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失怙恃

楼主: tzboy (tzboy)   2024-03-02 08:53:38
出自 鸾友杂志社 善书 末劫清算
地藏王菩萨 降
第三十三章 顿失怙恃
嶙峋老叟遭逢变故,尚且可以依靠一生经验,
擦干眼泪再度营生,只是体力记忆不复从前的灵敏。
但是顿失怙恃的子女,稚嫩的经验,
缺乏谋生能力,在没有金援的环境底下,
不是走入歹途,便是自觉的发愤图强,
不过大多会以谋生为前题,失去道德修养的概念。
人逢绝路,必然会另寻出口,但是此一出口会以肉体营生作为最终目的,
所以当孩童遭逢人生剧变失去经济支柱,勉强成熟又缺乏技能的情况下,
会以最简单的方式营生;
最简单的方式即是自己的肉体,所以乾道(男生)容易投入黑社会,
坤道(女生)则容易受诱骗以身体赚取三餐温饱。
因为被现实逼迫,只能专注维持肉体存在,怎会顾虑修养道德的重要性呢?
拥有父母耳提面命叮咛的孩童,尚且容易走入歹途,何况失去怙恃的孩童呢?
台疆社会里,多有发心人士救济如是悲惨身世的孩童,
但是世界如此之大,失去救助者,只好自顾三餐而行险。
在细谈因果,父母亡故,是父母杀业猛烈讨报。
无辜的孩童呢?过去世必有贩卖人口的恶因。
世人仔细思考,当你离开亲人到了一个陌生且无助的环境,
内心是如何凄凉,更何况遭到贩卖后,生死茫茫的苦楚,
必然生不如死。所以可怜之人过去世或有可恨之处,
面对因果无私报应,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应该积极行善,将功抵过。
人是群聚的动物,无法离群而居,所以因果通常链结在‘人’的关系上。
因此,为期绵延善因而弭消恶因,应该时时广结善缘,
且由行善中增广福德比例而胜过恶缘,
如此一来,当有恶因缘产生,自有善因缘消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