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陌生人》

楼主: Apr0 (#)   2025-05-11 01:32:17
前几天和德国猪讨论到歧视的问题,
我不觉得在国外疯狂被喊“你好”是种歧视,
一方面我觉得把亚洲脸孔理所当然视是中国人只是种刻板印象,
就如我们不自觉把“中文(Chinese)”当作台湾的国语或是中国的普通话,
而忽略其他许许多多属于中文范畴的语言。
另一方面我完全不理解“你好”二字要如何延伸出“调侃与嘲笑”的意涵。
结果今天就感觉被冒犯了,
我不确定是因为被比作又新又好的Mac,
还是为又旧又慢的PC打抱不平。
编剧肯定是苹果派而且对桌上型电脑抱有超深成见吧?
这是“你好歧视”的相同产物。
刚买舞台剧门票的时候完全盲狙,后来才慢慢开始会看看演员名单,
有因为不错的表演而特地笔记下来的杨迦恩,
有因为相同的脸出现在数个演出意外认得的徐浩忠和古辛,
有……恩没了,希望之后能记住更多演员名字。
不记得这是第几场为了杨迦恩而买的舞台剧了,
演出中眼睛一直追着他跑,如同《如梦之梦》一直看着莫子仪,活像是个迷妹。
这话说著像是给自己贴金,明明年龄离“妹”可太悬殊了,
倒称不上是什么粉丝,毕竟也不是每一出表演都去看,
而且今天才觉得他的说话声线很好听。
演出途中很突然地意识到老婆之一是妈祖娘娘的声音,
原来是《神明便利商店》的演员。
我的手机里有什么不可见人的东西呢?
顶多就是不想再让人发现我养著会发没有营养日记文的帐号,
和批兔个版里难以言明的恋慕与哀愁。
但是呀,总是向往能成为光明磊落的人,
光明到即使把自身的丑陋与自卑摊在阳光下也不眨眼的程度,
而剧末他们说“大家都很脆弱”,又反思,接受想躲起来的自己未必不是一种磊落。
想要自己的泡泡透明又柔软,但染上颜色又僵硬就是不正确的吗?
囿于世浊而不清或许才是真理。
论剧场观赏体验,
受限故事剧本,剧场设计没什么特殊的发挥空间,
利用灯光转场直接明了,却感觉有些粗暴了,
觉得少数配乐些许突兀,也许可以选择直接留白不放音乐,
如果不是要近距离观看演员,不是个特别想推荐他人进剧场的作品。
还等著《太阳》再次演出好让我大力推荐给其他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