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悟才能知道、得道

楼主: HoEva (Unicorn)   2022-10-01 18:51:51
从今天的“全球网络共修课”中领悟到“了悟”的重要性。“了悟”是一种状态,它不会
自动发生,必须努力在实践中去体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而且是自己想要从中学习经验,
获得成长,才会有所了悟。所以了悟是做中学的结果。没有自己的实修、实练和实证,只
从媒体的大数据中得到一些结论,只能算是“理解”。因为自己确实去学习了别人的经验
,藉事练心后,所得到的对事理的领悟才是了悟。
有一件事情特别关键,就是“了悟”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对于自己一言一行的反省和
修正,如果不能诚实面对,自欺欺人,最后让自己对于真假都迷惑了,将是最大的损失和
悲哀。我们不必在意别人如何,只跟自己比较。知道今天比昨天进步,即使只是些微的成
长,也要感恩天地从中运转,给自己鼓励,不会虚荣地编造一些结果麻醉自己,让修行变
得失去意义。以媛始终认为“知耻近乎勇”,看到自己的习气和缺失,勇敢地承认并且立
刻调整改善,就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别人有多少礼物,与自己无关,只要抱着祝福的心
态,成人之美即可。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从《弟子规》做地毯式扫描,确实抓出漏德
之处。可能同时有诸多习气和我执的表现,就赶紧一件一件地彻底移除。以媛发觉这是唯
一可行之路,别无他法,真的只有如法实修才是正途。
也因此愈发体会“行尽世间天下路,唯有修行不悟人”的意思。因为“万般带不走,唯有
业随身”。这一世过怎样的生活决定于前世因果业力,还让自己有些借口,“怪罪”过去
世的无知无明。知道修行的重要性后,不论现在生活境如何,都必须立即在超码系统中起
而学习,为自己厚植福田,为今生改善命运,也为来生备好资粮。
太阳盛德师父特别提到在进行某一件事情时,自己能从中了悟多少程度,其实和修行火候
、视野、德资粮、依靠、胆识等多方面因素都有关系。每天实修的过程中,每一个生活境
都有个别的主题,不论顺逆,都可以透过“参”去解释当时境象变化的原因,了悟其中的
道理,进而了然于心,没有罣碍,可以穿越那个主题所形成的生活境的狭隘,淬炼出一些
生活的智慧和成长。在今天的共修后更能掌握“参悟空”的真实义,非常感恩师父的
教导。
当自己了悟修行的真义,就不会执著于某些“相”。有时为了不能“破相”而失去救人的
时机。例如,某个女子滑落河中,载沉载浮时,因为出家人不近女色,犹豫不决眼看着溺
毙。如果那位师父当即出手相救,将女子安全带到河边,事情结束了,船过水无痕。刚才
的情景根本不会映现在师父的思绪中,就无所谓“破相”的疑虑。
自己感到获益良多的另一个概念是“物物有情”,珍惜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人事物,因为他
们出现在周遭环境中都是其来有自,和自己有某些因缘关系。不论好坏、顺逆,都以一颗
感恩心去面对和珍惜当下的境考。生活的每分每秒都是珍贵的,每一个物件都是集天地精
华和众人努力才会送到我们面前,为我们所用。越珍惜,福运越足。因为物物有情,好的
能量流会传递成为助缘,许多不求自得的感应会增多,福分就来了。当人有福份更需要珍
惜和即时修行,因为福分可以厚托自己的修行,更加顺利。
红尘是染缸或是训练场?端看自己是否勇于面对,且将课题消化掉成为养分?平常不明显,
但若遇到某个课题时,因为有所领悟就能妥善处理。实修就像磨刀,越磨越光,越磨越快
。领悟度关系到能否在当下决定,立即去实践,不会拖延。同样24小时,理解、领悟、分
析能力,就在行动中逐步提升。生活中自我训练,不仅用在一个课题而已,熟练后变成一
片火候,可以处理所有的事情,成长的程度因此没有限量,人生当下的时段才不会浪费。
师父特别提醒,在超码系统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周围家人或同事的影响,有反转的作
用。此时更要面对现实,表示业力未清。都是前世因缘对方才会出现在身边。心中明白知
道如何还债。积少成多,积小善和对方形成善性循环。千万不能再“耗”,灵命的点滴成
长就在秒秒精进中逐渐成形。
登天
https://www.richestlife.com/music-downloads/top/
千里相会源于前生因缘牵
红尘却搁浅荒废了流年
不向此身度今身
待他日怎向何生度此身
脱俗犹如天上人间
超凡胜波澜重重卷
但愿化作那七彩金仙
幸福翩翩谱爱的诗篇
红尘缘牵如露亦如电
天地爱总是恒不变
了悟真有能潇洒人间
刹那回眸已精彩登天
千里相会源于前生因缘牵
冥冥巧安排共聚圆梦园
解锁迷茫智慧添
灵光乍现乘金光登天
美妙犹如天上人间
壮阔胜波澜重重卷
但愿化作那七彩金仙
幸福翩翩谱爱的诗篇
红尘缘牵如露亦如电
天地爱总是恒不变
了悟真有能潇洒人间
刹那回眸已精彩登天
红尘缘牵如露亦如电
天地爱总是恒不变
了悟真有能潇洒人间
大展鸿图 精彩登天
大展鸿图 精彩登天
大展鸿图 精彩登天
在爱中共振,在感恩中连结。
打造精采生命,共创美好未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