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迎接New Era志庆文] 新时代的关键考验《才智的探勘与开发》

楼主: flutterSoar (振翅高飞)   2016-05-18 21:19:41
如果你问我,时代的考验是什么,我会告诉你:“卓越的才智与机锋”
而这也是台湾目前存在的最大瓶颈与挑战,
台湾已不能再靠劳力密集以及代工密集得能与中国竞争。
(因为要与中国有所区隔,“异质风格”“无法取代”才是台湾唯一的竞争之道)
“这世间举凡一切精湛的知识与学问,其本质无不是简易的”
这句陈述,乡民们乍听之下,十之八九都会陷入深度沉思之中,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认为学习一门专业领域,训练技能,做学问,做研究很难呢?”
这是因为“学问,知能,智识,技术”的外表都覆蓋著一层“障眼的”看似可怕困难的表象,
这表象有多种可能的样貌,
有可能极为庞杂繁琐,有可能比外星人写的天书还抽象(头晕目眩!直呼写给鬼看的),
有可能完全违反常理与直观判断,
这样可怕困难的样貌让人目眩神迷云深不知处,犹堕五里雾中,
这种情形若还被现实环境所强迫必须“硬学”,其结局可以想见,
“口吐白沫,气若游丝,命悬一线,魂断书堆”
所以“唸书”常让某些人畏之如虎,闻之色变,
(这些人转而自认“不是唸书的料”,成为拒绝唸书拒绝学测指考的小子)
学习智识技能总让某些人望之却步,就像耗子看到猫一样,挫折感很重,遭受打击很深。
学问的养成内化分成三阶段,(但是无论哪一阶段均是“来自于人性”,没有任何难懂的地方)。
第一阶段,“翻译成内化的语言”
因为学问的外表总是覆蓋著一层“障眼的”看似可怕困难的表象,
但重点在“障眼法覆蓋的外表”其背后却是简易的道理,
障眼法最常见的应用就是魔术,
学问的养成内化过程其实极为类似于魔术原理的理解过程,
历史上使用障眼法最有名的事件就是张巡的草人借箭(三国演义草船借箭之所本),
如果草人借箭背后的原理“不被明说”,
有谁能了解张巡为何能够拥有这种通天彻地的本领,有办法一晚变出数十万箭? (只有神才办得到)
如果魔术的原理不被明说,
有谁能了解魔术师怎会有这种通天彻地的本领,有办法凭空在密封空玻璃瓶中变出一堆金币银币?
所以复杂的不是学问(魔术)的原理本质,因为学问与魔术的本质始终是简易的,
真正使学问看起来更加困难的是“解释学问(魔术)原理的教师,其解说荒诞不善”,
从而让学问(魔术)的本质覆上一层更难的表象,
让学问看起来更加云深不知处,
这使学问智识揹了黑锅,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不会讲解“甚至不懂学问本质原理”的误人子弟教师,
这也是很多人认为“误人子弟教师”应该要下十九层地狱的主因。
所以,教学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影响深远的技术,
如果听课的人是喜欢打牌的,
可以用“听牌”来将学问翻译成对方听得懂的内化语言,
如果听课的人是喜欢看棒球的,
可以用“追平分进占得点圈,超前分站上打击区”来将学问翻译成对方听得懂的内化语言,
如果听课的人是喜欢打麻将的,
可以用“麻将术语”来将学问翻译成对方听得懂的内化语言。
每个人熟悉的内化语言都有些不同,
但很有人文素养的教师总能运用每个人熟悉的内化语言来解释说明学问背后简易的原理,
即使听课的是一群市井小民欧吉桑欧巴桑,一样能听得津津有味,拍案叫绝,
厉害的教师总是能将学问还原,以学问简易的原貌呈现给学生。
这就是为什么“人文素养”在科技业及学术界都非常重要的原因,
因为“人文素养高强的人”总是有很高超的能力,
去运用其能力强大既深且广的内化语言在探索开发其“看似艰涩难懂”的专业,
并善用[其内化语言有效率的文化层次之解读传达模式]去介绍专业,以表达专业给隔行如隔山的一般大众。
关于[人文素养方面]能力强大的台湾公众人物,
在独立评论业,在下认为最杀的会是彭文正教授,
在科技创新业,在下认为最杀的则是欧崇敬教授,
虽然,就临机应变的机智而言,两教授平分秋色,
然而,就[人文素养]与[认知表达]的功力而言,
欧副校长着实高出好大一截,(彭P望尘莫及)
这种极大的差距,就如同等级与境界均不同的少棒与MLB职业级棒球最高殿堂的差别。
