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基本功-存惭愧

楼主: tzboy (tzboy)   2025-05-18 00:06:45
出自 虚原堂
张果老仙翁 降
二○一五年三月廿一日
岁次乙未年二月初二日
诗曰:寻胜清幽曲径边 山岚袅袅壁生烟
   葱茏涧壑藏宫庙 黄卷青灯乐万千
圣示:吾今日降著:“修道基本功”
第二十九章 存惭愧
《增一阿含经》有云:“有二种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
即所谓有惭、有愧也。若无此二种妙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
、有兄、有弟、有妻子、善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
狗、马、牛、羊六畜之类等禽兽而同一等。”由此段经文即
可知惭愧之重要。
“惭”是指对不起自己,因此会生起羞耻心,也就是“自惭形秽
”;“愧”是指对不起他人,有可愧之事而愧,故言“愧对于人”。
而有惭有愧是远离贪、瞋、痴,截断老、病、死的开始。
为何如此说呢?因为由于无惭、无愧之故,就会放逸。
放逸之故,就会不恭敬。
不恭敬之故,就会结交恶友沆瀣一气。结交恶友沆瀣一气之故,
就不欲见贤圣,不欲闻正法,而常求人之短处。
常求人的短处之故,就会不信,难以教导,多恶口,而生懒惰。
由于懒惰之故,因此妄念丛生,不学律、不学戒。
不学戒律之故,就会失去正念、正知,心散乱。由于心散乱之故,
不能正思惟,而习近邪道,起懈怠之心。
由于懈怠心之故,而执著此身为我,持不合理的戒律,并且怀疑正法。
由于怀疑之故,就不能离开贪、嗔、痴、老、病、死。
而有惭有愧之人不会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而为善友。
为善友之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
由于不求人之短,因此会生信、顺语、精进。
由于精进之故,因此不会掉举(注1),能安住于律仪、学戒。
由于学戒之故,因此不会失去正念、正知,心不散乱。
由于心不散乱之故,因此会正思惟,会习近正道,心不懈怠。
心不懈怠之故,因此不会执著此身为我,不会执著不合理的戒律,
不会怀疑正法,因此不起贪、嗔、痴,能断老、病、死。
所以修行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位修行者若能每日反省,
常常惭愧,能少欲知足,自然内心清明,性格稳定,纵然未得解脱,
也是一位正道之士也。
注1.掉举:心散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