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听邓惠文上一个精神医学的podcast,
听到她说,所谓的I & E人不是单纯内外向,
而是一个人用了多少精神在自己或他人身上。
突然间,我感受到长期以来的矛盾,
我一方面花了很多精神在观察周围,
一方面却又很想,赶快把外在的干扰都解决掉,
然后回到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封闭里。
所有的人,每一句话,
都很可能变成我精神负担的来源。
即使有时候,我为了见到某个人而高兴,
但在见面的当下,我依旧感到了压力渐渐在累积。
偶尔,我也会感到寂寞。
对,寂寞,年轻的我从不会承认的状态。
但是没有人,能让我感到不寂寞的同时,
也没有增加我的精神压力。
所以,我就是个自私又玻璃心的废物吧。
其实心里也曾经期待过,
那个特殊的时刻,他们会愿意通知我吧,
但是心里的某个地方也知道,
我对他们来说并不特别。
前一阵子,我把最后一个连络过我的人,
也从好友名单里删除了。
所以,我就不用再幻想,有人在乎过我,
不用想,我真的赴约会是多么尴尬。
出社会以后,其实我也努力过,
虽然那个努力对于真正努力的人来说,
大概是很微不足道的程度。
但我永远都抓不准,
勉强自己去社交和保持自己尊严的界线。
我好累,
我只想躲著所有带给我伤害的人。
不争辩,只是躲著,可以吗?
前两天是他的生日,我记得。
这几天心情不好,可能是我假装没事又失败了。
我想放弃了,不想用伤害自己去表现合群了,
不想再去想,我出现的时候,
到底要怎么保持着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的样子。
我不快乐,但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生日快乐,虽然晚了几天,
虽然这辈子大概都不会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