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积年累月所造就的文明,就像艺术一样,进入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许多新兴艺术流派,是结合著来自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而衍生出来的。就连我们日常的穿搭也是穿越在今昔之间不断地流转着,复古的穿搭蔚为一种时尚,可见历史与现今的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历史不是死板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创意。
上了一学期的历史课,收获实在是很多,还记得第一堂课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历史?这个问题实在是非常的难回答,如果没有认真想过的话,恐怕只知道是用来应付考试。所以我想借由这一次的期末作业来好好的探讨为什么我要学历史?我们学的历史跟其他国家学的历史又有什么不同?
我发现现在的历史比较重视的是政治、经济、学术、文化和制度,但是中国史比较重视的一个东西就是“人”,对古时候的中国人来说历史的功用是用来增长智慧,所以不管在哪个朝代,这是每个文人所被要求的基本能力。所以学历史有两大功用,第一个是带给人启发和增加智慧,第二个就是帮助我们去了解人性。我看见网络上有一个学者说到一句话我非常认同,他说: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先去了解人性。而了解人性最好的方法就是透过过去所发生的案例,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会如此有价值。
千古不变的定律,就是人性。我们常常可以从历史的案件中,看见前人们重蹈覆辙,因为人性是不变的,像是贪婪,许多大国就因此而解体,而因为人性所造成的悲剧仍然是不断在进行当中。
而现在我们学历史,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的一言堂,真庆幸我们拥有自由意志,每个人看事情都能拥有不同的见解,能独立思考的可贵是过去许多人想争取都得不到的。所以身为出身在民主国家的幸运儿,当然能听见不同的声音,但也有些声音是不实的,所以锻炼思辨能力变成是现代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指标。培养思辨能力,有专家整理出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就是设身处地,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先问问自己,如果自己是当事人,在那一刻我会做出什么样子的决定?以结果论的角度来说,选择正确的决定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如果我们面临到了一个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该如何去做选择,就变得非常难了。十九世纪日耳曼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历史给我们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无法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记取教训并不容易,尤其历史发生的事件有太多需要我们去留意的了。所以我们生活不仅仅是依靠经验法则,更多的是设身处地,先去想想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相信能够为我们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失败。
第二个步骤就是去揣摩,我们遇到一件新的事情,不可能经历一次就明白。而我们读历史也不可能跟那些历史学者一样,马上得到一样的结论。有历史老师跟我们说过,他在课堂上跟我们讲过的每一个史料,都起码读了三、四十遍以上。精通和精透不一样,精通是我觉得我想清楚一个道理了,而精透是仿佛醍醐灌顶一样顿悟了。所以遇到每件事情,若要锻炼思考,就必须学习把事情想到透。
第三个步骤就是体贴入微,这个世界上道理很多,但人大多时候是讲情的。感性会去主导我们做出大多数的决定,所以该去重视。或许有两个历史事件结果相同,但如果用感性的层面来看,两者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结果多面论,每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所以看事情不应该只看表面,我们更该去理解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是不是过程中有某些资讯是不被公开的。举个例子,人性是贪婪的,假如你今天遇到一个你觉得不贪心的人,其实多半是因为那个东西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其实是别的东西。所以结果就是,人都是贪心的,只是贪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人都是追求利益的,利益包括所有对自己有益的事物,许多人会吵的不可开交,可能就是他们之间的利益出现冲突了。如同我们社交一样,也不都是选择我们自己喜欢的吗?
而学习历史也有一个功用,就是解答“我来自何方”。这个问题是最根本的,学了历史之后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起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甚至更早的文明都有所依据。而现在的历史学家不单单是一昧的研读史料,而是常常会跟科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以及考古学家等,一起合作,努力解开人类的起源谜团。所以历史学并不是单向的文科,而是结合了科学以及生物学的专业领域。
读好历史使我能够了解到眼前的事件是如何发展而来的,而非没有感觉,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存在。有些事情会因为我们不了解、因为陌生,而产生排斥感。二二八事件发生前,因为台湾人被日本殖民长达五十年,所以思想教育、法律观念、卫生条件以及生活习惯等等,都和刚来到台湾的外省人有许多的不一样。而外省人民以及国民政府因为对满是日本风气的台湾感到不适应,从而衍生出排斥、歧视的心态,对待人民毫不客气,甚至对此做出了思想改造计画。因着人民深受其害,不满的情绪随之高涨,最终导致庞大的民怨能量爆发。
不同文化的人会互相感到排斥,通常都是因为不理解彼此。但借由学习历史,我们能学会去理解对方,理解后,这些面对未知的恐惧也随之烟消云散,如此我们并不会觉得其他民族都是一群怪人,而是每个民族所绽放出不同的特色。历史,带给我们更多的包容以及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