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C90 2025-05-21 23:15:29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天气:阴转多云,有微风
早上7点18分,我被闹钟的声音吵醒,和往常一样,是手机里设定的默认闹铃“Radar”,那种逐渐升高音量的电子音总能准确地钻入我的耳膜。睁开眼时,天花板还有一点昏暗,窗帘缝隙间透出来的自然光很淡,一看就知道今天不是艳阳高照的日子。我伸手拿起放在床边的手机,习惯性滑开萤幕确认时间,然后瞥了一眼天气 App,今天预报是多云偶尔有小雨,最高气温26度,预计下午会转凉,提醒我出门记得带件外套。
躺在床上赖了几分钟,脑袋里慢慢开始运转,从还没清醒的朦胧,过渡到逐渐接受“又是工作日”这个现实。七点二十五分,我才真正掀开被子坐起来,脚一落地,能明显感觉到地板的冰凉。天气有点闷,开着窗却没什么风,我打了个哈欠,先走去厕所洗脸。温水扑在脸上的瞬间有种醒神的感觉,我盯着镜子看了一下自己浮肿的眼袋,然后刷牙、洗脸、擦保湿,一连串程序自动地完成。
洗漱完后,我换上今天预先搭配好的衣服:一件白色短袖衬衫配上深灰色休闲长裤,外加一件藏青色薄外套,因为早上出门时气温其实偏凉,怕中午太热我还特地挑了这件透气材质的外套。穿好后回到房间拉开窗帘,外面是厚厚的云层,但没有下雨。路上的行人都穿得很轻便,大多数人还是预备晴天的样子。
七点五十左右,我走进厨房准备早餐,今天没空煎蛋或热牛奶,我简单拿了两片全麦吐司烤一下,涂了花生酱和蜂蜜,配上一杯即溶咖啡。站在流理台前吃著早餐,一边看着手机上的即时新闻:有关台股开盘的预测、国际局势的一些噪声,以及几则NBA的转会流言,不意外地又看到几位球员的社群动态被媒体过度解读,我随便滑了两下便放下手机。吃完后刷了一下牙,确认背包里文件齐全、笔电已经充饱电,8点15分整,我锁好门出发。
今天我选择搭捷运通勤。走到站的时候大约8点22分,人流比昨天稍多些,可能是因为天气不佳大家都选择大众运输。站在月台上等车时,我看着一对情侣吵架的画面——女生面无表情低头看地板,男生则一边讲话一边手势夸张,语气虽然不大声,但整个氛围明显僵硬。我刻意往后退了几步,避免太近而被卷进尴尬的气场。
进了车厢,我照旧站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把背包往前抱,手握著吊环。大约八点三十五分左右到站,我一路顺利走出捷运站,穿过那条熟悉的小巷,进到办公大楼,按了五楼的电梯。电梯里有两位同事,一位是隔壁部门的女生,似乎也刚到,点头打招呼后大家没多说什么,气氛算是礼貌而安静。
八点四十,我进到办公室打卡,照例先把笔电接上萤幕,然后打开水壶去茶水间装水。今早茶水间里刚换了新的茶包,我拿了一包玄米绿泡在马克杯里,这股熟悉的烘焙香味算是我每天早上的小小仪式。回到座位后,我先整理今天要处理的几份客户报表,9点前就将两份简报大纲初步确认完毕,然后依照主管昨天交办的事项,开始准备本周五内部简报的内容。
从9点到11点半之间,我几乎没有离开座位,耳朵塞著无声的降噪耳机,全神贯注地处理资料。中间有一次同事来找我对一份案子内容,我们站在白板前讨论了十分钟,针对报价区间与时程抓得更精准一些。这位同事最近明显积极很多,也越来越会主动整理出重点来对话,让整体效率提升不少。
11点45分,肚子开始饿了。我和两位熟识的同事约好一起去附近吃午餐。今天我们走去了那家在巷子里的排骨便当店,主打台式便当,每份只要110元但份量十足。我点了卤排骨饭,配菜是高丽菜、笋丝、炒豆干,还附上一颗卤蛋。用餐时我们聊到近期AI技术在公司内部应用的议题,也交换了对下半年专案走向的想法,其中一位同事还提到最近有意报名资料分析的进修课程,我听了也觉得心痒,回办公室后特别记下这件事,想说找时间来研究看看。
大约12点30分回到办公室,我先用剩下的时间检查信箱、回复几封内部沟通的信件,并把今天上午处理的报告存盘送审。主管看了之后回复说方向正确,只需要补充两个图表和一段叙述,这样可以周五交出去。我一边喝茶一边补完这些内容,大约一点半送出最新版。
接下来的时间,我开始准备另一份更细部的预算报表,是要搭配下周一提案用的。这份报表牵涉到几项不同部门的支出项目,我必须整理多个Excel工作表再进行合并。我打开双萤幕,开启资料夹后,先逐一对照预算代号,然后进行公式调整。这个步骤非常需要专注,因为一个小错误就可能导致整笔总表出现落差。好在之前自己有做版本备份,我边做边记录处理进度,也写下遇到的几个问题准备稍晚找负责人确认。
大约下午2点50分,我处理完一部分资料后,稍微放下鼠标,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今天没下雨,但天气闷热,整个办公室空气干燥,我走去茶水间倒了杯冰水回来。顺便和茶水间的一位工程部同事闲聊几句,他分享了前两天假日跑去阳明山拍照的照片,虽然天气雾濛濛的,但照片里的花草与雾气形成一种梦幻的氛围,还真有点像是电影场景。我们聊了几句,然后他就回去继续Debug,我也重新坐回电脑前,准备进入接下来的会议前最后一轮资料确认。
下午三点整,我又回到原本那个工作档案中,眼神重新聚焦萤幕,准备进入下一轮细节处理。为了让资料更加直观,我决定补上一个趋势图表,将近三个月的预算动态视觉化。打开图表功能、选取资料区、调整标签格式、确认数值座标轴……这些操作虽然机械,但只要一次完成就能大幅提升报表的可读性。此时办公室窗外的天色也开始慢慢转亮,云层虽然还在,但似乎不再那么厚重了,有一种午后要放晴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