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8-2

楼主: trusthen (想一拳打爆镜子)   2019-11-28 21:38:32
“欸,这个放到冷冻就不能在放下来冷藏。”
姊打开冰箱看到全麦吐司被放到冷藏,对着冰箱自言自语,很快地拿上去冷冻
我在洗碗,没理她,又不是我放的
后来她走到餐桌一阵子之后,就用力的关上房门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关给大家听得= =.......
懒得理她,到现在隔壁都还有很大声放东西、整理东西的声音
“妈妈怎么会知道我去台南的事啊?”原来她是在不高兴这个阿?
不过有什么好不高兴的= =,又不是在做亏心事(难不成是?).....她都去那么多次了
哥去帮叔叔工作都有看到好吗= =?
继续更,如果按进来看到以下内容,当作小说或创作就好,谢谢
过度的感官感受,让她越来越疲惫。她发现自己身体越差(像是月经来),就越容易感受到
异样的事物。像是五楼转角楼梯前,累积了不少无形,听说那些是意识体。也就是人们的
心念、负面能量所凝聚出来、汇集而成的事物。黏浊、厚重、幽黑,让人远方感受到就不
想靠近。又或者是走动的瘦长黑影,会盯着她瞧一阵子,她若不理,对方自然会走。她当
然不理,没空理,也不想理,准备课辅资料就够她每周忙一阵子了。她当然不会将心思放
在它们身上。
这天是说好的与精神科医师晤谈的日子。对方为了蒐集资料,就一直问问题。问到她觉得
很烦,她都尽量勉强自己回答对方的问题,可是还是越回答越生气。几乎每回答一句就会
想说:“到底是干你屁事?”但还是基于礼貌没有说。她若真的不想回应,对方就会用挑
语病的方式问她,而且还是那种扭曲过意思的:“妳不是说妳跟妳姊很熟?”她心想,我
没有说“很熟”阿,明明就是说“比起我哥,我跟我姊比较熟”。于是沉默不想回应。对
方换个话题,那时候她哥的案子搅得家里乱七八糟,尤其是她妈,她只要一周没回去,就
会打电话过来,她妈比以前还要想宣泄。她是没这样讲,只就哥的案件来说。“他当下没
有吓一跳吗?”精神科医师还演出惊一下的动作。她说:“我不知道。”谁知道她哥当下
有没有像这样惊一下?她只知道她哥撞到后马上开门冲下车(问哥哥时他讲的)。“一般
人不是都会这样惊一下吗?”精神科医师又演了一次那个动作。“......。”她不知道该
说什么,她又不在现场......哪能确认?“妳哥哥现在是在念书吗?”“他没念大学,选
择高中(正确来讲是高职)毕业直接跟我爸学装潢。”她摇摇头。“没测过智商吗?”“..
....。”她有点生气,出车祸、不确定有没有惊跳反应、把官司弄得很糟、没大学学历、
做装潢或称木工,不代表智能有问题好吗?她至少知道她哥是能正常念书的,于是她说:
“他智商没问题。”“妳怎么知道?”“......。”难道要说她以前老是被她哥耍得团团
转吗?还被骗过钱。她不太高兴对方问这句话的时候那张饶有趣味又挑衅的脸。“他智商
正常。”她又强调了一次,对方好像有点变脸,说:“妳有没有想过妳哥做这种工作是为
了什么?”“......。”她真的生气了,什么叫“这种工作”?她爸也在做“这种工作”
,这是什么低贱的工作吗?对方的眼界会不会太狭窄了?亏他还是做污名化的研究,自己
就在那边先入为主!装潢有包括木工的工作内容,能做出家具,也能规划空间。前者很吃
经验,后者有点像室内设计,但其实现在的业主除非是一些很严谨的公家机关,不然要求
不会那么高。她没跟对方解释这些,当下被气到什么话都讲不出来,很恼怒。虽然要搬材
料是真的累,但是最多的时间都是在“制造”也可以说是创造的过程。她不想回应对方,
她觉得对方有很大机率认为她哥是牺牲自己的学业让她读书。这她无法百分百确定,之后
可以顺便问问。但她记得以前她哥就一直说一技之长比较重要,所以可能还是他自己的选
择吧?她觉得自己才没那么重要勒。“妳一定不了解妳哥。”对方用肯定句。她不想做任
