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tx9 (蚂蚁)
2021-02-23 20:55:57看完一本书《为了下一次相逢,让我陪你一起幸福到老》。
这本书主要讨论照顾宠物从年轻到老,最后为牠们送终的饲主,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以及如何克服丧失宠物症候群。这边的宠物主要指猫狗这类和人类有高度亲近的动物,
当然也有很多生物和饲主的连结很深,端看饲主是如何看待这些生命的。
如果把宠物当作家人来看待,自然会产生相对应的亲情;
如果只是把宠物当工具或累赘,自然不会产生太多的情愫。
爱得愈深,在我们失去牠们时便会伤得愈深。
有些人可能觉得只是宠物死掉,有什么好伤心的?
那只是他们把宠物的生命重量看得很轻。就好像对于家里的害虫,我们常常会
毫不犹豫地扑杀,但这些生物难道不是生命吗? 是因为我们把牠们的生命视如草芥。
但对于宠物而言,许多人常常把牠们的生命看得跟人一样重要。
宠物既是伴侣,也是知心好友,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
牠们给我们的无私的爱,就好比父母给小孩的爱那般无私。
牠们的纯情率真不做作,让我们在牠们面前摘下那虚伪的面具。
牠们的默默守候,等待着我们的归来,是因为牠们的世界里往往只有我们。
牠们总是珍惜现在,努力过好每一天,即使身体有苦痛也会选择默默忍耐。
如果饲主没有即时察觉异状,可能会错失医治的良机。
但不管宠物现在健康与否,我们终究会遇到牠们年老、迈向死亡的那一天。
宠物的寿命往往比人类短,而且生命无常,身为饲主常常必须为牠们送终。
而不管是迈向年老或死亡、失踪,牠们都会教导我们那最宝贵的一课。
那就是珍惜当下,把握好现在的每一刻。
在宠物生前如果把握好每一次相处的时光,就不会在生离死别之时后悔说:
“如果当初有多陪牠就好了…。”如果在生前就注意好宠物的身体健康、预防意外发生,
就不会在失去后懊悔说:“如果当初有注意就好了…。”
其实不只宠物,在我们失去挚爱的家人或亲爱的朋友时,也常常会出现这种自责与懊恼。
因此这些宝贵的生命课程,是为了教导我们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事物,
避免下次再有类似的懊恼的出现。
宠物在年老时活动力会下降,而且常常会生病需要照料,这会花费饲主大量的时间、
精力与金钱。常常是饲主为了让宠物活更久,而不惜地挥洒金钱,
这就好像如果对象是家人的话,我们也会往往做相同的事情。
但是长期照顾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如果把自己逼得太紧,反而会让自己倒下。
宠物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彼此都能够幸福。如果饲主反而活得很痛苦,
相信宠物本身也会很不舍,有些宠物可能不忍饲主太辛苦,所以选择先行一步。
尤其像猫狗这种,和饲主的感情连系很深刻的,牠们也希望饲主可以得到幸福。
因此对于宠物照顾还是量力而为,依自己的经济能力尽力而为。
如果真的不行的话,那就选择放手吧,陪伴牠们走完最后一程,
让这最后一哩路成为彼此记忆中的永恒。
宠物就算去当天使了,但是我们和牠们之间的幸福回忆、点点滴滴会永存于心里。
也许哪一天,我们还可以在某个地方再相遇…。
本书作者是日本和尚,有结婚有自己的家庭,也养过不少的宠物。
他的职责还有为宠物唸经文,为宠物送终的工作。
作者是相信类似宿命论、因果轮回的存在,认为饲主和宠物相遇乃命中注定,
而且饲主和宠物就算离别,总有一天还会在哪里再相遇。
虽然这没有科学根据,但我本身也是相信因果轮回的。
所以相遇的缘份说不定是命中注定,而离别和死亡是生命的必然,
如果因果轮回存在的话,说不定感情连系够深的两个生命,会在未来的某个地方、
某个时刻再相遇。
所以,除了好好珍惜能够相处的剩余时光,在生离死别时,记得不要说永别,
而是说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