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分享助听器选配心得

楼主: scrn (幻灭...还是新生)   2025-04-13 20:27:13
最近因原先助听器配戴10年,效能衰退,
家人也说和我沟通反应变得很慢,
常常听不清楚对谈,因此决定要换掉助听器。
在试听前有先从网络搜寻听友们的经验分享,
也从国外听力论坛获得很多最新机型、配件及听力图的讨论。
因此这4个多月里,我锁定了博士、科林、Costco的几款助听器试听,
一直觉得在台湾,听损者能够获取的资讯相对匮乏,
陪着我试听的家人也深深同感,极力催促我一定要分享此次的经验,
毕竟助听器索价不斐,也至少会陪伴着我们好几年,
如何挑选到适合自己,并且戴得住的助听器,对于融入生活太重要了~
因为试听了一些款式,所以想先分享,
最终我在博士购买的Phonak Lumity L70的款式,
在使用一个多月后,实际感受和周遭人反馈的纪录,
最后面再分享试听各家款式的个人体验感。
我的听力师说我是他遇到少数对声音感受这么敏锐的使用者,
很多声音他其实听不太出分别,但我戴上助听器后,
在调整过程中能立即针对当中的差异提出疑惑。
所以这里我也很想特别先感谢我的听力师,博士的林宽齐听力师,
每次都能很即时解决我提到的调整需求,
总是能几乎一次到位,搞定9成的大方向,
帮我避掉很多试错的不舒适体验~
对于助听器使用者来说,
能遇到专业与有同感的听力师太幸运了~
希望大家也都能在听损路上,遇到合拍的听力师,
透过两者加成与听损和平共处。
因为文长,会再另po一篇文,
是关于职务再设计及台北市社会局的补助申请,
希望这些资讯也能帮助大家有效率快速完成申请流程。
我自己配戴助听器近30年,两耳听损约70分贝,语言辨识度6成左右,
戴过Widex、Oticon、Phonak三家牌子,共五款助听器。
对于助听器的要求是丰富度大于舒适度,
总希望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
所以在调整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感受要求很细微。
试戴多款后,更喜欢同厂牌的Phonak,
在音质处理上,除了与原先助听器更相似,
相隔10年的新科技,Phonak让我感受进步更多~
新的助听器配戴已一个多月,使用上的心得是:
1、自动程式对噪音抑制及微弱声放大
新机器在自动降噪切换声音处理得更加流畅,
芯片处理的速度很快,在很吵杂的环境下,
很明显感受自己的语音辨识度提升很大。
而在办公室及会议室里,除了能很快速辨别声源的方向,
麦克风也能着重聚焦在对主要说话者收音。
微弱声的放大处理,在后方有人对我说话时,
不会再像以往,要等到人贴近身旁才能听清楚。
经过几次的调整过后,我现在已能听出声音中的抑扬顿挫,
甚至能立即透过听到的声音,不需转头就能辨别说话者是谁,
以及听出他们说话中带有的情绪~
2、蓝芽连线
Phonak助听器在蓝芽的使用非常方便人性化,
在我惯用的安卓手机上,
就和平时使用蓝芽设备连接手机那样即可,
完全不需要有额外的装置,也不需安装APP,
还可个别设定电话或手机媒体音是否要连线蓝芽~
每次有来电或者Line电话时,
助听器的连线很即时,马上将通话声传至助听器,不会有延迟。
iPhone手机也是同样方便的设定,而在电脑上也是简单直觉,
只需透过电脑的蓝芽就能立即连线助听器,
对于我在听线上课程时帮助非常大,
蓝芽直接传到助听器里的声音,剥离了各种环境音,
音质更佳的清晰透亮了~
3、聆听音乐
让我很惊喜的是,我听到了以往未曾有过的歌声中的感情,
以及歌手所唱的字句与乐器合奏对应的节拍节奏点,
也因此我请听力师帮我调整了在轻重音上的数值,
我能在聆听中感受更多音乐共鸣,
自己跟唱的音准也逐渐提升了~
4、电量部分
因还是习惯使用电池,
所以我选择312电池款式,而非充电电池款,