http://youtu.be/PADtZKKoIFc
http://youtu.be/6_553NCUnv4#t=1h16m13s
(于 time axis 1小时16分13秒)
运用“人性”以及“高超的人文素养”解释深奥难懂的学说理论,史上第一把交椅恐怕会是爱因斯坦,
为了使外行人更好地理解相对论,一生致力于物理研究的爱因斯坦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比喻:
“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女孩在一起待上一小时,他会感觉像一分钟;
但如果让他在火炉子上待上一分钟,他会感觉比一小时还长。这就是相对论。”
这样的比喻就连小学生都听得懂,遑论市井小民欧吉桑欧巴桑。
厉害的不只如此,爱因斯坦更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证”的人,就连这样的比喻,他都不放过,
为此,他真的做了一个“美女与火炉”的实验,美女找到卓别林的电影明星美女老婆宝丽戈达,
这篇实验报告发表于已停刊的《热科学与技术学报》(第一卷第九期,1938年),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columns&id=141
这个平易生动而逸趣横生的实验,也再次验证了相对论的理论准确无误。
所以,我过去在交大上课时,就常遇到一些没有“足以教学的人文素养”的教授,
台上讲得煞有介事,台下听得一头雾水恍若隔世,
不到三分钟,学生心下就高唱归去来兮,不约而同各做各的事,
从第二堂课之后,每次到课的学生总是不到一半,只有考试时会高朋满座,(这景况有点好笑),
像这类教师总是很会为自己的教学不善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开脱,
最常见的理由是“他们做研究太忙,没时间兼顾教学”
这真是天字第一号唬烂,骗外行人的鬼扯,最两光的理由,
拿“为了做学术研究”当成搪塞“没有足以教学的人文素养而导致教学不善”的理由,
这逻辑是说不通的,
因为看看爱因斯坦就知道,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也必然做不成学术研究”,
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
则教授的学问就没有足够的内化力以将学问固化成“可随时运用的本能直觉”,
所以Nokia的过去那句slogan说得很好:“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
我则更进一步认为:“想像力创造力始终来自于人性与人文素养”
如果在下是大学校长,
若再有大部份研究生或大学生向校方反映“听懂教授的课比听懂外星人讲话还难”,
而那个教授还以“做研究太忙,没时间兼顾教学”为其教学讲解荒诞不经的两光理由,
但他两光,我可没时间两光,我会立刻用正式解聘书塞爆他的嘴巴(you shut up!)。
第二阶段,“精通熟练”
“只是知道明了(像看报纸一样知道某事)”与“精通熟练已臻化境的职业级达人”
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等级的智识(认知)阶段。
在经历第一阶段“翻译成内化的语言”的“将学问智识转化成能接受的内化语言”的过程之中,
我们必须了解,
第一阶段所做的努力为的是,让我们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可能从容地灵活运用已学来的学问智识。
然而第二阶段的目的则迥然不同,
第二阶段所做的努力为的是,“将学问智识真正内化成我们内心之中‘新的内化智识’”,
(内化智识定义为:得以运用自如到“自动化”程度的智识)
内化是一个“了然于胸,进而甚为熟悉熟稔”的过程,
国中学的因式分解,经过展开得到结果的验证之后,以后就要能反射直接运用,
而不是像个呆头愣子,遇到怀疑再三,还要再经验证,
第二阶段“制约训练”之中要训练的就是,
已验证的学问智识,已不需再经验证,而得能有反射的反映,而得能成为你用之毫无罫碍的“新内化语言”。
