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日记 (27) 淡中滋味长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16-05-04 18:45:28
  近年来台湾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导致“美食王国”的名声蒙
尘。大赚黑心钱的无良商人固然该受谴责,一般人的饮食习惯也需检
讨。人们喜欢吃香喝辣或注重色泽,对食物本身的成分却不太重视,
商人为求在市场上生存,便不得不添加化学物质,吃下去之后会加重
身体负担,甚至损害健康。
  身体如此,心灵亦然。从对心灵层面的追求来说,台湾也算是一
个大国,不仅宗教发达、寺庙林立,也有各式各样的心灵课程、演讲
、工作坊……等。宗教或心灵课程的用意原是劝人向善,唤醒内在的
良知,让人能够自己作主,去面对、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但一旦与市场连结,牵涉到利益,就难免混入杂质,丧失原初的纯净
。市场机制的逻辑是尽可能吸引更多顾客,故有种种方法,如某些宗
教或心灵导师建造金碧辉煌的道场,身穿华美的衣服,举办超大型活
动以求场面壮观等,这是利用一般人羡慕荣华富贵的心理,吸引众人
的注意,但是否也间接鼓励、助长了信众的虚荣心?又如某些宗教或
灵修活动强调参加后可获得现世或来生的福报,并举出各种灵异之事
来证明,甚至主张不需经由读书、思考、修行……等辛苦努力的过程
,只要加入团体、奉献金钱,就可以快速致富或死后上天堂。灵异之
事或天堂是否存在暂且不论,但这种说法是否也间接鼓励、助长了信
徒的功利心,及“不劳而获”的怠惰心?再如有些人认为讲师应该幽
默风趣,最好每五分钟讲一个笑话,不断插科打浑制造娱乐效果。幽
默固然是很棒的人格特质,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社会上到处充满
了荒谬、不合理之事,何妨放开心胸,以乐观幽默的态度面对,不要
给自己太大压力,遇到事情反而能化险为夷。每天正经八百、一板一
眼就没有意思。但如果一遇到较深、较难或枯燥的内容,就两眼呆滞
无神、拒绝听讲,学习的心态是否有所偏差?变成以玩乐心为主,有
无学到东西反而变成次要。
  上文并没有否定种种行销手法的意思,孔子说:“文质彬彬,然
后君子。”(《论语‧雍也》)君子除了内在的美好本质之外,也需
要以恰当的方式、管道呈现出来,方能被人接纳、理解。但我忧心的
是过度的行销、包装,将会败坏这美好的本质,如同食品添加了化学
物质会伤害身体。如上文所述,宗教修持或心灵成长的目的,原是为
了启发道德心,但在市场经济思维的影响下,不知不觉之间人心竟扭
曲变质,变成以虚荣心、功利心、怠惰心、玩乐心为主,还举出种种
理由(如大家都是如此、这样才能生存)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本末
倒置,祸害甚大。要解决此问题唯有回归儒道思想,孔子说:“人而
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里仁》)儒学虽有
内在的仁心与外在的礼文两面,但仍以仁心为本。老子更云:“道之
出口,淡乎其无味。”(《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去除外在的包装
,才能保全内在的纯净。如果能够保住内在的道德良知,即使不加入
任何宗教或心灵课程又何妨?如果心态不正,就算上再多课或听再多
笑话也没用。古人有一句老话说:“淡中滋味长。”回归自然质朴才
能长久,这是我们该时时提醒自己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