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20240106 嗯

楼主: htx9 (蚂蚁)   2024-01-06 21:30:13
※ 引述《htx9 (蚂蚁)》之铭言:
回到本书,像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籍也算不少,有些是蒐集网络上常问的问题,然后提供较
专业的答案,尤其有关物理化学医学等专业领域的书籍。当然这类科普书难易度会适合不
同程度的读者,反正像我这种脑袋空空的读者,读不了太专业的书籍。(就算啃得动也记
不住,除非是时常接触这方面的资讯。) 这本书算是很简单的科普书籍,虽然有些问题的
答案算是常识,有些就算有专业知识反正也记不住,所以这本书好像参考性不太大。不过
阅读就是这样,尤其是像我这样漫无目标地阅读,也很少去看书评来选书,选书大部分就
是凭感觉(大部分是借书来看),你不知道你选择的书籍可以带给你什么样的警喜,或者是
毫无波澜。当然比较好的阅读方式是要择读啦,而且最好要深入阅读和广泛阅读并重。看
来我还是处于小鸡的阶段,毫无成长的迹象。不过读书也不一定要得到什么东西才叫做阅
读,有时候就是看爽的而已。(谜: 看漫画书很爽啊!)(我: 我不是这个意思。)
关于本书所提的“关于大脑的十大流言”: (我关于你的关于,后设关于? 关于关羽?)
(1) 正常人的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十: 小时候好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过现在好像大部
分的人都知道是谣言了,大脑绝大部分(有说100%)的部位都会被使用到。以前好像很多开
发大脑潜能的书籍,说是可以提高大脑开发的%数,现在好像很少有这种书籍了? 也许还有
。除了开发大脑潜能,另外一种就是提升智力的书籍,尤其是针对孩童智力成长的书籍也
很热门的样子,谁不想要自己的小孩聪明一点? (好吧也许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健康长大就好
。) 至于预防失智症的书籍也很热门,不过这跟大脑开不开发好像没什么关系,毕竟算是
一种大脑或神经退化的疾病(或者某些疾病导致出现认知障碍)。大脑聪不聪明可能跟神经
连结有关系,神经细胞愈强壮(?),突触还连结愈多,大脑运算速度就愈快的样子? 如果
要变聪明也许可以透过训练,不过训练的效果可能还是有其极限,最主要可能要趁小时候
就多用脑袋,防止神经细胞或突触因为不常使用而退化。不过大脑的海马回就算年纪增长
也能够透过多用脑而增长,所以也许现在多用脑还能够维持脑力在一定程度吧。怎么用脑
才比较有用就不晓得了。
(2) 我们只有“看听闻尝触”五种感知: 这好像也不是什么谣言,常说人会有第六感可以
感知到平常不会感知到的事情。其它的感觉像是痒觉、痛觉、平衡感、本体感觉(肢体位
置)、前庭感觉(平衡、导航)、胃肠道感觉(饥饿感、渴感…)、内感受(心跳、血压、呼吸
)、直觉、敏感及冷热觉好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一般谈感官还是以五感为主,尤其
是视觉和听觉,我们从外界所接受的各种资讯还是以视觉为主,听觉其次,其它感觉再其
次。当然如果丧失视觉,可能就会以听觉和触觉为主。同时丧失视觉和听觉的话,可能就
以触觉为主吧? 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保养自己的眼睛,不要老是用太多的3C产品,免得视
力提早退化,虽然好好保养老化后可能还是会有问题。
(3) 人类的大脑的一千亿个神经细胞: 作者说人的大脑有八百六十亿个神经细胞。不过我
看网络上众说纷云,我想说这个问题好像对一般人来说不重要,就算知道正确数量也不能
干嘛,顶多就是拿来显摆而已。不过我记得好像婴儿的神经细胞很多,后来急速修剪后才
慢慢地变少(某些大脑部分像海马回可能还能增长。) 也许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就好好地锻
炼脑力,长大能够变成天才吧。像是绝对音感可能在几岁前可以练,长大就学不到了。不
过也有人说绝对音感可以靠练习学得。真相如何我也不晓得,就算后天能练也必须下更多
的苦功吧,也许还得看天份。不过在黄金时期训练幼童可能也不容易,也许还需要专家的
教导。
明天再打好了,不晓得今晚会不会做恶梦,因为睡眠会巩固记忆,尤其是睡前的记忆,还
有那些情绪波动比较大的记忆。(谜: 原来你还是会害怕啊? 真是胆小鬼~~ 祝你晚上被鬼
追~~ 哈哈哈!!!) (我: 我没事也会做跟鬼打架的梦。)
楼主: htx9 (蚂蚁)   2023-01-06 21:30:00
666P 大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