高中的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如果不能学到随时得能有反射的运用,这对三角函数的学习,是可谓失败的。
如果三倍角三角函数或国中学的因式分解不能立刻反应又快又准,精确无误,每次还要耗时耗力做展开验证,
则无论遇到任何考验都将会不堪一击。
验证之后,就是一长串严格的训练。
训练,训练,训练,除了训练,还是训练,
这也是爱因斯坦将“专家”理解为“专家是训练有素的狗”“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主因,
但事实是“想要达到Perfect,在过渡阶段还真的要当条彻底的狗”。
第三阶段,“运用已有创造未有”
最重要的部份是创造,
“运用已有创造未有”是三个阶段之中最关键也最有意义的部份,更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创造阶段是最值得花时间投资的部份,才智机锋高超的人才总是懂得“选择在这阶段投入最多时间”
“创造”是所有学习活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终极目的,
创造是人类不断演化与人类社会进步最关键的活动,
也是上天赋予人类“聪明才智”可以得到发挥运用“最大的部份”,
人类如果没有创造力,这世界就会停止进步,
我们不能靠复制拷贝而得能让世界进步,
一切均必须不同,纵使这样的不同,比起既有已存在的还来得差。
因为“偶尔做出错误的决定,总比不做决定要好”,
“偶尔创造出较差的不同,总比抄袭模仿了无新意陈腔滥调千篇一律要好太多”
当人类发明钻木取火的方法,
就有人用火拿来在冬天取暖,以及用火烹煮或火烤食物,人类从此以熟食取代生食,
后来更有人以此发明冶炼的技术,炼铜炼铁链金术于焉发明,
人类得能从容使用金属特有的优点于广泛的应用,
“冶炼技术的发明/金属的发现与应用”更是史前人类与文明人类的清楚分野。
当人类发明轮子在交通运输互通有无上的妙用之后,
就有人运用已有的轮子运转原理,发明了水车风车等等可以撷取大自然力量以代替人力的应用,
甚至使用水车风车拿来当作水力风力发电之用,
再用电力转换成各种能源的形式,成功地以大自然的力量取代人力,让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轮子运转原理后来近一步发展成齿轮轮轴的油压机械应用,
这诱使后来人类发明了蒸气机(应用在工业上广大用途),从而导致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
曹冲年仅五、六岁就懂得以浮力原理/阿基米德定理,以及“分而合之”的算术加总原理,
解决了众人束手无策的难题“秤量大象的体重”,
这就是一种“运用已有(船),创造未有(别人不能解决)”的创意。
华夏史上,
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华佗医术中的麻醉术及针灸术,
孔明的木牛流马,
张巡的草人借箭,以及张巡的蒿箭诈敌,诱射主帅尹子奇,
成吉思汗引之西向,做为攻城利器的炸药火砲,闻名于世的蒙古驿站通讯联络系统,
成吉思汗西征携至西方世界的罗盘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等,
这些都是名噪一时留芳青史的创造。
当人类发现磁铁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奇妙现象,
以及两位伟大科学家“法拉第”及“安培”在发现“磁生电,电生磁”的电磁感应之宇宙物理现象之后,
就有人以此发明了完全无摩擦阻力的磁浮列车,(时速可达700km/hr)
其在交通运输上的应用,所需损耗的能源也是所有交通工具之中最低的。
敢于想像,敢于不同,敢于天马行空,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果断地颠覆传统世界,(Steve Jobs/Elon Mask)
“勇敢果断机敏缜密,勇于追求新风格,敢于同中求异”是创造的先决条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