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想说可能要写个序

楼主: strawberi (不£)   2014-08-20 11:22:13
首先感谢思行文化愿意给敝人机会,将这本论文付梓成实体书。对于任何一个沈浸过研究
所时期的人来说,论文出版本身的意义就价值非凡。敝人的论文出版,其实充满起步与离
别的错综交叉。
恩师 巨克毅先生始终是推动这本论文形成的最大推手, 巨老师做为旧年代克绍国家学
术的长辈学者,在治学方面具有独特的眼光与判断力,也充份指导敝人论文本身的架构和
议题方向。没有恩师的指导,一本论文是没办法提交出来的。同时感谢陈牧民老师,在敝
人求学的过程中,陈老师也始终是热心提点细节的幕后推手,由于国际政治学在方法论上
的发展,的确需要年轻一辈的老师,协助指导新框架与新走向。
同时感谢当时所上的老师们:沈玄池老师、宋燕辉老师、卓慧菀老师、蔡明彦老师、蔡东
杰老师、廖舜右老师。所有老师在我的论文著作过程中,都慷慨提供一定的帮助。感谢古
淑美助教协助学生的生活细节。
感谢家父、家母在论文著作过程中的一切协助,对于所有具有求学经验的人来说,经济上
的奥援是从来就不可缺少的。在研究能力的养成与研究资料的蒐寻方面,必须有适当的家
底,才能栽培晚慧的孩子吧。
特别感谢清云科技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傅仁坤老师,由于老师的慷慨,批准开放台湾方面
的中亚研究成果给敝人。特别感谢蒙古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的巴亚萨哈(K. J.
Bayasakh)老师,在区域或在地观点上给予提醒。感谢台北市公馆一带的书局,由于熟识
的书局长辈们,在资料调集中给予热心的支持,一些算是冷僻的资料能够取得。
在求学观点的形成上,也感谢政治大学政治学系博士黄宗昊学长,首先带我进入研究政治
学的领域。感谢正昌兄和光磊兄,在敝人的高等教育求学阶段中,给予了慷慨的观念提携
。完成大学学业之后,敝人始终感到“任务还没完成”的自我压力,其实也有知心友人们
提醒:“不一定要唸硕士,先想好毕业后要做什么”。然而终究是不小心把论文写完了,
其实当初她们同样的关怀,对于敝人的生活,在现在仍然是可以重新拿起的,而论文本身
的完成,则成为对所有恩人的负责。
感谢天意,让我遇到大家。以上是末学的敬白。黛孜,我好爱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