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管理规划 立委提三大疑虑
具证券性质虚拟通货(STO)管理规则,证券柜买中心昨天公布,虚拟通货业内十分挫折
,立法委员许毓仁今(19)日指出其中三大缺陷,直指金管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订出
一套背于实务运作完全不合时宜的规范。
许毓仁提出的三大缺陷,包括:
1.管理规范禁止场外交易,过于落后市场需求,而且只许新台币交易,等于扼杀外资进入
台湾的机会,
2.不许外国人及我国非专业投资人等自然人购买,更是过度限缩投资资格范围,
3.债务型虚拟通货本质属债券,现在已有公司法及证券交易法可资适用,债务型虚拟通货
在法规范适用上应如何解释?
金管会今年6月间发布证券型代币发行监理规范架构,虚拟通货业者一片哗然,并向立委
陈情,希望能改变金管会的想法。许毓仁于是在立法院召开“上路前STO体检公听会”,
由产、学界专家发表评论,金管会及柜买中心等单位均派代表与会。
许毓仁今天说,很明显地,金管会与柜买中心并未采纳公众意见,依然故我地订出一套犹
如紧箍咒一般限制金融创新发展的STO规范,“很可惜,STO市场看来没搞头了。”
同时,许毓仁强调,虚拟通货运用大量区块链技术,金管会却严格限定证券型虚拟通货仅
得于特定平台交易,投资人资格又被大幅限缩,使得区块链技术毫无用武之地,“金管会
说要鼓励金融创新,只是嘴巴说说?”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919003402-260410?chdtv
金融创新失败 虚拟通货专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