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日记〈二十五〉

楼主: tarantella (Arithen Jacks Zhang)   2014-09-26 10:18:24
http://arithen.pixnet.net/blog/post/209122165
新疆汉族
作者:紫玉
许多内地的朋友眼里的新疆,只有维吾尔族,当然这与我们媒体的宣传有关,但今天我要
说的是,汉族人口占到75%以上,若是算上其他的少数民族,比例会更大。但是汉族及其
他民族被媒体刻意隐藏,媒体失误的报导,使内地人眼中能看到的,只有维吾尔族。这样
的报导,许多新疆汉族人根本不看,更多的是不理解,如果固边守防靠这样的宣传,靠这
样的民族,排除新疆汉族,那真不敢想像。还有新疆吗?
客观来说,的确因为恐怖分子、切糕、小偷,影响了很多人对于维吾尔族的看法,甚至有
一些歧视。但那只是个例,就如同你们认为维吾尔族的坏人是个例一样,歧视维吾尔族的
也只是个例。但是,是的,我马上就要说这个但是了。
新疆地区的汉族,在很多地方在内地享受到的歧视,和维吾尔族是没有区别的。别人只在
意你的65身份证开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底层的居住环境和各方面生活而言,新疆汉
族承担的误解、恶劣的条件是和维吾尔族近乎相差无几。但是后者享受到的诸多照顾,新
疆汉族绝对无法享受到。但是我们从没有抱怨过、装可怜过。
那么我们亲爱的维吾尔族同胞能享受到什么待遇呢?
我在南疆喀什所听到见闻。一个达阪(达阪在维语和蒙古语当中的意思是高高的山口和盘
山公路,我这里提到的是南疆一处高海拔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生活
基本全部靠政府每月拉来补给的大车。他们基本不事生产。)上高海拔的小镇,也就一百
户。政府花了一个亿。米面油每月按时大车拉过去发...这种生活所有的新疆汉族做梦也
享受不到。很多南疆的单位雇佣的维吾尔族,更多出于稳定考虑。所以这些工人即使是随
便干两天拿到钱吃喝玩乐,没钱了再回来继续干,甚至什么都不干也能拿到工资。新疆汉
族可以吗?答案是不行。
合作的客户是本地的企业。人家还和我说,发大米的时候他们一个维族司机上去装作当地
居民,都扛了一袋回去。没错,是看脸的,如果汉族上去想领,应该不会给的吧。
很多朋友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可以理解。出于职业道德的保密,很遗憾我不能给诸位提
供更详细的资讯。只能说这样的事或许并非小概率。去找一个南疆生活的汉族打听,他会
告诉你非常多的这类例子。如果你能和他多喝两杯,更是能听到数不胜数的个人观点。
如果某些人非要拍著胸脯说新疆绝没有这种事,那我也可以理解。因为我的确没有确凿的
证据,不能给出使人能完全信服的东西。 事实自有公论,如此而已。
也有的网友认为,我们是在眼红妒忌,嫌弃他们吃嗟来之食。我要纠正一点,我们从来对
维族受照顾,不眼红。不像有的人见邻居自己奋斗发财了就嫉妒那么没出息。但是我们的
部分维吾尔族邻居,一边享受各种照顾,一边在以各种声音和天真的内地人说他们多可怜
,新疆的汉族有多欺负他们。实在让人不齿。
这种事非常常见。有些人会热情的对待一无所知的内地人,然后再很狡猾的说:你看,你
们比新疆这里的汉人好太多了嘛。
现实是什么呢?给了照顾优惠政策,他们从来不坑声,高考加分他们说没意义这都是骗人
的小恩小惠,计划生育说是你汉族自己蠢不生你怪谁啊?但是当他们接受这些“小恩小惠
”的时候,从来都不含糊。好像基本上不会很有骨气的拒绝这些他们嗤之以鼻的“小恩小
惠”。
单单是在政策上,就已经非常倾向于维吾尔族,照顾除汉族之外的所有新疆民族了。媒体
还往往只关注维吾尔族,愿意报导他们采访他们,觉得新鲜,好奇。可是,人们啊,你们
是不是把你们的新疆汉族同胞都遗忘在角落里了?还是觉得新疆汉族平淡无奇,没啥好提
的?所以恐怖袭击后你们宁愿采访恐怖分子,也不去抚慰受害者的家属亲人。难道说这么
多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家属都凭空人间蒸发了?还是说觉得出于和谐社会的原因,不适合采
访他们?那么又如此积极的去采访维吾尔族而对汉族视而不见,是不是在这些人的伤口上
撒盐呢?