何回应,跟对方辩这个又没用,再说她哥也不怎么了解她,她觉得很公平。对方看她没回
应,又换了个话题:“妳有计画过以后要做什么吗?”她不想讲话。“还是妳根本没想过
未来的事?”她看了对方一眼,想着自己怎么想都觉得没希望,也不想跟对方讲。她忍耐
著愤怒的讲了些废话,废到现在不记得是什么。她觉得很不舒服,到底为什么要给对方蒐
集这些资讯,她很不情愿。看了眼时钟,剩15分钟,她进入完全不想说话的状态。“我看
..到现在都没有什么问题呀,妳今天跟我谈会很紧绷吗?”“......。”她真的搞不懂对
方,难道他都没发现他自己讲话透露出的偏见吗?她克制住自己的脾气,以正常的语气说
:“第一次跟陌生人讲话,都会这样。”她想着,反正也就这一次,忍一忍就过了。“那
妳跟咨商师谈的情况还可以吗?”“很好啊。”“很好啊!?”对方那不知道什么惊讶脸
。难道..心理师觉得不好吗?她等著时间过去。“妳跟我谈会有什么顾虑吗?”她很想离
开,不想理他。“还是跟咨商师谈会有什么顾虑?”她还是不想理对方,再瞄一眼时钟,
还剩5分钟。“..我不是解决妳的问题,就是解决咨商师的问题。”“......。”她抬头
看对方,心理师的问题?心理师对她有什么隐瞒吗..?“大概就,保密原则外的事。”她
含糊地说,不想跟对方说太细,然后继续低头玩自己的手。“是....或........的事吗?
”没注意听对方说什么,反正保密原则外大概就那些事。“差不多。”她刻意回答的很模
糊。“妳觉得咨商师帮不了妳吗?”什么问题..?帮是指什么?“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谁
帮的了谁啊。”她无奈的说著。“我也这么觉得耶!”对方一脸高兴,她不知道是在高兴
什么,她只想着快要可以离开了,所以附和著干笑两声,准备起身走人。对方却说要约下
一次,她才不想,一点都不想被诊断。
本来打算几个月前就死的她,还是活到了现在,她很不高兴,看不起自己。她越来越不想
待在这个领域(学科),这个视她为“异常”、“病态”的领域。更何况学到现在,她越
发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就是个破瓮,怎么补救都没有用,她的问题太多了。她不是那种自
怜式的自怨自艾,不会为自己难过,却会为自己可能影响到他人而感到不堪。那继续走下
去还有何意义呢?后来,她与心理师晤谈,说了以前遭到的事,没讲过的。其实只是因为
她联想到紫的经历,跟自己的相似,只差在她现在还活着,而且还保护了自己。但是她还
是没跟心理师说那段“光怪陆离”的历程。“可是..妳家里的人没发现,好像有点奇怪。
”心理师疑惑著。她不确定心理师这么说是相信还是不相信,但明显感到有些不高兴。只
要身体没有太大的损伤,家人都不会察觉阿。这对她来讲是很正常的现象。她低头不讲话
,察觉到自己的不爽程度比以往还要高很多。难道是因为前些日子跟精神科医师晤谈,自
己还在愤怒吗?“对了!妳跟医师谈的怎么样?”“....还可以。”她没讲自己很不爽,
因为很不爽还要说原因,说原因还要回想,她回想细节通常会回想比较久,然后回想的过
程又会很恼怒,以她的个性一恼怒就会讲的乱七八糟,一乱她就会不想讲,那干脆刚开始
就不要讲。“什么时候要约下一次?”“......。”不是只有一次?还是她记错了?记错
对方讲的话?她又觉得有些不高兴,对方是不是就想送她进医院阿?后来好像就是这个时
候(?)还是再约了一个时间。“我就感觉他跟妳很像!”“......。”哪里像阿?她想
著,难不成自己讲话那么的恼怒人吗?那么有偏见而不自知吗?她的反应也没有对方快阿
,到底哪里像阿?随着她的疑问越来越多,她只会更沉默。因为疑问实在太多了,她开始
怀疑心理师到底是怎么看待她的?一个病患吗?而且还是病的不轻的那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