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东野圭吾 空洞的十字架 简评

楼主: Addidas (天堂 地狱 一线间)   2022-07-08 10:52:13
空洞的十字架、死刑的终极罚
这是一篇有点沉重、探讨死刑制度的社会派小说,严格来说不算推理解谜类。作者擅长描
写看似不相关的故事角色,其实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很难猜测故事的发展及结果。
爱女遭到无期徒刑假释的前科惯犯杀害的主角中原,无法走出丧女之痛而与前妻小夜子协
议离婚。法庭审理期间对家属无疑是二次伤害,罪证确凿的事实,都被轻描淡写成没有预
谋、没有致死的意图等,换取较轻的刑度,甚至以精神障碍开脱。凶手虽然伏法但却没有
办法让爱女死而复生,更令人发指的是对方毫无悔意,像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而非对于
行凶后罪刑的忏悔,似乎在嘲弄受害者遗族一样。因此中原转往舅舅经营的宠物丧葬事业
、小夜子则投入出版事业、藉采访及研究法律的同时,打算编纂成册出书,呼吁“杀人者
应处以死刑”,主张这对受害者家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更提出数据佐证若假释或服刑期
满再犯率过半、遗族需提心吊胆且忍受凶手惬意活着的痛苦。殊不知丧女之痛及满腔热血
的个性,引来了杀身之祸。凶手自首强盗杀人恐因此逃过死刑,前亲家及警察因此找上中
原问话,而透过小夜子留下的蛛丝马迹,陆续拼凑出吊诡悬疑的事件始末。
〈以下内容涉及据透,请谨慎阅读。〉
史也是小儿科医师,岳父就是杀小夜子的凶手,在日本舆论社会的高压下,因此连累母亲
、妹妹及尚在幼稚园的儿子,数度被逼走向离婚的道路。但反常的是史也非但袒护妻子、
照顾被揭穿身分的非自己亲身骨肉小孩、还高薪聘请律师替岳父辩护;罕见的是一般都是
凶手遗族的父母写道歉信争取受害者家属的谅解及法官的轻判,此案却是身为凶手女婿的
医生写道歉信愿为此事负责,使得中原察觉事有蹊跷,决定一探究竟。
小夜子的访查包含了当初替杀害爱女凶手辩护的律师、前案杀人仅判无期徒刑的原因、裁
判的标准及法制的漏洞等。可能因为幸存者偏差的关系,仅看到被放大检视的极端案件,
或是被大肆渲染的再犯案件,逐渐走火入魔,继续支持“六法全书、唯一死刑。”逝者已
逝、来者未已,报复不能带来宽慰,字里行间透露出更深的无力感。调查偷窃癖的过程中
,暗中发掘了另起杀人案件的可能性,唯有如此才可以帮助该当事人走回正轨人生,虽发
自内心的好意及正直,但却让自己走上了黄泉的不归路。
死刑的惩治,不仅是对受害者遗族的交代,还包括法治的成效彰显、社会的安全运作,须
考虑到一切的情状后个案实施。如同书中提及结果同样是死刑,但是造成法官这样判的过
程对每个被告都不一样。像是经典的《空中监狱》,保护家人而不得已杀害对方该被判死
刑吗?台湾的真实案例保护孕妻而勒毙入室行窃凶嫌就该被判死刑吗?(虽然此案有防卫
过当及二次行凶争议)。长期照顾植物人数十年而闷死他、大义灭亲杀害不肖子就该被判
死刑吗?
书中并没有特别针对构成要件的主观与客观性、可罚违法性、罪责性部分做进一步探讨,
所以小夜子就掉入杀人就该偿命的死胡同,就像是不经世事的温室花朵。她打算揭露21年
前学生时代杀害甫出生婴儿的凶手,嚷嚷着本该受到应有的制裁,却忽略了当事人为此反
而投入小儿科医学及罕见病例、并挽救了无数性命,连老婆及肚中胎儿也因此获救;生母
则浑噩度日、虚掷人生,受到了折磨与惩罚不比牢狱轻松。反观事不关己、放弃上诉的爱
女凶手,毙了他却未因此得到救赎。讽刺的是最后真相揭晓,反成了杀害小夜子凶手脱罪
及逃死的事实,违背了前亲家的心愿,但或多或少填补了遗憾,至少知道不是单纯强盗杀
人而被杀,衬托出标题《空洞的十字架》及再次反思死刑的必要性。
其实,我国对于死刑的加重及减轻另有规定,像是剧中的学生时期杀害刚出生的婴儿,适
用生母杀婴罪,实务承认到五天以内符合要件,刑度上限相当于过失致死罪的五年,可以
规避死刑及无期徒刑,而生父若是主张帮助犯还能躲过一般杀人罪的共谋共同正犯,且高
中未成年还有受刑能力及责任能力的考量。上面讲述到显可宥恕的杀人情状,也会用刑法
57及59条双重酌科量刑,从有期徒刑10年减为2年半。
一直有声浪传出死刑并不能有效遏止犯罪行为,但废除死刑也同样不能遏止,还拿两大公
约当挡箭牌。参照日本“永山基准”的台湾“吴灿基准”是死刑量刑基准的学说,简单说
就是以凶手为中心的客观评估人格背景、成长条件、价值观、经济能力、精神状态等做全
方面通盘考量。另一细思极恐的事实,我国民众支持死刑的比率比相信司法的人多,而国
民法官的参审制也陆续上路,这会不会又是另一起外行指导内行、理盲滥情一窝蜂的体现
呢?模拟法庭中,一中香肠杀人王竟被判无罪;百岁失智人瑞被连抽中3次可见螺丝多松。
死刑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在“隔离”而非用国家力量杀人,不然逝去的亲人不会回来、受到
的创伤无法抚平,凶嫌是死是活与我何干?废死主要是避免冤案的可能,而不是成为杀一
两个人,不会被判死的借口。世界各国很多保留死刑却不签署执行,但也没有配套措施,
变相使得法院轻判避免监狱爆满,或丢给司法精神医学处理,有点本末倒置。若能创造《
关键报告》精神禁锢监狱或在虚拟空间压缩时间服刑,无非也是一种给予教化、反省,并
且保护社会的一种方式。本作未先入为主的支持或反对死刑下定见,给予读者省思空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