在不听音乐下,每天使用17小时,约可使用5-6天,
如果每天有听音乐一两小时,一颗电池约可撑3-4天,
能即时更换电池,这样的续航力已很满意,
也不用担心充电款日后电池衰退,与等待充电的时间,
另外就是电池款外观体积会再比充电款稍微短瘦迷你些~
5、助听器款式
这次舍弃以往耳内型(ITE)助听器,
首次尝试了微型耳挂型(RIC)助听器,
RIC助听器相对轻巧,配戴上很舒适~
听力师让我试戴比较了耳塞与订制耳模,
我自己更喜欢耳塞型,在声音传导的表现上很清晰透亮,
耳道感觉比订制耳膜款更透气,在外观上也几乎看不出来,
就是在配戴上同时有眼镜+助听器+口罩,拿掉时会有点卡住手忙脚乱~
会选择RIC主要原因,除了原厂最新机型都是先出此款式外,
在未来维修上非常方便,能整个直接抽换零件,节省很多等待时间。
6、助听器补助
以往申请补助都要特地请假,到医院检查跑流程,
这次要用到的所有评估报告书及各项资料,
都是由博士听力所来帮忙准备,不用再跑医院省时省力轻松很多~
博士也有多间门市分店,让调整和保养的选择更弹性方便~
因为个人连续两副高阶助听器都是使用10年才汰换,
觉得高阶助听器在音质丰富度与耐用性上符合我的需求,
所以这次也同样锁定高阶助听器。
但听感是很个人主观的感受,
会因每个人的听觉与遇到的听力师而有所差异,
所以只是供大家在挑选方向上做个参考。
以下依我试听的顺序分享:
博士助听器-
Starkey Genesis (24频道):
这款是听力师最先推荐给我,说很多使用者反馈很好,
价格也相对实惠,但在马路旁试听时,抗躁感觉仍不足,
家人说我讲话变成几乎都用吼的。
Phonak Lumity L90:
抗躁处理很强,声音非常丰富清晰,
遇到大噪音时,芯片压制速度非常快速,
让我能听到很多细微的声音,虽然听到很多的环境音和混杂人声,
但感受非常舒适,而在经过多次调整后,
周遭人明确感觉到我的辨识力提升了1至2成,
觉得很适合想听清楚但又怕吵的使用者。
而因我每日骑车,可惜这个绝佳抗躁处理反而会过度压制马路声,
无法预测的会突然压制噪音,让我无法听到车流声来判断周遭来车方向,
因此听力师建议让我试试低一阶的L70,对噪音处理比较不会那么敏感。
Phonak Lumity L70:
低一阶的L70确实不会像L90那样,对噪音无差别的都卡喳掉,
在其他方面,觉得与L90差异不大,反而因为声音丰富度,
让我能与听力师讨论出高中低音的个别调整设定,
我第一次能听到那么多人声中带有的情绪~
Phonak Paradise P70:
此款是Lumity的前一代,因Lumity未出耳内型(ITE),
听力师怕我不习惯耳挂助听器,提出试试看差异,
个人感觉在音质感受及抗噪处理上,与Lumity的差距极小,
只有偶尔在芯片处理速度不及Lumity时,
感觉到声音接收上出现顿点短暂无声。
在Phonak Lumity及Paradise系列,另外让我觉得很棒的地方是,
微型耳挂型(RIC),喇叭有四种阶级,可适用轻度至极重度听损,
可因程度更换喇叭,不需因听损较重而非得使用传统大型耳挂(BTE)。
科林助听器-
Oticon是我也带过10年的助听器之一,
可惜在那之后一直无缘遇到合拍的听力师,
看到听友的推荐,所以这次也想再试试新科技的改变。
但在调整过程非常不顺畅,听力师都过于依赖SOP的真耳测试,
且检查室的空间感觉不是完全的密闭,在听力测试过程中,
和家人都还能听到外面的车流声,
总是无法调整找到适合我的模式与设定,
请对方再安排资深听力师,经过多位听力师多次的调整,
还是无法满足我明确的需求。
对于已配戴多年而有经验的使用者来说,试听非常的疲累挫败,
助听器音质非常像机器声且变质,风声还从呼呼呼变成了呱呱呱,
而与听力师联系也不是很顺畅,发问都要等约1至1.5天才会收到回复。
当我把试听1个月来的感受完整记录给听力师看后,
他只是说有更新款的我可以试试,而听到又要再继续重复SOP的真耳测试,
原先借用的这款都还没调整到适合的模式,
于是当下与家人决定直接归还机器,放弃试听。
