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文错误出现国王文章,重新发一篇在请版主帮忙把前面删文
发现很多人被电视厂商的广告词混淆
尤其看到前面有一篇完全错误的比较表被误导的很严重
所以写一篇尽量简单的名词解释希望可以让大家挑电视时能有一点概念
电视面板技术本身并不复杂,
画质大略是取决于 “颜色(色域)” “对比(亮度/漏光)” “反应速度(60hz/120hz)”
我个人觉得觉得重要度也是照这个顺序走
电视显示原理是由背光层发出均匀的光=>面板画素开关决定透光量=>彩色滤光片产生色彩
LCD 面板: 每个画素都是用液晶当作开关决定透光度
但液晶先天无法100%把光挡下,所以在黑画面一定会有漏光情况
后续不同技术都在围绕者这个主题演进
a. TN面板 :速度最快的液晶,但离开中心点后色偏严重,适合电脑萤幕近距离使用
b. VA面板 :广视角型垂直转向液晶, 先天速度快,液晶关得比较紧漏光较轻微
c. IPS面板 :广视角型平行转向液晶,速度较VA慢,漏光也较严重,因为是水平方向所以
按压时不会型变
有人把IPS说成硬板是完全错误, IPS并不硬,是因为方向的关系才能按压
但视角比较广颜色漂亮,适合中小尺寸手机触控使用,
这些技术都是相对的,一块做到很高阶的IPS面板对比可以比普通的VA好速度快,
但两种技术都做到极致时VA会比IPS在电视上表现更优秀
QD量子点 (色域):
QD是一种彩色滤光片的技术, 用来纯化颜色提升色域,跟用什么LCD或是背光技术都无关
三星把量子点包装成QLED, 从此QLED面板就变成QD技术的统称
QD在中高阶面板已经是必备技术,没有广色域就不会有好画质
但除了QD其实还是有其他方法可以提升色域,像Sony就从LED背光的材料下手
区域控光(对比): 分控光单纯是背光技术, 用来改善LCD液晶漏光的天缺
例如原本的黑画面要呈现的是透光0%, 但液晶些微漏光2%,
如果该区背光亮度减半,那漏光的部分就会剩下1%透光
但分区控光的问题在于一个区块总是有亮有暗,
例如纽约夜景下出现一台直升机投射灯找凶手,到底这区的背光该暗还是该亮
这后面牵扯到复杂的算法,只能说大部分的电视都做得很烂,
就算是Sony三星我觉得都不及格暗态细节全无
不用太神话分区控光
Mini LED (对比): mini LED是新型态的小尺寸LED, 可以做到大量分区切割把原本几十区
增加到上千区
理论上来说可以把对比做得更好, 让LCD电视对比可以跟OLED拉近
但后面牵扯的驱动又更复杂造成成本完全压不下来
现在售价贴近OLED变成市场定位很尴尬…
原本要低价跟OLED竞争搞了半天
跟OLED比较差不多贵
所以电视厂商只好拼命吹捧免得这个定价被OLED打趴
OLED (对比):
OLED是不透过背光跟液晶,直接画素发光到人眼的技术,
但因为制造困难度的关系,电视面板用的OLED并不是像手机面板这样直接发光
LG用发白光的OLED当作背光使用,一样要透过彩色滤光片表现色彩
OLED发光效率再加上彩色滤光片过滤掉过多光量,所以OLED的亮度不如LCD
这在卖场展示时容易给人LCD颜色比OLED明亮的印象,但实际在家使用差异不会这么大
因为OLED是画素等级在控制,又能全亮全暗,对比表现依旧>>>>>>mini LED
有机材料寿命造成的烙印是目前的问题,但已经比以前改善很多了
QD-OLED (色域,对比): QD OLED是为了改善白光OLED技术上的限制,改成用OLED直接激发
量子点产生颜色
原本彩色滤光片最少要减少>70%的亮度, QD用色彩转化的方式可以保留原本的光线
可以让OLED面板亮度跟色饱和又提升一个层次
但QD-OLED跟QLED听起来实在太像, 这都要怪三星乱取名害大家现在混淆成一团
Micro LED :
这应该是显示器的终极圣杯
把LED缩小到画素等级, 发出来的光不用过滤直达人眼
这样子可以做到100%明暗,超高色域,超高亮度,超省电
但这个技术良率太低应该未来五年内很难见到量产
最先发售应该也只会从手表或VR显示这种小面积的开始
简单来说,同预算下广色域+120HZ的大尺寸电视当作必备条件
120hz背后牵扯到面板设计规格不完全是为了玩游戏或是VRR,
假设预算只有6万,不要为了升级某种技术牺牲掉尺寸
OLED画质一定是最好,但亮度不够下你在卖场可能感受不到它的好
mini LED很好,但如果卖太贵就不值得多花钱买这个技术
Micro LED理论上完美,希望有生之年见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