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导师

楼主: frenteliu (frente)   2008-06-29 09:01:28
Part 1
  案旁摆着一本书,是昨天甫从图书馆借阅回来的。为了找这位思想家的书,
我在文学馆L17 的书柜处一柜一柜的找。当然,也由于自己的糊涂,出门前忘了
带查阅好的书码,而到了图书馆也索性不用电脑搜寻,让自己扮演一下探险家。
  
  书名是《用什么眼看人生》,里头总充满了孔子、老子、庄子的话语。我会
开始乐于接触经典,大部分都要归功于他--王邦雄。高中时,开始对生命感到
茫然,对文化基本教材感到疑问,对升学教育感到无奈与哀叹,在因缘际会下阅
读了颜昆阳的《人生因梦而真实》一书之后,就非常向往庄子的精神世界,但也
对于现实与梦想也到扑朔迷离、难以分辨,身陷迷惘之中。
  大学联考后,一日到书摊前看到王邦雄所著的《庄子道》、《老子道》……
等书,就陆续买了这些白话解析经典的书籍回来。在高中极度厌恶儒家经典,而
寻求生命出口的青春岁月,我在老庄里找到了纾解。
  
  老庄,是我人生的导师;而王教授,亦是。因为他的引进门,我才得以宽阔
自己的视野。在心灵受伤时,得以抚慰;在生活忙乱时,从古哲字句中,提醒自
己。“致虚极,守静篇,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Part 2
  离开校园生活后,某次在学校的网站中,看到“红楼梦”讲座,不知是心血
来潮,还是一时兴起,我就划拨报名了耕心所办的系列活动,地点是在科工馆对
面。从第三、四回上起,一个半天只讲一回,缓慢的阅读这个古典小说。演讲者
那时我还只是耳闻,并不很清楚他是何方人物,擅长什么。不过,由于他充满磁
性的声音,因此,我间间断断上了好几年,上到八十回结束。
  
  蒋勋老师,最早只知道他是写诗的。上了课之后,才知道他也写小说,也开
画展,也讲美术史、文学史。除了上了很久的“红楼梦”讲座外,我也陆续上了
“破解达文西密码”、“西洋美术史”1907年之后,以及“敦煌艺术”、“陈映
真小说介绍”。陈映真,是他的高中英文老师,记得之所以会办这个讲座,是由
于云门舞集从陈映真的小说汲取养分,编成一套舞蹈。这个讲座,是我永难忘怀
的,因为我还在演讲最后,提了问题,提问好像是这样:“陈映真后来商业大楼
系列的小说,像《万商帝君》读起来都有点像论文。这种在文学作品里加入过多
的理性或经济学的知识,会不会降低了文学性?”
  答案是不辩自明,当然是会囉!所以,蒋老师也只是委婉的表示说,他也比
较喜欢他早期的作品。除了这些讲座外,后来我还在网络上得知艺术有声大学的
讯息,也买了课程。因此,在美术史、文学、美学方面的吸收,都从蒋老师那儿
获得不少。虽然一些学艺术的人,像在台北的舅妈,并不是很认同他,觉得他过
于主观、武断。但我着实从他那儿得到很多。也从对文学关注,转入艺术,再转
入美学。
  王教授与蒋老师,是影响我很深的人。记得在王溢嘉的书籍里曾提到,“巨
人的肩膀”。视野要宽广,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而我在王教授与蒋老师
的肩膀上,继续前进。当然,像王溢嘉、儿文所的张老师,甚至岛田庄司、侯文
咏、米兰.昆德拉……也都是引导协助过我的人。大四上教育实习课时,老师曾
说:“要找到自己的特点,建立自己的风格。”很感谢这么多给我思想启迪的人
,而我也慢慢树立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并且试着将我所知所能,散发足够的文
采、风范,给青春学子们一些文学、艺术的养分。
  也许哪天,我也能让他们站在我的肩膀上,眺望宽广无限的未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