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书《明天吃什么》,这本书稍微有点厚,有400初页,一般我看的课外读物
大部分是250~300页之间,超过400页的很少。尽管和教科书不能比。
这本书是在谈未来粮食永续的可能出路,还蛮有趣的,作者拜访世界各地农场、
牧场或渔场,从全球暖化与粮食危机、自然农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垂直农场、
基因工程、农渔牧业监控系统,到培养肉、减少食物和资源浪费、灾难应变系统、
污水处理、3D打印技术等等议题。
作者主要想要讨论在因应全球暖化和粮食短缺各种危机下,我们人类如何让粮食
永续发展,除了生产的粮食要能够喂饱所有人(减少贫富差距、资源分配不均现象),
还要吃的有营养,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破坏(减少碳足迹、污染和各种浪费)。
随着全球暖化加剧带来的各种危机以及人口爆炸,人类将会有更多人口面临饥荒的危机,
而食物在生产、运送、储藏和食用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讲到浪费就想到台湾有
许多农渔产品在出口到对岸、日本还哪里因为检验到有问题而整批被销毁,还真是浪费
。在出口前都没有做好品质把关吗? 运送过程有没有做好把关? 如果政府只是把责任推
给政治而不思改进,只是在挑起对立罢了。
想想我也是常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食物的浪费,不新鲜或者过期的食物不吃就丢掉,
吃便当常常吃不完也是倒掉,如果能够更珍惜食物,也算是为这个地球尽一份心力。
为了能够用最少的成本和对环境最少的伤害,来获得更多农渔牧产品的产出,
所以科学技术就变得很重要,只是有些方式其实因为成本高,所以导致卖价也跟着高。
有些方式可能成本低、卖价低,但是产品不见得对人体健康。
有机产品也算是现在很流行的产品,通常标榜著天然、健康、无农药还什么,但价格通常
比较贵,可能也不是人人吃得起的。至于基改产品、人造肉、污水过滤过的水、昆虫肉
可能一般人对此也会感到抗拒。即使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些饮食对人体有害处。
但如果对于贫困的国家或地区,或者在未来人类面临粮食危机时,这些科技可能反而会
拯救人类的性命,毕竟吃都吃不饱了,谁还管吃得健不健康? 那是有钱人在考虑的事情。
但农业的永续发展,也有考虑增加食物的“质”,重量更要重质。
所以基因工程、育种技术、严格管控的智慧科技等等科技就变得很重要,如果能够在严
峻的环境下还能够让食物自给自足,也许可以让人类存活更久一点。
不过有些科技可能是画蛇添足或者成效不彰,像什么用3D打印技术去打印个人所需营养的
食物,我觉得这有必要吗? 有原料直接拿原料来做食物就好,干嘛多此一举?
农场机器人的效率是否比人工好也是一个疑问,可能成本比较低,不过在农场较复杂的情
况下,也许还需要有人在旁边监看(或者直接远端监看)。无人机的应用如洒农药我倒是没
什么意见,好像一台几万台币而已,可能也可以租。
未来简单的作业也许会交由人工智能来进行,虽然现在农业本来就机械化,但因为农渔牧
业人口老化,在未来产生人力断层之前,要找到替代的方式(外劳?)让这些产业继续发展
下去。
也许我们现在的食物和水、各种资源很容易取得,所以才导致不珍惜的浪费现象,在平时
应该养好各种节能减碳、减少垃圾和污染、做好资源回收和减少各种浪费等等的好习惯,
为了留给后代子孙(不婚不生族表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也只好尽可能地做努力
,全球暖化是人类的共业,最先受害的常常是那些无力反抗的贫困人家,但是我们也无法
得意地太久,因为报应迟早会回到我们的身上,只是不晓得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