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书《生命永不落》,里面在探讨老化的意义。
有时候看得很无聊,有时候觉得故事很动人。
作者是美国安养中心中的精神专科医生,在这里会诊治许多老老人(85岁以上)。
有些老人有忧郁、失智、谵妄和穷困的现象,或者是罹患各种慢性疾病,
但也许多老人直到死前那几个月才突然身体急速恶化,在之前其实没什么大疾病。
能够寿终正寝的人很少,能够活到百岁以上的也很少。
老化不是疾病无法治愈,也许以后医疗科技的突破可以让我们回春。
回春不只是像使用保养品、营养素、医美手术那样让身体看起来回春,
在脑袋、内脏、骨头、神经甚至是细胞、染色体端粒还什么也要能够复原才叫回春。
但是这也许是难以达到的事情,也许能够变得更长寿,但是生物的寿命还是有极限存在。
目前已知最长寿的人类寿命是122岁164天,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年龄突破120岁者,
也就是人类寿命的极限可能就是120岁左右,即使医疗科技进步许多,
但能够延长这个极限吗? 或者是古代那些修道者,早已突破这个界限,只是不为人知?
嗯… 不过这本书主要在探讨老化的意义。
对于失智老人来说,老化是否对他们有意义? 老化一般被认知为等死,
因此积极治疗是有必要的吗? 有些人甚至在评论过度对老人的医疗只是在浪费资源,
这些可能治不好的病症可能没有积极治疗的意义。
但老化并非是要我们等死,尽管青春年华已不在,在我们还保有觉知的当下,
我们还是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色彩。除非是病情已走到末路,选择安宁疗护还能保有
活着的尊严,否则如果有改善病情或者治愈的希望,患者都不应该放弃自己,
医生也不应该放弃病人。
作者从医的生涯,除了要面对许多的老人,还是时常面对失智、精神病患、人格障碍、
PTSD、忧郁症等等的患者,有些人看起来简直不可理喻,一般医生也很害怕遇到这种
病患,"Gomer"是一种对病患的蔑称,在其它书籍也有提及,意思是
"get out of my emergency room"(滚出我的急诊室),是对于一些不可理喻的病患,
例如不肯配合治疗、不断尖叫或者动手动脚让人困扰的病患,一般人其实也对这种人
避之唯恐不及,害怕自己会惹上什么麻烦。
愿意去医治这种病患,可见需要相当大的耐心。
好一点的可能开个药让他们昏昏欲睡、活动力下降,差一点可能把他们绑起来。
每个病患其实都有自己的故事,尤其老人背后总是有许多故事可以去了解。
不打了,要下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