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楼主: Sureq (赏秋)   2021-12-10 18:44:17
对面的华人邻居搬走了,应该是小孩长大,
需要去比较好的学区的关系。本来以为房子他们自己买的,
所以会待在这边很久。直到上星期,看到他们门外插著大大的
Let By广告,才知道他们搬走,完全不知道他们要搬家。
现在回想起来,前一阵子几个月前他们在门外放了一些东西送人,
也许就是在整理家里,准备离开。
昨天看到像是房东的男子正在指挥工人把一座新沙发搬进去,
邻居的离去这件事,顿时有了更浓厚的现实感。
我们跟他们一点也不熟,在路上打过几次招呼,
偶尔会看到他们采买完从车上卸货,去年Clap for NHS时,
他们家有出来鼓掌过一次,今年一月下大雪时,曾经跟他们借过雪橇。
在今年年中港人大量来英前,这区的华人很少,甚至连东亚人都很少。
基本上没什么台湾人。刚过来时,老婆走在路上和一位老太太聊天,
那位老太太劈头就问,最近几天她在路上看到一位Chinese,
有没有可能是你丈夫?大概是我没错。
那些老太太们,平常没事就是在路上闲晃,去店舖买买东西,
看charity shop有没有新摆上什么便宜却又高贵的服饰,
和邻居朋友聊天,盼望着小孩带孙子来玩,或是坐在窗户旁,
静静地看着路上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借此打发时间,
或是积极一点来说,享受余生。对门的老婆婆就是这样,
经常坐在二楼的窗台旁,俯瞰著街上熙来攘往的人们和车子,
有次我们忘了关车灯,她还特地走过来敲门跟我们说呢。
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们很容易注意到街弄多了哪些外人,
特别是肤色样貌不同的外国人。
正是因为这边的华人、东亚人很少,我们本来以为,
大家的互动会较为热络,但事实不是如此。以搬走的那户华人为例,
他们跟附近的邻居没有太多互动,安静地生活在这里,
然后又静悄悄地离去。也许是他们知道自己过不久就会搬走,
所以不想再花心思跟邻舍互动,也省去届时离去时道别的麻烦和牵挂。
姑且称此为异乡人的心态吧。将自己视为异乡人,认为此处不是我的家,
终究要离开,所以此处的一切,都不具有永恒性的意义,
此处不过是暂时的中继站,仅拥有工具性的意义和目的,完成之后,
便能抛弃离开。
像个异乡人一样活着,像蒲公音一样四处漂流,但从不扎根,至死都是如此。
这样的人生,真是辛苦阿。可是不少第一代移民,似乎都是如此。
以至于无法安稳放心地活着,无法像当地的老太太们一样,
漫步于阳光洒落的街道公园,和邻居们闲话家常,安坐在窗台旁观看行人,
细细地回味品尝自己的人生。
华人邻居就这样搬走了,明年的圣诞之前,我们大概也会离开这里,
但这里曾是我们的家,是和孩子们有快乐时光的地方这点,
无论之后去哪里都不会改变,在年老之际,我将会缅怀这里的时光,
也会为在这里的生活献上感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