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楼主: trusthen (想一拳打爆镜子)   2017-12-22 01:37:07
服学总算结束了
学校到底为何要花那么多经费做这种课程阿...?
效果真的有出来吗?
记得之前被强迫听服学的演讲
讲者大致上说:
“刚开始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与自己的学生对谈,
学生红着眼眶跟他说她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所以就把这种课程引进国内,讲师大概以为这样就能让大家发现自己的价值(=有用?)
可是,老实讲,那个妹妹(听讲师描述,是国中生)
其实是因为她的人生一直到她泪诉的前一秒
全都是耗费在一个看不见未来,也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家庭里
付出了时间跟劳力,换取的却是这种结果
而该跟上同龄人的程度也没有跟上,两边都是空的
谁会不心酸?
今天多开出这么一门劳动力满分、时间满点的课程
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
还是只是在自欺欺人?
学校提出了个新的好方案,也从日志、工作(劳力)时数、报告内容,甚至是评鉴结果等
得到了看起来高分的结果,所以好棒棒?
也就是只要你/妳劳动了、写心得(省思)了、讲得出一堆迎合课程理念的屁话
学校也从评鉴结果看到漂亮的量化数据,就妥当了?
如果劳动跟合理化自己的行为,甚至拿出来再度洗脑大家,这种方式是解决方法的话
那到头来还是空的,到底为了什么?
我知道那位讲师的初衷不是这么形式化的内容
若是如此形式化,那一点也帮不了他想帮的人
只会让他们更加相信劳动就是为了彻彻底底的服务他人,而且自己还要很开心
开心到跟别人分享
再回到课程设计的原型(那位妹妹)
这样不就是再次告诉她这是必修课(劳动)
然后给妳这些协力单位选(选择)
可是妳不一定能做(因为专业范围差异很大)
所以妳只能选这些(或这个)
对了,妳不能都不选(因为妳没有“不选”这个选项)
而且还要每天写日志哦(合理化+洗脑自己)
做一段落就可以出来跟其他相同的人互相分享感想(妳应该要感到开心,做对事了呢)
...这样是在搞笑吗?安慰人也不是这样的
说实在的...一个人要怎样才能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我也不清楚
但我很确定,这种短期的密集劳动,并不会让你/妳真正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
只会让你/妳骗自己好像有在做事就等同于有用或有价值
就长期来看,还是很空洞
因为它原本就是个超大破洞
你/妳只是及时灌了一堆空气进去假装它很饱满而已
过了一段时间它还是会漏气,又会回到原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