,多认
识双修系所的同学,对你修课上的帮助很大,不然分组报告找不到人,那剩下的被编成一
组,组员是雷的机率很大......
另外,如果是理工科系有实验室的,建议大五那年就可以开始研究生生活了,因为你
缺的学分应该不多,所以就只是个课比较多的研究生,而且先修的研究所学分也可以抵免
,对之后的生涯会有帮助。
作者: lilliant (小乡)   2014-08-21 17:46:00
好强!推!
作者: houseeatQ   2014-08-22 19:37:00
推!!
作者: BambooIL (Zil)   2014-08-22 22:38:00
超猛
作者: s864372002 (鋼琴)   2014-08-24 10:14:00
推强者我同学的同学(?) 楼上扁不<(_ _)>
作者: lttm3 (lttm3)   2014-08-25 07:29:00
推用心~~~
作者: newversion (海纳百川)   2014-08-30 17:40:00
想请问你,修了多少个专题?专题都蛮花时间的
楼主: sycjohn (黑肥肥)   2014-08-30 23:35:00
回楼上,我修一个电子所教授的专题,但不算是很重
作者: LazyPig (懒猪)   2014-09-08 22:38:00
腿推
作者: syric (Neufahrn)   2014-09-14 14:16:00
作者: wayfree (David Lin)   2014-09-21 19:13:00
推!
作者: hypatia2421   2014-10-12 22:37:00
作者: newversion (海纳百川)   2013-01-22 09:22:00
请问研究所抵 有办法超过6学分吗?如果大五就开始专注研究生活,有办法硕一年毕业吗?
作者: pabitele7   2013-08-14 11:0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