Oticon Real 1
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调整模式,
所以我完全没有感受到听友分享的清晰度、辨识度和抗躁效果,
反而家人在沟通时,还以为我因为声音变质太难受又带回旧的助听器了,
觉得我的沟通反应变得很慢,情绪非常焦躁不安。
Oticon Real 2
因Phonak Lumity的经验,所以想说试试降低一阶,
会不会比较能适应,但More2的处理速度很明显落差More1一大截,
抗躁效果更糟,我更听不清楚人声了。
X-Power
因我反应声音不够大声,听力师说以我的听损,
只能改换这种大的强力型耳挂(BTE),但戴上后的方向接收和抗躁很差,
连后方有别的人说话,都能让我无法辨听正前方的人声。
Costco助听器 -
询问了两家门市,只能预约到选配师,而且行程非常满档,
能预约时段通常是一两周后的日期,
也很可惜试听只能在卖场试听,无法外借机器测试日常生活。
Jabra Pro 20
戴上后感觉音量不足,听到的声音很平很难辨识,
几次调整后,选配师说调整已达这台的极限无法再上调,
如长时间调整在边缘极限的话,会导致助听器故障机会很大,
Jabra的微型耳挂(RIC)无法透过更换喇叭来符合我的音量需求,
且只有充电款,没有电池款。
Rexton M-Core
选配师拿此款的强力耳挂(BTE)试着将调到我能听足的音量,
但我感受是强力喇叭会压制高音,强推中低音,所以导致声音变平,
扁平声音让我辨识力降低很多,这点在其他厂牌强力喇叭都有同样感受。
Philips HearLink
因我反应声音不够大声和丰富,选配师注意到我原先使用Phonak的助听器,
而推荐我换试听Philips看看,说很多客人有反应会更接近Phonak音质,
可惜戴上后,还是觉得没有Lumity L70的音质强力丰富,
Philips微型耳挂(RIC)也是无法透过更换喇叭来符合我的音量需求。
最后想说,我自己也是第一次花费了4个月的时间来选择这副助听器,
带了新助听器后,周遭家人同事都觉得我反应变得很快,
还听到很多连他们都忽略的声音,
让我觉得还好这几月来有坚持纪录感受,不停与听力师来回沟通调整细节。
而这些调整在我确定要购买的款式后,直接就能将数据套上新的助听器,
我不需要再重新经历以往的适应期。
而每个人的听觉感受相异,所分享这些内容,
不是为了想推荐高阶助听器,也不是每人都适合或一定要配到高阶款,
请一定要好好耐住性子感受各款助听器,现在助听器大都可借回家,
在生活与职场中的体验才最真实,真的不要仓促就购买,
勉强委屈自己去适应,一副好的助听器应该是舒适无压力的融入。
也祝福大家都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助听器,让生活更轻松自在。
助听器实机的整体照:

佩戴上助听器的实照:
作者: jimmy40902 (高高)   2025-04-15 13:52:00
轻度停损最近也想找助听器,推推感谢尼
作者: joght (我的白马王子在哪里)   2025-04-15 21:09:00
Phonak新助听器Infinio台湾本月刚上市,不知有无比Lumity好
楼主: scrn (幻灭...还是新生)   2025-04-15 23:27:00
新型我看到的国外评价都是满好的,可惜我是去年10月购买要等太久了,不然其实我也很想试试XDXD
作者: joght (我的白马王子在哪里)   2025-04-16 08:45:00
原来如此,我想说怎么没试听Oticon较新款的intent或Real
楼主: scrn (幻灭...还是新生)   2025-04-16 12:02:00
Oticon我是试听Real没错,才发现文章内写错成More,马上改正XDXD
作者: joght (我的白马王子在哪里)   2025-04-16 20:24:00
请问一下,博士有帮您做真耳测量吗?
