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gicfx (去南半球度假)
2020-01-09 14:45:25在上一篇文章已经解释了吸高氧的好处可以怎么理解:
策略 => 调整自动定速器与最高速限的差距 = 吸高氧
吸高氧 => 让自动定速器设定的速度上限小于最高速限,且两者的差距更大一点
假设第一个路段车速上限 100km/h,车子的自动定速器设定速限为 79km/h,现在调成
68k/h就好 => 就像吸21%氧气和32%氧气的差异
这可以用在休闲潜水单纯背高氧不切换气瓶来增加 NDL,也可以应用在利用高氧当加速减
压过程的气源。
举实际的例子:
打开MultiDeco app设定 ZHL-C + GF 30/85 OC
设定深度45时间20min吸O2:21%,Deco mix 不设定 v.s. 设定成 EAN80 @ 9m 切换
可以发现 Run time 可以从 52mins 减少成 38mins
https://imgur.com/wQYGKcA
https://imgur.com/HyBBTYV
这就是为什么从休闲潜水要跨到技术潜水,可以先上 TDI 的进阶高氧和减压程序课程,
因为我们想知道究竟要在什么时间点切换成多少浓度的高氧,而且高氧的浓度可能会超过
40%。
理论上早点吸高浓度高氧可以减少整个减压停留的时间,
极端一点来说,我们为什么不干脆吸纯氧就好,那就完全没有惰性气体啦!!??
但因为还要考量到CNS氧中毒的问题,所以必须上到某个深度才能切换到更高浓度的高氧
。
延续上次 [自动驾驶+切换车道] 的生活化类比来解释减压理论,这次我们要继续讨论用
高氧来当减压气体。
我们不妨把要预防CNS氧中毒这件事情,用车道的最低速限来类比联想,
虽然我们可以将自动定速器的速限调的比该车道的最高速限还要低很多,
也就是能够调整自动定速和该车道最高速限的速度比例,以便加快车速减速的过程,
不过因为车道有最低速限,所以不能将定速器的速限调到太低,
所以只能在切换到某个最低速限够低的慢车道,我们才把定速器速限调低。
例如在 21m 的深度才切换 EAN50或是9m的深度切换EAN80等等。
至于要切换几次,就看你买的车子的定速器功能,能支援多段调速差比例的定速器就越贵
越复杂。
而之前说过,如果太快速连续切换到慢车道,则虽然可以让车速下降,但也有可能超速被
拍照。
所以我们在不能太快切换到慢车道的前提下,又要加快降车速的过程,只好调整定速器的
设定。
以上的类比,是假设快车道的最低速限较高,而慢车道的最低速限较低,
所以你得切换到最低速限够低的慢车道才能将自动定速的速限与该路段最高速限的速差比
例调高。
也就是说,在比较深的深度,就得吸较低浓度的高氧避免CNS氧中毒,
上到比较浅的深度后才可以切换成较高浓度的高氧,以便加速减压停留过程,同时不超过
设定的最大 pp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