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1 嗯

楼主: htx9 (蚂蚁)   2022-05-21 13:17:46
看完一本书《当过动妈遇到亚斯儿,有时还有亚斯爸》,作者花妈在台湾自闭症关怀
领域算是小有盛名,有台湾“亚斯教母”之称。作者育有一子一女,其中儿子确诊为
亚斯柏格症,作者也怀疑其先生也具有亚斯柏格症的人格特质,
而作者本身也被被确诊有ADHD倾向,女儿倒是正常。
其实刚开始看这本书我是抱有偏见的角度,认为亚斯柏格症和ADHD和其它疾病或障碍
相比起来严重性并没有那么大,对小孩子成长可能比较有影响,长大后就比较正常了。
作者在确诊有ADHD后还很开心认为自己领悟了某些事,原来以前的某些行为是因为过动症
造成。不过这就像笃信星座的人,深信自己或别人某些性格是因为星座造成的一样滑稽。
不过看书看到后面发觉愈来愈不对劲,ADHD暂且不论,不过亚斯柏格症确实很有问题,
而且可能会影响一辈子,甚至会遗传给下一代。
讲到亚斯柏格症一般人常常有的刻板印象就是天才、白目、固执、难搞等等,
之前因为柯文哲所以亚斯柏格症一度被热烈地讨论,有些人认为柯文哲很正常不是亚斯,
而是在消费亚斯。不过柯文哲的大儿子被确诊为亚斯柏格症,因为亚斯可能会遗传的特性
,加上柯文哲某些特定言行和行为,所以确实有可能是亚斯。
其它网络上常说拥有亚斯特质的名人,像比尔盖兹、马克祖克柏、爱因斯坦、牛顿、
爱迪生、贝多芬、莫札特等等,虽然其真实性还有待商榷,不过拥有亚斯特质的人,
常常会和天才做联结,但其实根据研究,亚斯特质的平均智商其实和常人差不多,
可能是因为有固著的特性,所以很容易在某些领域上成功。
不过也有人说亚斯这个病名其实被滥用了,虽然这病名已经从精神疾病里面移除,
而并入于自闭症谱系中,不过一般人对于亚斯可能还有许多错误的认知。
亚斯柏格症可以说是人格上的缺陷吧,也有人说是一种人格特质,主要有几种特质:
(1) 情绪辨识的困难。不会察言观色、听不出言语的弦外之音、没有同理心、
凡事就事论事不讲人情。他们可能在你很生气的时候还讲一些看似很白目的话语,
因为他们主要透过言语或文字和外界进行互动,而一般人还会看气氛、情绪、表情、
语气语调语速、肢体语言、眼神等等和人进行互动,并解读言语背后的讯息,
而亚斯特质的人可能有某方面的辨识困难,导致难以沟通交流,自然会有社交障碍。
(2) 固执或狭窄的兴趣。固执讲难听一点就是死脑筋不知变通,有重复和刻板的行为
或活动模式,他们可能会遵循某些规则,一但情况有变化便会不知怎么应对而僵在原地。
另外对于言语和文字会要求精确,他们会毫不留情纠正你的错误、语病或者
坚持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因为鲜有容错能力和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
导致别人认为他们难搞和爱找麻烦。
兴趣的话也很狭隘,而且有些是重复意义不大的行为,他们会专注在特定事物上面导致
他们的表现突出,但是对于兴趣外的事物不感兴趣,常常会变成生活白痴。
(3) 社交障碍。亚斯特质的人常常就事论事不讲人情或者会计较一些小细节所以不太讨喜
、难以沟通而且亚斯柏格症本身就是轻度自闭症,所以自然会有社交障碍。
不过他们可以透过自己理解的方式去学习人情世故,虽然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正常人不同,
但是成年后经过社会化,其整体表现出来的样貌可能不会让人意识到他是亚斯,
所以才有人去质疑柯文哲其实不是亚斯。亚斯虽然自闭和有某些特质,但是其它功能和
能力和正常人无异,所以可以成家立业也能够成为专业人士,有些人可能等到孩子出生
表现异常才发现其实另一半是亚斯。
= = = =
因为亚斯的一些特质,导致许多家长因为家里有亚斯儿女(研究发现大部分是男性)而陷
入水深火热之中。作者也因此得了恐慌症和忧郁症,过得很痛苦。更何况先生可能也是
亚斯,不会教小孩,甚至还是生活白痴,所以养育儿女的重担几乎都在作者身上,
作者也坦承曾经有一阵子想要自我了断。不过后来作者也走阴霾中走出来,
甚至开始进行有关自闭儿家庭的协助和建议。除了成立FB粉丝团,还有经营自己的
Youtube频道,同时还有出书以及各地演讲等等,让大家能够更关注自闭儿,除了可以适
当地去帮助他们,同时还呼吁大众可以接受他们,不要随意为他们贴上标签。
我的家庭也有一个亚斯还有一个自闭儿,一个是大姐的儿子有亚斯(可能还有ADHD),
因为他有情绪控制不佳的问题,所以常常在学校惹事生非,不过我个人觉得他可能不是
亚斯,因为还可以跟他正常沟通。另外一个二姐生的女儿,就真的有问题了,
现在小二还小三还不会正常说话,只会叫几个简单的词,平常也不理人,叫她做什么也不
会回应你。可以想见两个姊姊在照顾上的辛苦。
这本书还不错,拓展了我的视野,以后有机会再找有关自闭症或亚斯的书籍来看好了。
作者: srwcc (老马)   2022-05-21 21:25: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