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icatrix (一起来当新店人)
2019-12-03 08:11:27业界的洽谈方式,在我入行以来就是“见面谈”,绝大多数的“见面谈”我个人视为信任
度极低下,死马当活马医的做法。
开发业务通常是签了委托后,几乎没有回报,或是小幅度频率的议价 ; 买方若不是长久
经营的客户,基本上买方一定是比屋主的信任度还低。
把双方关在一个可以掌控的密闭空间四到八个小时,换取成交。通常是买卖方很疲累,业
务员服务费很低,只有成交率高了点,但是事后三方的体验都很差。
出来做之后我记得我只谈过三次见面谈,而且那是买方要求的。上了课之后,我偶尔还是
克服自己不喜欢社交的个性,偶尔会耐著性子去屋主家坐着,克服自己为了某个目的才去
某个目的地的性格。
去了数次之后,有时候在议价之前,屋主已经自己降价了,有时候是同业帮你议价,屋主
觉得把这个讯息告诉他少数比较好的几个业务 ; 有时候屋主自己也想卖,他自己给你我
搬了个梯子,下来了说这样让你比较容易成交,可以吗?不管怎么样议价的目的达到了,
服务费也还没折让的情况下,你们的信任度还在高点,现在只差一个能出到预期成交范围
的买方。
不要让对方察觉到自己在前面的举动是为了布后面的局,这点很困难,有时得在自己低潮
的时候表现得不急不徐,在口袋已经干枯时,还是要表现的你对业绩不在乎,在乎的是如
何帮客户处理掉你的房子,完全不能让客户嗅到你的不自信跟恐慌,这就是优秀的业务跟
拙劣的业务的差距 ; 今年度有些许的成长,要继续克服自己个性上的不适应,明年再做
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