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2 热锅上的家庭 书摘

楼主: ohigotyou (哈哈哈哈)   2016-10-11 10:10:16
《热锅上的家庭》书摘
定义类
1. 家对于其成员施展多面的影响,可归纳如下几点:
(一) 提供保护
(二) 提供安慰、鼓励
(三) 提供教导
(四) 提出要求或限制
又按照扮演角色可进一步大分为两类:
(一) 家庭、成员--提供者、接受者
(二) 家庭--要求者、成员--提供者
*2. 心理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
在每个人对世界的理性认知下,有一种非常强烈、原始的非理性成分存在,
是人类远古祖先遗留下来的动物本性。
……不仅为大部分人类活动的动机缘起,同时也主宰人类的行为和思想。
这被佛洛伊德称为“本我”的原始功能,在意识的察觉范围之
外诱使我们去执行它的意志。
……理性受控于人类另一部分的动物本性,它驱使人设法满足各种基本需求:
食物、水、睡眠、性欲和攻击。
社会要求人克制需求,人必须发展强烈的意志功能才能活得像个社会人。
这些抑制功能描述大约分成:
“压抑”--精细、有意识的
“潜抑”--无意识的
3. 双重束缚(double bind)--陷在两个互相矛盾的讯息当中。
(注:言语表达和行为表达不一致,相反的两个讯息)
4. 佛洛依德说:“梦是提供通往潜意识的最忠实途径。”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庭成为通往微妙,有时还相当可怕的内心世界的
最忠实途径。
重点类
1. 他们家所以逼得小雅快发疯,正是因为他们自己有脱轨,不要那么严控的需要。
2. 其实战争显示家庭成员独立分离的需求,而从某人脱离独立的方法就是与某人
作战。
3. 家庭中还有比害怕失去对方更大的恐惧,就是害怕没有流动和停滞,事实上就是
害怕死亡。
4. 我们认为小雅的性经历,存在一个非常隐密而潜意识的主题,是为了寻求温柔
和支持。这些温柔和支持的特质,一般人称之为“母爱的抚慰(mothering)”,
实际上包含了父母双方的爱。
5. 在“帮助我”的历程中,还有一些并发症,其一就是在长期奋战中双方会开始将
对方视为父母亲。
如果夫妻间的关系良好,那么母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通常也会很好。
孩子婚后发展出的温暖、关爱、和归属感都模仿自婴儿时期的母亲子女关系。
所以配偶互相请求“帮助我”时,他们是在要求对方完成“母爱抚慰”的历程。
6. 一般最容易出的差错就是过度的母爱抚慰,一种共生式的纠缠关系。
**7. 必要时将成为自己的治疗者。你们将不再感觉那么需要对方,也不再感觉那么依
赖对方。一旦你们每个人都确信自己可以处理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压力时,“帮助”
对你们而言将有崭新不同的意义。它将代表分享生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再
因为家人未给予你足够的保护而挫败沮丧,亦不再因为自己未保护家人而感到罪
恶愧疚。但是在达到这点之前,你们必须先加强自己的独立分离,来克服以前过
分的集体依存。
8. 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应该学习谈论自己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偏激的攻击别人。
不论孩子的年纪多大,我们都不赞成父母用贬低或压迫的方式对待孩子。
我们并不赞成家庭用激烈争吵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9. 争吵最宝贵的价值或许在于和解时的亲密感。
10. 代罪羔羊并不只限于青少年的孩子,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能。
孩子可能也会因为所背负的重担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症候型”:过动、嗜睡、
低成就动机、尿床、口吃、耍赖不上学、脾气暴烈、拒食--诸如此类现象的小孩
很可能正承受来自父母婚姻压力的痛苦。
11. 从我们的观点,外遇就像许多重要的婚姻事件一样,是配偶共同直觉“安排”出来
的。
12. 在有足够的安全感,想到或许能够独立生存之前,他们绝不把问题暴露出来。
13. 疑惑的解答在于人心所具有的连结和转移经验的力量。
14. 问题根本不在于是否该“做”些什么,这样问法本身并不恰当。重点是如何有不同
的“感受”,如何“成为”不同的人。
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一些转机,决定性的时刻必将来临。
即使简单几句话、或短短几秒钟时间,都能够促成影响深远、有意义的改变。
一个真正有效的转机无法强求,不可能事先计画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15. 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引起他们惊恐的人为配偶?
一个人对认同感的需求非常强烈,因此这问题已经超越快乐或痛苦的争议。
受虐待的儿童宁可待在施虐的父母身边,也不愿到寄养家庭去,等到他长大后也一
样虐待自己的子女,尽管他极憎恨自己的遭遇。
一个人所知道的形式就是……他所认知的形式。
16. 为了保有感情上的安全,他们付出的代价就是情绪死亡、麻木。
17. 真正的敌人其实不是他们的配偶,而是他们的“内在”。
这种自我设限的心理通常学习自原生长家庭。
他们必须更加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必须发掘各自独立的生活。
18. 支持一个人追求自我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整个家庭系统会因为个人化而失去平衡,家庭其余成员也需要人协助。
而“固守不动”的一方,其日益升高的焦虑,变成非常关键的因素。
19. 我不相信你想争取的只是离开而已,应该是一种可分可合的自由,分合之间彼此
更为亲密。你们应该建立人跟人的关系,而不只是母--女的关系而已。
20. 是我们自己“决定”要死的。
当然,你也可以像决定自己要死一样,决定自己可以活下去。
*21. 现在,世界上唯一需要对之忠实的人就是你自己。
疑问待查类
1. 佛洛依德断言病人的困境不在于真实的事件,而是在促使他“发明”这些
引诱行为的动机。
2. Morton Schatzman 一本著作“灵魂谋杀”,很有力的证明佛洛依德最著名的
一位精神病人的“夸大妄想症”,可以直接溯及其童年遭遇的实际迫害。
3. 小雅,意识到父母亲之间的张力愈来愈高,于是就很有默契地把自己变为焦点,
企图缓和家庭中日益增高的压力。(她自己有意识到吗?)
4.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所以结婚,有些是因为双方都有意无意感到很有可能触动
这样的危机。这种关系最终将逼迫他们面对生命中心的恐惧颤栗。
佛洛依德所谓“重复的强迫性行为”,他们一再替对方制造生命中心的困境,
以便借机疏通解决。(查更详细的说明定义)
5. 常见的错误是只考虑到个人。(?)
6. 对于只有先与自己建立关系,才有能力和别人建立关系的看法。(not ye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