说一句很政策化的话,新疆有非常多的民族。如果只关注只采访其中的一个,那么毫无疑
问,是对其他所有民族的刻意忽视和歧视。如果你们采访一个民族,动机和采访一个连环
变态的杀人狂做心理访谈了解他扭曲病态的心路历程一样而对受害者家属不屑一顾,我觉
得这只会让他人寒心。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
为什么我对只采访维吾尔族有负面看法呢?我举个例子:我去台湾玩的时候第一晚住在桃
源的Holiday Hotel。临睡前发现柜子旁放了一本《圣经》和一本佛经。理解这是一种温
和传教,但是我很反感。是,我的确有选择权,但是我只能选择读还是不读。如果我要《
道德经》呢?如果我要《传习录》呢?其他宗教信徒或者非宗教信徒是不是受到了漠视呢

我们,新疆的汉族,生长在一个多民族的环境里,条件其实说不上多好。底下团场的汉族
条件恐怕也和维吾尔族半斤八两。我们还要受到种种限制,小心翼翼的搞好民族团结,承
担各种附加责任。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好处呢?我们只看到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过去
大家都是穷光蛋,如今新疆汉族活得有尊严靠勤劳,都已经从过去的苦难中闯出来了。而
有的人依旧是原地打转。
兵团下面的团场过去有多苦,我实在不需多说。诸位身边如果有好朋友是从新疆迁居出去
的,可以问问。60年代出生的人如今看上去早就垂垂老矣,风吹日晒辛辛苦苦让他们的前
半生过的并不舒服。
前些年我家长辈的老师从上海回新疆旅行。他是很久前援疆的知青,后来回了上海。既然
是长辈的老师,我权且做了陪客。席间他说了当年的一件趣事。当年他做老师不久,有天
看见自己的一个学生手乌黑肮脏,于是就带那个孩子回自己住的地方,拿出自己的香皂好
好给他把手洗干净了。结果这个孩子回到家里,家长非常感慨:多亏了你老师啊,有了他
才洗干净了你的手!虽然于老师而言,这只是小事,孩子自己却一直记得。
当年在团场的新疆汉族生活之艰苦,可见一斑。可以说真的是家贫无余财,家里连一块香
皂都没有。当然了,全国人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都不会太充裕。
如今,这些当初家贫无余财的新疆汉族早已经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好日子。有些人走南闯
北,闯出了新疆,闯出了自己的名头;有些人依靠自己的才智,如今早已出人头地,成为
新疆各行业的栋梁支柱;有些人自食其力,如今衣食无忧,由当年地里胼手胝足的贫苦农
户变成了有房有财的中国新农民。
过去兵团在北疆垦荒,那都是盐碱地戈壁滩,连放牧的都懒得多看一眼。一锄头一锄头,
我们的先辈愣是用血肉生生的建起来了今天繁华的城市。过去北疆哪儿有多少维吾尔族?
而如今镜头一对准北疆,甚至是一对准乌鲁木齐,镜头里即使不是全是维吾尔族,他们也
是主角。
以至于我到北京出差,坐上出租车一说自己是新疆汉族。的哥也会好奇的问我,新疆不都
是维吾尔族吗?我无奈的笑了笑,大致和他讲了讲。
"内地人如果有维族同事,往往非但不歧视,还热心帮助照顾他们。当然,绝大多数内地
人没有维族同事、同学,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维族,只限于烤肉串小贩、强买强卖的切糕
党、和气焰嚣张的小偷三类。内地人歧视的是切糕党和小偷,他们或该被歧视,洗地者却
非要说这两种败类代表整个维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