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5-1孝啥时变成孝顺的?

楼主: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9-05-25 05:04:32
也许试着找找起源,总觉得至少孔子那年头,孝跟顺并没有连在一起说
在欧美国家,孝是啥玩意恐怕都成问题,也许尊敬父母,感谢父母,跟父母当朋友都
算可能的事,但是养儿防老,孝亲费是怎么一回事恐怕让他们一头雾水?
在佛经里的孝,看来看去,大概是没有顺父母意那回事,是让父母顺佛意走上解脱道
才叫孝,至于怎么让他们走上佛道,那了不起叫善巧,大概跟孝顺无关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大概是一个按规矩来供著的想法?
至于孔子自己对父母干了些啥事?如果我印象里没错,孔子传说中的父亲在孔子二三岁
时就挂了,孔子母亲破门带孔子走,终生不跟孔子说他父亲是谁,十来岁孔子母亲就走了
,大概也来不及奉养啥?孔子刨了传说中父亲的坟改葬,看看就好,规矩通常是给底下人
守的...-.-孔门三世皆离
在植物界大概不用谈孝养这回事,动物界有吗?慈乌的故事一直是觉得古人观察力烂又
喜欢穿凿附会搞出来的,父母养幼兽有,幼兽长大养父母很诡异吧?族群共用的葬所,老
衰的野兽自己跑去死倒听过?楢山节考的灵感来源是象冢那样的东西吗?
还是守着老妈,虽然觉得她不开心,也没有多大能力让她开心
照目前查到的资料,失智症跟怕金森症的进程开始就是有进无退
无药可医,药物只是期待进程慢些
一个月三四万的开销,安慰自己还好不是22k的
签了DNR,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不要拖着自己跟别人
唸佛
谢谢
汉朝也许是关键点吧?汉朝前百家争鸣,儒家其实没太大优势,不知怎地独尊儒术,然后儒
教就跟统治权挂勾绑一起了?从礼孝到愚孝,孝到孝顺的过程也许在那时发生,这坑挖的
坑了几十代人?
楼主: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9-05-25 05:47:00
汉朝 董仲舒把让皇蒂的权力正当化的神话,跟孝顺还有儒家捆在一起,百年千年后就酱著了,要拆都很麻烦基本上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又受统治者欢迎受当权者喜爱的东西,很容易被加固成四不像
作者: dianaphelps (樹)   2019-05-25 07:42:00
国家的社会安全制度如果不健全,父母要牺牲自己人生才能够生养小孩,也因此产生养儿防老跟亲情勒索(孝顺)先进国家如欧美日本因为国家制度帮忙育儿或是经济好父母跟小孩就比较有机会是各自情感跟经济独立的个体
楼主: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9-05-25 09:00:00
一千年前东西方的国家安全制度度都谈不上健全不可否认,这种架构对内稳定性很高在宋朝,这玩意得到大幅度的进化,控制力度更大,形成了内斗在行,对外无能的文化。18世纪欧美的工人,奴隶,受到的保障没比中国平民、农奴好,就是个不一样的文化发展而已如果真的大一统,这玩意政治安定性非常高的。孝顺是统治者一家的社会安全制度,儒教做为执行者,从中获取大量利益。从君之视臣如草芥,臣之视君如寇仇,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概念演变,汉朝之候,儒家已经转型成儒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