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日记 (46) 自我与爱的互动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16-12-18 17:25:16
  上一篇日记提到心灵蕴含了“自我”与“爱”两端,这篇文章希
望进一步讨论自我与爱的互动关系。就人身或物的层次来说,自我与
爱往往是冲突的,保有自我会失去爱,保有爱会失去自我。但就人心
或道的层次来说,自我与爱一定要同时成立,缺一不可。自我与爱都
有真假之分:自我只有借由爱,才能成为真我;爱只有借由自我,才
能成为真爱。没有爱的自我是假我,没有自我的爱是假爱。自我与爱
是“两端而一致”的。
  《论语》首章开宗明义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而时
习之”是真我,“有朋自远方来”是真爱,“人不知而不愠”则说明
自我与爱的互动关系,以自我为本、爱为末。与“人不知而不愠”意
思类似的句子,在《论语》书中多次出现,如孔子说:“不患人之不
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爱只有借由自我,才能成为真爱。一般人说的爱,其实是“渴望
被爱”的假爱,为了求爱不断牺牲、付出,因而遮蔽、失落了自我。
但真爱是无私的,放下渴望被爱的想法(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患莫己
知),肯定自己是独立而完整的存在,每天努力学习成长(学而时习
之),生活充实有意义,散发出光和热,不需要别人来爱我,才能慢
慢实践无私的爱。也因为有无私的爱,爱人不附带条件、要求,不期
望别人的回报,别人也才不会感受到压力,而使情谊变质成权力斗争
或利益交换。所以一定要有真我才有真爱。
  真我就心态来说,是建立无条件的根本自信,无论有没有青春美
貌、名利权位或有没有人爱我,都依然肯定自我的价值。真我就实践
来说,也包含妥善规划、经营自己的生活,活得精彩,孔子说:“夫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立
己达”才能进一步“立人达人”。甚至即使在现实上没有机会立人、
达人也无妨,因为认真过生活本身就有意义,而非获取名利或感情的
手段。如果有这种豁达的心胸,便能“无入而不自得”,不受负面情
绪的打击、困扰了。
  自我只有借由爱,才能成为真我。儒家的爱是所谓“推爱”,爱
自己不是只关心自己,若如此就变成自私自利、自扫门前雪。爱应该
推己及人,由爱周围的人开始,一直到全社会、全宇宙,如〈大学〉
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换言之,爱人本来就是自我的
根本愿望,借由爱人,生活才会更丰富,感受到活着的意义,自我才
不会孤伶伶,如《论语》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空虚寂
寞、自私自利都是假我,真我是与别人通而为一的。
  但爱人涉及的面向比较复杂,就动机来说,“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只要想爱
、选择去爱就可以爱,这是爱心问题。但我们的爱心能否传达给对方
,对方是否能充分了解、感受到,这是爱能问题。爱能就是爱人的能
力,如沟通技巧、表达方式等,也就是《论语》说的“患不知人”、
“患其不能”、“求为可知”等。爱心和爱能是我们平时应该努力培
养的,但即使具备爱心与爱能,也不保证爱人的结果一定成功。首先
要尊重对方的自由意志、自主意愿,但即使别人或社会大众也和自己
一样有心爱人,长久累积的意识型态、惯性习气、牢固僵化的结构,
都可能冒出来干扰、阻碍爱的流动。所以爱要在现实上有结果,真需
要老天保佑才行。但无论结果为何,只要我们努力存养爱心、扩充爱
能,就尽到做人的责任而问心无愧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