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有余

楼主: tzboy (tzboy)   2022-07-09 23:30:23
参考书目:宝德大道院 福禄寿喜
李铁拐仙翁 降 九十七年六月十四日
福部 第十一章 行善有余
末法众生在娑婆世界里,获得福报者大有人在,但能惜福的却少之又少,
尤其是能够知道续耕福田的人,更是微乎其微。
所幸红尘俗世之中,正法尚称鼎盛,而有缘人皆能蒙获苍天之垂怜,引导闻法、
修身以立德;另外,行造诸善事,乃为众生居住在俗世当中必须施行之一种人生准则
与日常必备之行为。
“行善”不见得一定要是富裕人家才能做得的事,而是每一位众生不论“富贵贫贱”
皆能造作之普遍性善德,为何有人对于行善乃能秉持人饥己饥之精神造作?
为何有人本身已是三餐不继,却能乐于尽一己心力施造善行?此乃众生深俱“慈悲喜舍”
之愿力,肯放下我欲,知世间一切皆属短暂,不能长久,明白及时行善胜于享一时之快活

能“慈”,所以对于世间万物皆视若己出,
凡年纪比我稍长的男众,乃视如兄长伯叔一般敬重;
凡年纪比我稍长之女众,则视如姊嫂姑姨一样予以敬重;
有事尽力效劳,不会有所忧虑悲伤,见世间苦难众生,感同身受,见他受尽苦楚,
我心痛彻心扉,不忍其苦,不愿世间多灾难。于是能够从心里散发出一股欢喜之心,
为拯济灾难同胞,尽一己能力舍财,以令正在遭逢宿命之受灾逢难之众生,
得以因有我喜舍之带动下,获得离苦得乐;因我人之慈悲喜舍,故让灾难众生得以脱离
人间苦楚炼狱,令苦狱从心中破灭,登上净土国度,而效法菩萨,反过头来能够学习
菩萨救苦救难之精神。而我虽身无一物,却也知付出,并依从菩萨行者,
对其他苦难众生,尽一己心力去救援,虽然我在财力上无法付出多少,但能付出时间
与毅力,去协助苦难众生远离苦境;我能尽一己正知见,协助苦难众生,将心中之苦狱
打开,走出灾难之阴影。是故,行有余力,即是“福”之臻也。
行造诸善事,并非一定得非常有金钱,或者要有很多时间及体力,
只要众生秉持大爱精神,将每一位众生皆视同自己眷属一样的对待及关怀照顾,
自然任何善行皆能舍予。有些人在生活上并非很宽裕,但是对于施造善行皆能尽其心力,
唯恐有此需求者不能等待太久,故行诸善事皆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精神,如此善者,其福德已不断在增长中。
修行者,不仅能有行善机缘,更有闻法之殊胜,能修身,能行善,福之不臻也难,
但求出于至诚,始知其益,幸福便在其中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