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书《破坏性创新的两难》,这本书很无聊,就一位经济学家在这边论述一些似是
而非的东西。破坏性创新就是会造成成功企业跟不上创新的脚步而失败,创新并不一定会
具有破坏性,这本书也不谈本来就失败的企业遭遇破坏性创新而失败的情况。当然破坏性
创新也不一定会造成实质上的破坏,还要看旧企业怎么应对。破坏性创新分成需求面的破
坏和供给面的破坏,需求面的破坏就是非架构的创新,不会影响企业的体制,但可能会被
使用新技术、新生产模式的竞争对手抢走市场。供给面的破坏就是会影响企业的体制,尤
其现在愈成功的企业,会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或最大效益而客制化自己的公司化体制、厂房
设计、销售门路,这使得有什么制程上的更新时,必须要淘汰旧的机器或体制,才能够让
整个体制更新。这会造成旧企业成本上的负担,而且投资新科技本来就有风险,弄个不好
可能会血本无归。相反的新公司可以直接使用新科技、新架构或新机器,比较没有过去的
包袱,这使得新公司如果投资新科技成功的话,将有可能会击败旧公司。所以“破坏性创
新的两难”就在于旧公司如果要回应这些可能会成为破坏性创新的威胁,必须做出可能会
失败的抉择,是要保守观望看看,还是立即做出回应,就有可能会造成未来失败的风险。
那旧企业要怎么应付破坏性创新,这边也要提醒一下,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破坏性创新。
你说旧企业也可以使用新科技来研发产品啊,当然如果可行的话那就不会产生破坏性,
而且旧企业如果掌握许多市场资源的话(这边说的都是成功的企业),本来就有许多资源可
以研发新领域或新技术。但投资本来就有风险存在,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除非像是超级
企业(像Google、亚马逊、微软、Apple等级的),就算投资失败但是只要本业固好的话就
不至于倒闭。一般大公司如果投资失败或者运营不善、方针错误可能会导致倒闭或被收购
的危机。
好吧,回到正题,旧企业要怎么应付破坏性创新? 本书提供一些方式,例如被动式回应、
主动式出击。被动式回应就是先观望,等到这些技术确实能够威胁到自家企业就出手处理
,看是要向上加倍押注(投资新科技)还是收购竞争对手,不过被动式回应有些风险,如果
使用新科技的竞争对手如果技术成熟而站稳市场,这时候才要开始搞研发通常来不及了。
不过太早出手的话可能也会导致失败,因为你不确定这项科技会不会具有破坏性。只有在
破坏性发生的当下(成功的企业被这些创新破坏),我们才会说它具有破坏性。所以在讨论
创新具不具有破坏性,通常都是后见之明。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无聊的地方,感觉都在讲
一堆废话。什么破坏不破坏的,需求面或供给面的破坏有什么重要的。作者还提出一些例
子想要证明自己论点的重要性,就我看来这样的研究实在是没什么屁用,离实务还差得远
。
主动式出击是什么? 好吧我也忘了。要应付可能的破坏的话,如果资源有限确实是很难办
,不管做什么决策,例如观望、投资新科技、成立新部门/新公司、企业体制面的改革、
收购或者用各种方式打压对手都有可能会失败,而且我们很难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无法靠预测未来来做出正确的决策。(虽然做决策都需要预测未来,不过反正预测正
确而且回应正确的就比较能继续生存,预测失败的或者回应失败的就比较容易失败。好吧
,其实一个企业的成功或失败是进行式的,现在成功不代表以后会失败,反之亦然。)
所以什么预测破坏、回应破坏的说法我也觉得没太大的意义,因为你不知道目前的创新会
不会产生破坏。
看来一项创新会不会产生破坏像是管理者要烦恼的事情,我们这些劳动者就乖乖地做自己
的事情就好,公司倒闭也没办法,拿不到遣散费也只能摸摸鼻子走人(也许可以走法律途
径,不过我嫌麻烦。) 公司就算成功了也不会分钱给你,所以跟我们好像也没什么关系。
讲到创新就想到之前看的《泛工业革命》,这本书还比较有趣一点? 在讲积体制造和工业
平台将掀起一场泛工业革命,的确看积体制造和工业平台可能会产生需求面和供给面的破
坏,不但采用新的制程方式、整个工厂、销售网络都要整个打掉重练。这当然对于新企业
而言可以直接采用新科技(价格怎么样就不知了,听说积体制造的3D打印机比传统机台还
便宜?) 旧公司如果要使用新科技,可能也只能使用一部分新的机台,旧的机台也会继续
用好一阵子(或者卖掉?) 旧公司本来就有许多包袱,如果一些创新改变旧的体制不难的话
,我想许多的旧企业都会跟进,这样的话旧企业还是可以保持领先的地位,并不会产生
破坏。要是如果需要改变更大的体制的话,这样的改变可能就变得不划算了。
喔对了,这边的破坏性创新看本书大部分是在讲制造业,如果像是软件业的话,因为软件
很容易逆向工程,旧公司很容易复制新技术,所以可能比较不会有破坏的创新? 嗯,可能
不是这样吧,网络服务有些也是杀到刀刀见骨。像现在AI产业,以软件上来说,机器学习
算是近年来愈来愈夯的算法,好像也不是什么新技术,只是现在随着硬件、资料量起来
后,人工智能就变得愈来愈竞争了,当然有些和硬件也有关系,纯软件的话像ChatGPT和
其它AI聊天机器人之间的战争(Google好像之前和最近又有什么动作了)。好吧,当我没说
好了。不过本书大部分提到的案例都跟制造业有关系,像软片和数位照相、硬盘、传统手
机和智慧型手机(主要说iPhone)等等。
好吧,这本书还蛮无聊了,心得就打这样吧,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感想。(谜: 愈来愈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