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0 阅读

楼主: htx9 (蚂蚁)   2021-03-20 19:41:08
看完一本书《我在这里,山在那边》,吕忠翰(阿果)写的,写得相当精彩。
阿果是台湾目前无氧攀登8000公尺以上高山的第一人。
全球共有十四座巨峰超过8000公尺,仅分布在亚洲四个国家: 尼泊尔、巴基斯坦、
印度和中国。相信一般人都知道圣母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每年有许多想要征服这座高山的冒险家趋之若鹜,仿佛山顶上有无数财宝等着人们来
攫取。圣母峰上的众多遗体,俨然成为路标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
攀登巨峰之所以危险,在于暗藏危机的地形、在于氧压和氧气浓度降低的大气、
在于恶劣的气候以及冷冽的气温以及队友的状况等等。
2500公尺的高度就有可能引发高山症,7000公尺以上的高度空气中含氧量会减少至
平地的三分之一左右,长期处在缺氧的环境下会让体力无法恢复、思考变得单向,
所以一般在规画攻顶之前会先在营地之间来回进行高度适应,
最后再挑个好时机迅速攻顶,之后再立即下撤。
圣母峰有些罹难者听闻是因为太多人攀登导致塞车,这些人就算已攻顶,
因为要等待人潮进退所以长期暴露在险恶的环境下而罹难。
虽然可以配戴氧气瓶来适应高度,但还是有其风险存在。
而我们的作者,虽然还没挑战圣母峰,但也有挑战几座8000公尺高山的无氧攀登。
无氧攀登即是不配戴氧气瓶的攀登方式,这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达到的成就。
作者虽然有成功征服许多高峰,但也有失败过几次,本书也描写作者失败的过程,
甚至有遇过几次危机,所幸最后顺利化险为夷。
为什么他们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攀登? 他们究竟在追求什么?
如果他们在挑战过程中走向人生终点,他们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所下的决定?
倒卧在巨峰上的那些遗体,是渺小的人类企图征服大自然的纪录。
每具生命都有自己的历史,在他们的背后是否曾经有人在等待着他们回家?
就算能够顺利攻顶,是否就能够代表人类已经能够征服大自然了呢?
攀登的意义何在? 冒险和探险的意义何在?
作者也时常在问自己为什么会做这些挑战,而作者也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案。
也许有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这些答案其实就在心中,难以用言语表达。
随着年纪增长,渐渐地失去了挑战的勇气、探险的热情,
但其实我们应该趁我们还走的动的时候去各地探险,每一次的经历,
或许不能带给我们什么新的启发,但探险的目的在于享受过程。
人生如斯,在追逐想要的梦想和目标的时候,不要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楼主: htx9 (蚂蚁)   2021-03-20 19:49:00
随着气候变迁,往后攀登巨峰的难度可能会降低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21-03-20 19:53:00
极端气候现象更常见,爆掉比率大概会多些?
作者: srwcc (老马)   2021-03-20 23:36:00
推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