作者: jing007 (jing007)   2025-04-18 14:10:00
请问可以试听多久时间呢?方便说价钱吗?谢谢
作者: cocococog (抠抠抠抠居)   2025-04-20 01:22:00
感谢分享,宝贵的经验
楼主: scrn (幻灭...还是新生)   2025-04-22 12:24:00
博士的真耳测试部分,和我的听力师有过讨论,他的经验分享真耳测试更适合还不会表达的小朋友,或是小宝宝。而我这次选配的感受,也是更觉得,听力师对使用者描述的理解力,及调整技术更为关键。我和我的听力师都是透过,我纪录下来的各种情境感受,讨论出适合我的模式。而另外在科林的体验,换了三位听力师,做了近10次真耳测试,却始终无法调整出能让我听得清楚,也完全没有发挥助听器的功效。所以让我觉得,找到能听懂自己描述,以及有功力立即调整到位的专业听力师,才是最关键。通常借用是一周至一个月,可以试听时与听力师询问,如需要借用更久,也是可以多问看看。价钱的话,我试听的助听器,Phonak和Oticon价位相差不大,科林网站有列出价格可以参考看看。如果真的有经济考量,Costco便宜很多,但也一定要试听调整到适合自己的助听器,再去选择购买。
作者: sexlovelie (小男人)   2025-04-26 18:39:00
真耳测试(REM)就是要做,我不确定是你转述错误还是林宽齐跟你说可以不用做,或许真的有那一两个天赋异禀的听力师直接可以调,但是REM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增益量的标准图,没人知道你耳道是圆是扁是长是短,跑了REM才知道每个频率增益太多还是太少
楼主: scrn (幻灭...还是新生)   2025-04-27 12:34:00
楼上朋友不用那么凶,我也只是描述自己的体验,其实真耳测试我以前都没做过,而且我推文说的也是听力师比较建议更适合还不会描述的情况的人。而我自己这次第一次在科林做真耳测试,还做了快10次,体感真的很糟,都调整不出来适合的模式,还被我家人以为我是不是又戴回旧的助听器了,完全没有呈现高阶助听器的表现。我自己反而觉得透过使用者清楚的描述感受,听力师去调整到对应的模式,这才是我们听友最需要的吧。至少真耳测试对我来说,我没有感受到效益。
作者: c3d (德安自卫队)   2025-04-27 20:49:00
回25楼不要这样子,林宽齐不可能会讲这种话,除非自己忘记还是原PO,不如自己判断不要动不动怪林宽齐,如果其它听力师没做真耳那不就被骂?
楼主: scrn (幻灭...还是新生)   2025-04-28 12:35:00
关于真耳测试希望能到此,我上面也没有写不要做真耳测试,一直都只是讲述我试听选配的体验过程。真心希望这篇文章还是能回归听友们分享自己戴上助听器的感受以及改善经验。而我也不是一开始就遇到现在这位听力师,从小到现在,在试听选配中接触过10几位听力师。我和我的听友们,都曾遇到过,因为不懂如何描述自己听到的感受,而被听力师数落刁难,甚至因为没有调整到适合的模式,还被家人误解,为什么戴上了助听器,沟通听力还是那么糟?这样的体验,让我们一直勉强将就自己,使用不舒适效果不佳的助听器,因为没有管道去找到更好的办法了。我自己也是这次在国外论坛看到分享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戴上后,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在吵杂环境下,他们的助听器降躁是如何的表现方式,都让我能够与我的听力师讨论直述需求,尝试达到我想要的方向。现在这副新助听器的效果,是第一次亲友和同事都很称赞,甚至很惊讶我听到那么多他们忽略的声音。而我工作性质需要与人大量沟通互动,让我很感谢国外听友们愿意分享详尽的体验心得,以及我的听力师愿意同理耐心一直反复帮我调整到位。这才是此篇文章希望能与听友正向讨论,去找到适合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执著在强迫一定要照本宣科的跟着谁的模式。
作者: aida88 (剽悍散仙)   2025-04-28 15:55:00
家人是在科林配real2,但我记得拿新机前好像都一定要做真耳测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