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117

楼主: KC90   2025-05-25 21:00:53
【2025年5月25日(日)阴雨 日记(下)下午4点至晚上9点】
下午4点整,我从公园的长椅上站起来,拍拍外套上的水气,提着伞与背包准备返家。天色虽然还亮着,但云层依旧厚重,空气中的湿气也没有散去。不过这一整个下午走下来,我反而很享受这样潮湿却宁静的台北,仿佛整座城市都被柔和地包裹在雾里雨里,声音与节奏都慢了下来。这样的日子,若能好好地回家泡个热水澡,然后简单吃个晚餐再看点球赛或读本书,应该就很足够了。
回程的路上我选择绕点远路,经过超市时进去补了些东西。我买了一盒鸡蛋、一袋水莲、两条香蕉、以及一小盒即食的鸡胸肉。这些都是明天上班可以带便当用的食材,但今晚我也打算自己动手简单煮一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能从“自己煮、自己吃”这件事中获得一种日常的踏实感。不是什么精致料理,只是知道有一口热饭等著自己,哪怕天气不好、心情低落,也会有点像是回到安全的基地。
大约四点四十五分,我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熟悉的潮气,趁著还有点热气,我赶紧把窗户开一点缝,然后把衣服脱下挂在阳台。之后进浴室冲了一场热腾腾的澡,身体像从湿冷的城市抽离出来,重新归零。热水冲过肩膀、背脊、脚底的瞬间,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冬天放学回家,也是这样的热水带来一天中的第一个温度。洗完澡后换上宽松的T恤和运动裤,整个人都松了下来。
时间来到五点半,我坐在餐桌前一边煮水莲、一边蒸白饭。鸡胸肉只要微波一下就能吃,我加了一点橄榄油、黑胡椒、和一小匙的日式芥末酱拌开,简单但够味。吃饭的时候我没有开电视,也没有看手机,只是静静地吃著,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雨声与巷口机车经过的声音。这样安静的晚餐,有一种不像周末、也不像平日的自在,好像所有时间都不再向前冲,只是静静流动。
吃完晚餐,我洗了碗,接着泡了一壶热茶,是之前朋友送我的桂花乌龙。我把茶壶跟杯子端到客厅,躺在沙发上,拿起今天在书店看到、后来决定回头买下来的那本摄影集《雨天台北》。翻阅著那些熟悉的街景——溼滑的人行道、玻璃窗上的水珠、机车后照镜里的霓虹倒影——我心里有种奇妙的共鸣感。这不只是一座城市的缩影,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怕湿、不怕阴、不怕慢,只要你肯走出门,它就会用某种方式回报你。
到了七点半,我打开电脑,原本只是想随便滑滑,没什么特别目标,也没特别想看什么。YouTube首页自动跳出几支算法推荐的影片,都是些剪辑片段、综艺集锦、还有各种题材的Vlog。我没有特别想动脑,就随手点进一支标题写着《路人玩游戏输了要穿爆笑服装跳舞》的影片,看起来像是某个国外街头访问节目的片段。
画面一开始是主持人手拿麦克风,走在美国某城市的街头拦人玩问答游戏。输了的人要穿上一套超浮夸的卡通人物装,当场在广场上跳一段奇怪的舞。刚开始我还有点不耐烦,觉得这种桥段好老套,但看到第一个倒楣的男大学生被迫穿上皮卡丘装扭腰摆臀时,我笑到直接把刚倒好的热茶喷出一口。他还戴着眼镜、身材偏瘦,看起来就像那种平常很害羞、不太社交的人,结果为了履行游戏惩罚,在大家围观的目光下跳起像是奇异版本的TikTok舞蹈,那种“放弃自我”的样子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接着是各种花式惩罚轮番上阵,什么“假装自己是一只火鸡”、“用奇怪的声音唸绕口令”之类的,主持人也很坏,明明知道大家答不出来,问题都出得极难,像是问:“请说出三个名字以Z开头的水果”这种根本没人会的题目。但这支影片的节奏剪得很好,每个挑战和惩罚之间衔接得流畅,又刚好留点余韵让人笑个不停。我一边笑,一边心想:“这种节目制作起来应该也蛮费工的吧?”
看完第一支影片,我忍不住又点进去第二支,是同一个频道的“假装自己会读心术整路人”系列。主持人这次戴上墨镜,假装自己是“心理学博士”,试图用些模棱两可的语气与暗示话术让路人觉得他真的能读心。我原本以为这种影片应该都很尴尬,没想到剪接与现场反应出奇地自然。有一位女生一脸怀疑地看着他,还说:“我不信你能知道我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淇淋。”结果他故弄玄虚地说:“我看见……嗯,你的童年跟草莓有关……是不是草莓?”“是耶!”她大喊出来的那瞬间,我简直拍手叫好。当然,我知道这其中八成有脚本,但那也无妨,重点是这种幽默与节奏让
人心情变好。
就这样,我一路从这个频道点到那个,再从这种街头恶搞跳到国外的“恶作剧反转”系列。有一支让我笑得最大声的,是一对夫妻故意在餐厅演戏,老婆在男生点甜点时突然大声质问:“你是不是又偷用我的Netflix帐号看《单身即地狱》?”然后现场的店员和客人全部傻眼。后来她才揭露这是个社会实验,拍给YouTube观众看的。但现场每个人反应都很真实,有个店员还连忙递纸巾,超级可爱。
其实平常我不太看这类“搞笑实验影片”,总觉得很多都太假、太设计过头。但今天不知道是天气太阴、还是整体心情处在一个松弛的状态,这些低门槛的小趣味反而让我笑得前仰后合。那种“不需要什么深度,只要你笑出声就成功了”的纯粹,刚好补足我今天所有静静思索后的那一块。也许,人就是需要这种放空与娱乐之间的平衡吧?
八点十五分,我把电脑阖上。回到房间把灯调暗,拉下窗帘,然后静静地听着手机播放的爵士乐播放清单。这些曲子是几周前某个深夜找睡不着时无意间收藏的,有点慵懒、有点沈稳,适合结束这样一个阴雨的周末。音乐里的鼓声像雨点,钢琴则像路边积水被风抚过的细波,一声一声,仿佛替我记录下今天走过的巷弄、看过的窗景、还有心中那些不能说出口的平静。
九点整,我躺平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回想这一整天的步调。早晨雨声中醒来、中午外出用餐、午后散步与书店邂逅、傍晚简单料理、晚上静静陪着自己——没有特别热闹的行程,也没有社交的应酬,却充实得刚刚好。这种生活感,也许就是我一直想找的节奏。
今晚的台北依旧阴沈,但我心里却没有任何阴霾。我知道,明天的周一不一定轻松,但今天,我已经给自己一个足够温暖的起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