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20240513 嗯

楼主: htx9 (蚂蚁)   2024-05-14 19:41:30
速战速决?
: 什么样的人需要求助其他人帮忙整理家里杂物?
: (1) 懒得整理或者无力整理。
: (2) 行动不便者或者有精神疾病者。
: (3) 想整理但是没有太多的时间。
: (4) 无知。从小到大没有整理的习惯,不知如何整理。
: (5) 家人反对乱动东西,所以请专家来介入协调。
: (6) 亲人死亡遗物太多不知该怎么办。
: (7) 女生结婚后和公婆同住,家里杂物堆到难以清理。
: (8) 遇到重大困难或挫折,在低潮期间东西堆得到处都是,需要有人协助的。
: (9) 囤积症患者或者对物品依恋度高患者,舍不得丢东西。
: 明天有空再打。
这本书我觉得写得还不错,提供整理的方式就算了,里面还写出一些案主目前遇到的困境
,以及为了寻求改变而请专家来协助整理家里。正如作者所说,家是给家人生活的空间,
而不是给杂物存放的空间。我们应该是居家空间的支配者,而不是被一堆杂物给支配生活
。因此有必要让居家保持整洁,把不必要的东西给丢掉,不用因为怀旧或者价格而不忍心
丢弃,再让这些杂物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所以本书也是比较偏向断舍离的生活态度,
减少对物品的依恋,然后把时间和空间留给自己和家人。当然不是叫你得维持简约的生活
,如果真的舍不得丢,那至少也要整理收纳好。常用的物品就放在容易取得的位置,同类
或类似功能的东西尽量放在一起。把物品收好并不一定等于收纳,知道物品放在什么位置
,容易取用容易归位才算是完成收纳的动作。否则东西找不到又重复买反而浪费钱又占空
间。
当然在整理上难免会跟其他同住者产生摩擦,尤其有些人不喜欢别人乱动他们的东西,整
理就算了,如果随便丢掉对方可能会跟你没完没了。你本来以为是垃圾的东西,在他们的
眼中竟然可以成为无价之宝。尽管这些宝物很久都没有动过了,跟垃圾没两样。物品要能
使用才有他存在的价值,名牌物品就算贵,没使用就跟垃圾没两样,喔也许还能换些钱回
来,不过放愈久它的价值也会跟着折旧(除非是放愈久愈值钱的物品。) 还有些购物狂喜
欢买买买,然后买回来也没在用就乱堆,堆了一大堆包包、保养品、保健食品、小工具也
没在用,然后过段时间就忘记自己买过这些物品又继续买重复的东西。如果把他买过的东
西陈列出来,可能他们自己也会吓一跳,说自己不晓得买了那么多的东西。如果钱多就算
了,钱不多还乱买只是浪费钱而已。(谜: 你管人家金钱要怎么花。)
相对地,如果能够善用物品、珍惜物品,就算是便宜货也有他存在的价值。所以每个人的
物欲都不一样,有些人是偏向实用主义者,有些人是注重排场门面,有些人只是喜欢购物
没有考虑到后果,有些人就是没有主见,现在流行什么、网红推荐什么就跟着买。说到底
物品毕竟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与其把焦点放在物品身上,还不如把重心放
在人身上。不过如果孤单一人的话,可能也没办法吧(可以养只宠物?)
整理的方法何如? 其实书中讲的好像也都差不多,先把物品集中起来再分类,不要的东西
就丢掉或转售、转赠,这里有个重点就是不要被过去的辉煌和物品的价格绑架,该断舍离
就断舍离。分类好物品后就进行收纳的动作,让物品放在对的位置,时常使用就放在容易
取得的位置,东西不要混在一起才会方便找寻。整理完后还要时常维护环境,免得环境再
次凌乱。整理物品也算是一种整理心境以及面对自己或他人的人生,也许过去我们有很多
重要的事件和里程碑值得回味,还有一些伤心的事情,不过那毕竟是过去式了,我们必须
活在现在,展望未来。透过跟过去告别,我们才能够重新再出发。当然那些容易让人感到
心烦难过的事物最好都丢掉,免得睹物思情,不过如果是宝贵的物品倒是可以保存或者拍
照扫瞄留存,以后有需要可以拿来回味一下。
最后有提到所谓的遗物整理,这部分跟一般整理不太一样,有人可能不愿丢一些往生者生
前所使用的物品,这部分我也不晓得怎么处理,随便乱丢可能会引发其他遗族的怒火,除
非丢的东西本来就是垃圾,或者他们不晓得本来有些什么东西。不过太多杂物对遗族来说
本身就是一种困扰,如果没有居住在此地那也就罢了,如果还要居住的话,可能会希望多
一些生活的空间。不过这本来就是看个人需求了,有些人可能希望保持房间的原样。
好吧,从这本书中有学到什么东西吗? 喔,这里有提供一个三袋分类法。也就是用纸袋装
纸类物品,布袋装布料物品,塑胶袋装其它物品。这样子要找东西比较方便。整理好居家
环境后,心境自然会感到解脱,感觉就像是和过去道别,准备迎接新的开始。真的有这么
神奇吗? 其实我也不知道,但如果居家生活空间能够变大,看起来变得整洁的话,自然会
产生一种正向积极的心态吧,所以整理环境还是很重要的工作,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整理和
维护。有空再来整理其它的地方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